正文 初秋,那一抹微涼(1 / 2)

初秋,空氣中有了涼意,陣陣襲來,盤繞在心底最深的地方。我看到一片葉子掉下來落在腳邊,也看到一隻小狗的屍體冷冷地躺在地麵上。

每一片葉子都有著自己的生長時限,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在世的時間,這是大自然教給我的,這是我應該懂的。我總是欣喜於新生命的初放,也總為春天寫下各種懷情的文字。春是美的,新生命是美的,是經曆了冬的寂寞之後綻開的新機。但是初秋對我來說卻是涼的,而且那種涼浸入心底。

偶爾也學著用新的東西來抹掉生命中的陰暗麵,喜歡一聲春雷打破冬的冷漠,看一朵小花在眼底印下色彩。卻在初秋的某一天,在突然品嚐到死亡的味道之後明白,涼竟是鑽進我生命夾縫裏的東西,時刻提醒我活著的意義。

他的死毫無理由,隻是不願意存在於這個世界,不願意再見到身邊的人,不願意眷戀對他來說可有可無的親情。他選擇了從高層的頂樓跳下去。我不能猜想他離世的感覺,但能感受到他身體觸地時的慘狀。當同學跑來告訴我說他沒了,一時間,我定在了風裏,淚流不止。我很清楚地記得他曾經貼近我的耳邊說,活著沒意思,沒人在乎你的死,就算最親的人,在你離開之後也會慢慢淡忘……而我聽過後,卻沒有在意。

我為自己的無知懺悔,為他的行為感喟,為他的話思考。我很想在淡然中了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或生或死,或快樂或悲傷都由不得別人決定。但是,記憶並不是抹布下的碎屑,我無法遺忘,無法走出那年的秋。

很多年再沒人提及他,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每次同學聚會大家都講高興的事,講某個人的幸運,他的死成為人們的忌諱,有人甚至把他的早亡當做一件可惡的事情嚴禁任何人說起。但我卻知道他的親人曾那樣悲傷,在許多年以後仍記得他的音容笑貌,風戀沙石一樣地記得他。

或者,任何生命都是浮雲,沒有多少人在乎,它總是很脆弱,往往因一場病一次意外就變得沒了知覺、沒了思想、沒了情感,像樹上的葉子,由小到大,由翠綠到枯黃,在春天讓人欣喜,在秋後讓人落寞。但是,生命不也一樣有著光亮嗎?

我那同學的話可能有他的道理。活著的時候彼此尊重,死了以後不期待任何人的紀念,也是一種死的坦然,但這種坦然隻應該發生在那些不愛他的人身上,愛他人又如何淡定地接受。親人們為他痛、為他傷、為他茶飯不思,甚至用歲月的過往來鐫刻對他的記憶。

我開始學著不用自己的眼光和心態去評判任何人。每一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不同,對待猝死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也會有不同的結論。生命是應該珍惜的,它就像塵世間的一粒沙,是幸福落寞快樂憂傷的混合體,隻有懂得擁有懂得嗬護,懂得諒解他人哪怕是一次錯誤的舉止,才能更深地明白活著的意義。用心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期待有人對你刻骨銘心,也應該盡量減少給別人造成痛苦。日子是自己的,要學會用葉子的智慧吟唱,生於枝、落於根,感恩雨水,感恩風雪,感恩一切幸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