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非世界杯特輯:球踢到哪兒,酒就喝到哪兒(1 / 2)

對於一個足球和葡萄酒雙料愛好者來說,四年一度的盛大球事是球踢到哪兒就把酒喝到哪兒的絕好機會。這位華爾街日報歐洲版的葡萄酒專欄作家Will Lyons在上周的文字裏,就借南非世界杯之際,美美的回顧與展望了一番自己的世界杯暢飲曆程。

英國球迷的世界杯葡萄酒

一切的開始於1998年的法國世界杯,那年這位英國紳士夥同了一幫朋友去法國看球。在鑽進汽車前,這夥球迷必須考慮一下沒有球票的幾場球應該去哪裏看:法國沒有那麼多的小酒館,而在巴黎的咖啡店裏點杯咖啡看心愛的英格蘭隊的比賽,顯然不是這些安格魯薩克遜人的最佳選擇,而且當時他的朋友們還都是世界杯球賽啤酒的簇擁——但是來到了法國,葡萄酒專欄作家覺得這是一個向朋友們推薦鼎鼎大名的法國酒的時機了,道理很簡單,球踢到哪裏,我們就該喝到哪裏嘛。

這個理論在12年前的法國實踐得非常順暢:波爾多的那幾場球配酒非常簡單,活潑清新的Sauvignon Blanc或者簡單的波爾多Claret很完美的配上了比賽氣氛;巴黎則比較麻煩,這夥英國球迷考慮過巴黎的咖啡館提供的玫瑰葡萄酒,但最後直接換成了法國香檳;到了南部,圖盧茲無疑提供了最好配燒烤的紅葡萄酒——南部酒的強勁BBQ的狂野勁兒,大概帶給了這夥英國球迷的法國足球VS葡萄酒的嘉年華。

到了2002年韓日世界杯,如果再說這個理論很好用的話,就算是撒謊了:Will Lyons和他的朋友們半心半意的試了試日本清酒和威士忌,最終放棄——烈酒的過於辛辣大大的減少了觀球的樂趣。但是在四年後的德國,Game on!德國Riesling令人垂涎的清新酸度和水果風味,是夏日看球最佳飲品。

那年夏天是歐洲球隊的絕對主場,四強戰演繹成歐洲杯,意大利最終奪冠。八年前跟著世界杯飲遍法國的英格蘭球迷,在法蘭克福選了摩澤爾(Mosel)產區的 Riesling 看英格蘭對巴拉圭;去紐倫堡則是一款帶著煙熏味的Silvaner幹白,看那場英格蘭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小組賽最後的那場瑞典對英格蘭,配的是一支輕盈、果香十足的阿爾(Ahr)產區的Sp·tburgunders(Pinot Noirs黑品諾的德國名字)。對葡萄酒作家兼球迷來講,那年夏天簡直可以算的上是到了天堂,德國豐富的葡萄酒提供了足夠的選擇,來挑個合適的年份產區品種來配一場球賽。

南非世界杯葡萄酒攻略

今年夏天,同樣不會再出現好葡萄酒短缺的局麵。當我第一次聽說是南非舉辦2010世界杯的時候,我的思路也一下轉向了葡萄酒,Will Lyons則進一步想到了他和朋友們四年前在德國的美好時光:世界杯的影響力是方方麵麵的,比如2006年世界杯賽事帶給了東道主德國的葡萄酒產業的明顯上升——同樣,2010世界杯之際,世界對南非葡萄酒關注也大大升高,在最近舉辦的倫敦葡萄酒貿易展會(London Wine Trade Fair)上,南非是展台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種族隔離製度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廢除後,南非的釀酒師遊學各地,把全世界的葡萄酒釀造理念帶回西開普省Western Cape,釀出一些世界級水準的紅葡萄酒,和同樣一流的幹白:Sauvignon Blanc,Chenin blanc,Chardonnay。

因為南非的葡萄酒產地幾乎全部集中在西南部的西開普省,所以按照 “踢哪兒喝哪兒”的指導精神,在比賽初期,隻有球隊小組賽在西開普省進行的球迷們可以跟著自己的球隊到南非的葡萄酒產區實地品嚐那裏的美酒:這對在開普敦綠點體育場踢小組賽的法國、意大利、葡萄牙、英格蘭和荷蘭球迷是個好消息。不過呆在電視機前看球的我們,64場球到底在南非的哪個地方,對我們選酒肯定就沒這樣的約束,反正他們都在南非麼,不在產區又算什麼——不過如果你支持的球隊最終踢進八強,恰巧又在7月6號開普頓綠點體育場踢半決賽的話,那時選一支那裏的酒來配這場比賽就顯得十分有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