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透析英文讀物。
透析準備:測量你的詞彙量。
我們可以到專業的詞彙測驗網站testyourvocb.com看看自己的詞彙量處於什麼水平,過程大約需要3分鍾。建議測的時候實事求是,當你見到很多自己學過、查過的單詞,但已經想不起其意思了,一定要抵禦不懂裝懂的誘惑,以免自欺欺人。測試結果不僅用於選擇英文原著時參考,以後還可前後對照,見證自己的進步。
英語國家的老外,20~30歲的詞彙量在23847~27808個之間。非英語母語人士,出國年限在5年以下的,詞彙量在13304個以下(詳細數據見附錄表格3.1)。
我讓一些英語學習者上testyourvocb.com進行測試,得出以下數據:
一位非英語專業的大二本科生,詞彙量為3620個。
一位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碩士從事白領工作數年,但沒有接觸英語,詞彙量為4000個。
一位中山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在外企工作數年,日常接觸英語,詞彙量為7000個。
另據一位資深英語教師透露,其個人詞彙量是20000多個(一個在英語教研領域打滾了幾十年的老江湖的功力)。據國外統計資料,美國高中生詞彙量一般是20000個左右,成人在25000個左右(包括不少俚語和方言)。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詞彙量據說達到60000個。這些數據與testyourvocb.com基本相符。
作為非英語母語人士,我於2011年8月在testyourvocb.com自測詞彙量為16700個,相當於11歲的老外小孩,或者相當於在英語國家生活了八九年的非英語母語人士——我從未在英語國家長期生活過,最近10年隻是在中國讀了大約100本英文原著。一位用透析法讀了41本英文原著的中國網友詞彙量達到10500個,另一位用透析法讀了51本英文原著的中國網友詞彙量達到11700個,說明讀原著對擴大詞彙量的作用相當強大。在某種程度上,讀原著可以取代出國留學——如果你出國僅僅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的話。
3000~4000個的詞彙量水平確實有些慘不忍睹,基本上已退步到高中的英語水平。不過不必擔心,這已經可以讀一些入門級的英文原著了,而撿起原著會讓你的詞彙量迅速飆升——其實老外的詞彙量在相當程度上也是通過閱讀得來的。
透析法是不適用於水平為零的初學者的。如果你是26個字母還沒認全、音標還拚不全的初學者,依然有必要學習最基本的英語知識,積累一定數量的詞彙,特別是學會音標之後,才能比較順利地讀原著——查單詞的時候能知道標準的讀音,對單詞記憶、句子輸入有重要意義。根據我10年來的推廣經驗,發現高中生入手英文原著已經很順利,而初中生會有一定困難,但如果加強指導,精心挑選趣味性強的書,加上個人的努力,也是可能成功的。我就成功培養過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女學生讀“哈利·波特”係列,在初中畢業前讀完1~4部,直接造就她通過中考從一所普通初中考上了一所省級一流高中。
核心操作:每2頁查1個生詞
以紙版書為例,你跳過卷首的作者簡介和相關評論——這部分有時可以占據幾十頁,但在通讀書本正文之前就貿然讀這部分,隻會打擊你的積極性,而且對書本不甚了了的情況下也難以理解,建議在通讀正文之後,有了感受再回過頭來讀。所以,你可以從原著的正文開始讀。
遇到生詞的時候,使用電子詞典(例如手機上的電子詞典)查單詞。32開的紙版書每2頁查1個生詞。詞組、短語等在電子詞典中是與單詞處於同等地位的詞條,亦視為一個詞。2頁指的是頁碼頁,非紙頁,所以2頁剛好是書本攤開的兩麵。較大的16開紙版書每1頁查1個生詞。電子書每1屏查1個生詞,但不可連續2屏都查詞,而且每次接著繼續讀的第一屏也不查詞。你也可根據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屏幕大小自定詞的數量,但總的原則是不可查太多,特別是不能每個生詞都查。
透析時,遇到生詞認為需要查詞典便可使用查詞機會,而不是先挑出生詞來查,也不是讀完再回頭找生詞查。在電子詞典上看懂生詞解釋後便可回到原著,不要試圖停下來記憶單詞。在每2頁、每1屏中,無論碰到多少個生詞,10個好,20個亦好,有且隻需查1個(除非你找不到生詞了)。這些措施都能盡可能減少查生詞操作對閱讀的幹擾。
你不禁要問:“多查幾個不行嗎?”“2頁才查1個太少了吧?”……
沒商量!你想多查生詞嗎?可以,但你必須有閱讀量的支持。例如,你若想迅速擴充詞彙量,每天掌握50個生詞,你就必須讀夠100頁。千萬別以為“每2頁查1個生詞”太少了,如果你隻讀一兩頁,就像在學校上英語課那樣,查1個還是查10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但現在你每天要讀幾十頁,或者電子版的幾個百分點,日後你要讀成千上萬頁、幾百本書,就很有必要控製查詞量,每2頁查1個和每2頁查2個的差別都是巨大的。多查生詞,就會厭煩,進而有半途而廢的風險,這正是無數人讀不懂原著,長年停留在英語蒙昧狀態的致命原因:你覺得幾個生詞重要,還是幾百本原著重要?
每2頁才有1個查詞機會,而生詞多多,如何選擇?答案:隨便。可以查重現率高的詞,因為查明意義就能明白書中許多地方,可以查你認為“關鍵”的詞,如小說關鍵情節中的生詞,還可以從“功利”出發,優先查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大綱生詞”,等等。我在讀ugustus(《奧古斯都傳》)的時候,有一頁我查了個很古怪的生詞ugur(古羅馬用觀測飛鳥等方法預卜未來的占卜官),為何?因為這個詞是我的英文名ugustus(奧古斯都)的來源。當你讀到50本以上的原著的時候(大概需要幾年),你的詞彙量會強大到出現“生詞荒”。在原著中你常常找不到生詞,那麼每2頁、每1屏內就要查你碰到的第一個生詞了。
英文單詞往往一詞多義,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所有詞義都一下記住,隻要找到能夠解釋原著語境中的具體義項就足夠了。例如The Moonstone(《月亮寶石》)第136頁有個“due south”,查due,電子詞典給出下列一籮筐解釋:
dj.(1)適當的;應有的,應得的;應給的;正式的;充分的(2)(車船等)預定應到的;預期的;約定的(3)欠款的,應支付的;(票據等)到期的dv.(羅盤指針)正(南、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