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許仕仁案觀察:香港的嚴法與溫情(2 / 2)

依照香港法律,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和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最高判罰均為7年。理論上,數罪並罰的許仕仁應該獲得比判囚7年半更高的處罰。但麥機智法官的判詞顯示,考量許仕仁過往對香港的極大貢獻以及一直良好的個人品格,扣減了部分刑期。由此可見,求情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同案的另一被告郭炳江,同樣獲得了多方求情。郭炳江的代理律師綜合求情信內容表示,郭是商界領袖之一,事件影響香港聲譽以及港人對政府及商界信心,但郭炳江隻有1項控罪罪成,其對香港社會經濟等有重大貢獻,在公益慈善方麵,也展現熱誠慷慨的一麵。近年來郭炳江身體狀況欠佳,在入獄後會遇到很多困難。郭炳江擔心86歲母親的健康,其每周都會陪伴年事已高的母親,入獄將使母親大受打擊,擔心母親能否等到兒子出獄。

投入監獄,一視同仁

許仕仁癡迷奢華生活,號稱每天花費1萬元。他自稱“有幾多花幾多,好多時都使凸”。特別是飲食、娛樂消費巨大,他曾花21萬元在法式餐廳消費一頓飯,家中更藏有價值800萬的紅酒。

許仕仁還鍾愛西洋古典音樂,尤其熱愛現場享受音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會前往歐洲欣賞歌劇及古典音樂會,足跡遍及柏林、慕尼黑、巴黎、羅馬、薩爾斯堡等音樂名城,旅程通常一周有時花費達30萬元。另據其刷卡記錄,單花在店鋪“香港唱片”購買唱片、CD或歌劇DVD方麵就高達200多萬元。

就在案件宣判後的第4天,許仕仁被投往赤柱監獄服刑。入獄後,許仕仁不但喪失自由,最難熬的還有要適應獄中的樸素生活,不再有山珍海味,也沒有西洋音樂……

香港懲教署署長單日堅日前表示,懲教署會一視同仁,“無論他在外麵是什麼階級,進來待遇都一樣,我們隻會因應他犯事的背景和刑期,以及他的身體健康情況而作安排。”

根據《監獄條例》,在囚人士將獲得簡單而有益健康的食物。主食共有四款,包括配米飯的中餐、配薄餅的咖喱餐、麵包和薯仔作主糧的套餐和齋菜,但他們沒有選擇權。如果在囚人士要求加菜,必須得到醫生批準,基於健康理由才會獲得額外食品。此外,在囚人士是禁止飲酒的,嗜酒的許仕仁必須戒酒了。

監獄餐廳布置也非常簡單。一般采用不鏽鋼製作固定長條狀的餐桌餐椅,塑料餐具。在囚人士要排隊領取食物,聽從職員指示才可坐下用膳。

入獄後,許仕仁的服刑生活仍有適度娛樂。一般而言,飯堂及活動室配有電視機,播放新聞報道或預錄的電視節目或劇集。而在囚人士隻能在周日集體觀看電視播放卡通片。

另據《監獄規則》規定,所有被定罪的成年在囚人士,均須參與懲教署安排的工作。

在囚人士可利用他們在院所內所賺取的工資,購買紙巾或其他日用品、零食等。盡管許仕仁已經年逾60歲,但他是否需要參與獄中工作,懲教署署長單日堅表示,署方隻會視乎對方的健康狀況,而不是由年齡決定,年紀輕也可能患病,無法工作,他們也可依據年長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安排較輕巧的工作。

單日堅稱,不會因在囚人士的身份而作出特別安排,以往懲教署也曾接收背景顯赫犯人,他們也未獲特別待遇,這也是懲教署和香港值得驕傲的地方。“香港監獄非常重視公平,無論這名服刑者是千萬家財的富商,還是露宿街頭的流浪漢,待遇將會完全一致。”

(本文選自:廉政瞭望 201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