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以國,賢人未嚐過而問焉。”一般的賢人、君子,就像我們在這裏學國學,廣州市的領導,還有省領導們,會不會來管?不會的。我們就是在一起學學國學,他們才不會料理這些。我們要是有不好的動作,派出所的、基層管安全的來就行了,哪裏還用得著他們來呢,“賢人”就更不會料理我們了。所以“君子所以國,賢人未嚐過而問焉”,的確是這樣的。
模仿秀是很辛苦的
“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社會上的這麼一些怪現象,也是從古至今就有的。在宋國的都城(就是商丘)東門,有一位哥們兒的父母去世了。他非常地悲痛,成天成夜地哭啊,連續幾個月。大家都來慰問他,也很難止住他的悲哀之情,搞得大夫都要給他吃藥了。他的確比二十四孝裏麵的人還要孝,感動天下,把國君都感動了,然後就認為應該以孝治天下,覺得他是孝順的榜樣、模範。國君不僅發了嘉獎令全國表彰,而且還提拔他當了領導,當了官。這一下,大家就想,哭還能升官,還可以得到國君的嘉獎,那我家裏的老爹、老娘死了,我也要向他學習,而且要超過他。於是乎“其黨人毀而死者半”,好多人為了去效仿這種孝順,效仿這種悲哀,不吃飯。親人過世了哪有心情吃飯?不喝水,哪有心情喝水?於是乎有病也不能看病,我悲痛嘛。大家都要去效仿,於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了。
我們現在也一樣。一個先進評出來了,大家就去效仿,拚死拚活的。嚴格來說,評模範、評先進,拿了國家的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的,那個概率好小啊。在部隊裏麵,拚死拚活,也未必能拿到一等功、二等功。這個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但恰恰就在這麼一種效仿的過程中,很多人就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精神犧牲了。這個就要引以為戒,我們一定要聰明一點,別犯這些傻。一犯傻,你就英勇捐軀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小老百姓來說不值得嘛。
從古到今都這樣,一提倡仁義,假仁假義就來了;一提倡信用,假信用就來了。虛偽往往是伴隨著名望而來的,你提倡這些東西,效仿者、模仿者,包括現在的模仿秀都來了。模仿秀也很辛苦的,不說遠的,就說這次殘運會上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們,訓練的時候正好降溫,寒風蕭瑟,一樣地赤著脖子,膝蓋露在外麵訓練。為了什麼呢?為了廣州的臉麵,到時要表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