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質詢秦孝儀先生(2 / 2)

為何不進行推動任期製?為何不適可而辭,以為表率?為何口口聲聲說辭卻年複一年屍位戀棧?十六、古今中外身為博物院長者,都有其學術著作上之成績。請貴院長開列在這一領域內之學術著作,以證明確能勝任此一殊榮而令人服氣。十七、為何貴院長任發行人之故宮印刷品每多笑料?以《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法書篇二》第131頁為例,上欄說宋代“帝王的提倡,終於助長了此一朝之書風。當時由於蔡、蘇、黃、米四大家的卓然鶴立,以及徐鉉、徐鍇、郭忠恕、周越、範仲淹、蘇舜元、蘇舜欽、杜衍、王安石、薛紹彭、陳搏、林逋、李建中、宋綬、石延年、韓琦、歐陽修等文人的錦上添花,使得我國書法之薪傳再續、光華再射,與唐代足堪前後輝映……”——請問這種人名次序的排列,是什麼學術標準?945年出生的李建中,怎麼排在小他四十四歲的範仲淹之後?而1007年出生的歐陽修,又怎麼排在小他十四歲的王安石之後?這不是亂鬧笑話嗎?

貴院長以發行人身份刊印這種笑料,有何解釋?十八、笑料以外,又錯誤百出。貴院長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序》中,即陳明“將多年來研究大陸文物”“過濾匪偽書刊”的結果行世,但唐代杜牧《張好好詩》明明收藏在北京博物院,你們為何卻印出“今藏偽遼寧博物館”?明代宋克《急就章》明明是藏在天津藝術博物館,你們為何卻印出“現藏於偽北平故宮博物院”?……此類草率,概請說明。十九、曆來捐贈文物給故宮博物院者,大有人在、大有物在,卻不聞編出捐贈目錄,以誌感謝與久遠。但對墨吏王世傑之流、財閥蔡辰男之流……卻一一以專冊印行,且由貴院長寫序以諂,厚此薄彼,請予說明。二十、關於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兩千零七百八十五冊及地圖五百一十件問題,“教育部”早於1954年12月14日以社字第15107號令“均移交中央圖書館”,而故宮博物院於1966年8月26日以五五台博發字第756號,呈報行政院《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圖書貯放士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集中管理辦法》,內有中央圖書館有權隨時提回善本書之規定。白紙黑字俱在,豈容耍賴?如今中央圖書館大廈早已完工,自無故宮博物院代為保管之必要。但貴院長1982年上任後,卻力拒物歸原主,反汗無信,拖延不交。如此目無中央、目無誠信行徑,實在不成體統。請即明示歸還中央圖書館之明確日期,以符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