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戴高樂生平大事記(3 / 3)

5月 拒絕將法國空防係統納入北約軍事一體化。

9月5日 建議歐洲六國加強政治合作。

11月4日 在電視廣播演說中第一次稱呼“阿爾及利亞共和國”。

1961年1月8日 公民投票通過阿爾及利亞自決。

2月11日 歐共體六國巴黎會議,成立“伏歇委員會”。

4月22日 阿爾及爾發生軍事叛亂。

5月20日 法國政府同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在埃維昂正式談判。

5月31日 肯尼迪訪問法國。

8月9日 英國正式申請加入歐共體。

1962年3月18日 埃維昂協定簽字。

4月14日 德勃雷辭職,蓬皮杜組閣。

4月17日 關於歐洲政治聯盟的“伏歇方案”未獲通過。

7月1日 阿爾及利亞宣告獨立。

8月22日 和夫人坐車遭秘密軍伏擊遇險。

9月4日 訪問聯邦德國。

9月12日 提出修改憲法、改總統選舉為直接選舉,遭到各反對黨和知名人士反對。

10月22日 古巴導彈危機。

10月28日 公民投票通過修改憲法,改總統選舉為直接選舉。

12月18日 肯尼迪和麥克米倫拿騷會談。

1963年1月 拒絕將原駐阿爾及利亞軍隊劃歸北約指揮。

1月14日 在記者招待會上拒絕“多邊核力量”和英國參加共同體。

1月22日 法德合作條約簽字。

6月21日 宣布法國大西洋艦隊戰時不再自動歸北約指揮,收回歸北約指揮的法國飛機中隊指揮權。

8月5日 拒絕參加美英蘇三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1964年1月27日 中法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3月16日 訪問墨西哥。

7月23日 在記者招待會上提出建設歐洲人的歐洲。

9月20日 開始訪問南美10國。

1965年1月24日 丘吉爾逝世。

2月4日 提出反對以美元為中心的金彙兌本位製,恢複金本位製。

6月30日 法國暫停在共同市場的合作,“空椅子”事件。

12月9日 在第二輪選舉中擊敗密特朗,再任法國總統。

1966年3月7日 致函約翰遜總統,宣布要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要求限期從法國撤出北約所有基地和總部。

6月21日 開始訪問蘇聯。

8月25日 前往亞洲訪問。

9月1日“金邊演說”,譴責幹涉越南。

10月 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委員會,北約總部遷往布魯塞爾。

1967年5月11日 英國再次申請加入歐共體。

6月5日 第三次中東戰爭。表示反對以色列的侵略行動。

7月26日 在蒙特利爾高呼“自由魁北克萬歲!”

11月27日 再次拒絕英國參加歐共體。

1968年1月15日 法國出現罷工潮,部分學校活動頻繁。

5月3日 法國“五月風暴”開始。

5月13日 巴黎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和衝突。

5月14日 按計劃訪問羅馬尼亞。

5月27—28日 孟戴斯·弗朗斯和密特朗公開宣布要接管權力。

5月29日 秘密前往德國巴登,會見馬絮將軍。

5月30日 發表廣播講話,擁護者舉行盛大示威集會。

7月10日 蓬皮杜辭職,顧夫·德姆維爾組閣。

8月20日 華約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9年1月17日 蓬皮杜在羅馬發表要競選總統的談話。

2月28日 尼克鬆訪問巴黎。

3月11日 宣布4月27日舉行關於改革方案的公民投票。

4月27日 關於改革的方案未獲公民投票通過。

4月28日 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5月10日 開始訪問愛爾蘭。

6月15日 祝賀蓬皮杜當選總統。

6月19日 從愛爾蘭返回科隆貝,撰寫《希望回憶錄》。

12月11日 馬爾羅前往科隆貝,同戴高樂長談。

1970年3月24日 收到馬納克建議訪問中國的信。

4月21日《戴高樂言論書信集》第1卷出版。

6月3日 動身訪問西班牙。

10月23日《希望回憶錄》第1卷出版。

11月9日 因心髒病猝發在科隆貝雙教堂村寓所逝世。

§§第二篇 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