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中科智的智慧——張正中的第一桶金(2 / 3)

張正中就是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出要為重慶市教育基金捐助四十萬元人民幣的。他提出的唯一條件是:捐助儀式必須要市長親自出席。市長不僅要出席捐助儀式,還要出席儀式之後的招待會。招待會的全部費用也是由張正中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提供的。四十萬人民幣不是個小數目,這樣一件大事,自然被當地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市長正想找些熱點新聞來炒一炒,為爭取重慶成為直轄市鳴鑼開道,二人一拍即合。

捐款儀式熱鬧非凡,市長大人紅光滿麵,電視實況效果極佳。張正中為了表白自己貨真價實,一改以往的捐助者都是人工畫了一張巨大的現金支票的老掉牙做法,直接將一摞摞嶄新的人民幣齊刷刷地擺在主席台上,電視特寫鏡頭照得記者自己眼都發綠。在緊隨其後的招待會上,市長鼓勵張正中繼續為這片生養他的土地多作貢獻,張正中激情之下表示:“一定要為本市多投資。為了多投資,決定將正準備開工的那棟多層住宅樓改為高層商住樓,隻是不知市長批準不批準。”市長說:“外商來我市投資我這個市長還有不同意的?你把報告拿來,我這就為你特批。”

張正中拿著由市長親自特批的高層商住樓的項目,又回到海南,找他以前的那個老板。這一回調了個個,他變成出地皮的一方,相當於重慶那個國營單位的廠長,而他以前的那個新加坡老板變成出資金的合作方,相當於頭一份合同中的他自己,但張正中給的條件更優惠,二八七二分成,也就是說,他出地皮隻要求分得百分之二十八的房屋麵積,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二房屋麵積歸資金方,比市麵上流行的三七分成讓了兩個點。新加坡老板是做熟不做生,張正中曾經是他的部下,張正中注冊公司的資料都是他提供的,熟得不能再熟了,幹嗎不做?再說,當時海南樓市已露疲軟,重慶改直轄市又見傳聞,機會難得呀,新加坡老板非常爽快地與張正中簽了合作開發協議書。

由於是熟人,又見市長親自批複,新加坡老板十分放心,資金很快到位。按新規劃,一棟位於市中心的建築麵積四萬平方米的高級商住兩用樓立刻破土動工。開工那天,市長又來剪彩,使真假外商都容光煥發。

張正中與真外商的分成是二八比七二,40000平方米他能分得11200平方米。工廠與張正中是三五比六五分成,按當時的住宅樓報建總建築麵積是10000平方米,工廠實際應該從張正中手裏分走6500平方米,這樣,11200平方米減去6500平方米,張正中最後實際所得也就是4700平方米,並且由於第一份合同中明確規定工廠方麵不要頂層和下三層,所以張正中的物業中臨街商鋪和頂層豪宅比例較高,按平均每平方米四千元計算,總價值為1880萬元人民幣,而這樁項目中的地皮是工廠出的,資金是新加坡老板出的,張正中本人的全部投入總共沒超過5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