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子擦去淚水,仰頭看著他道:“大爹,我堂客前幾天得噠急病,連醫院都不肯收,眼看就要死噠,我何什不哭呢?”
“麼子病咯樣厲害哩?得噠就冇得診。”允文老爺邊問邊走到床前。
病婦口不能言,望著來人用手指了指喉嚨,淚如雨下。允文老爺彎下腰,扳開她的嘴就著光線細看,原來喉內左右兩邊都長有白塊,色似豬油。彭允文大驚,認定婦人得的就是最凶險的白喉,且已雙“蛾”抄喉,間不容發,真是命懸一線了。他叮囑漢子不要嚎哭,等候他去拿藥。允文老爺急匆匆地趕回家,取了急救藥箱又到了菜園。他先朝病婦喉嚨吹入牛黃救急散,再開出雲連、茯苓、川柏、僵蠶、澤泄、甘草等十幾味分量不等的方藥,並另加少許犀角及羚羊角。擬畢藥單,他立即叫漢子快去北協盛撿藥,藥來後彭允文又親自熬湯、喂藥。過了片刻,病婦口內的“白蛾”居然消失殆盡,再過半小時,病人居然能夠出聲了。但聲音還不甚清晰,個把時辰後又趕服第二道藥,病勢竟大有好轉,不久婦人就可以交談如常。趁漢子忙於招呼病人不留神時,允文老爺悄悄地溜出茅屋回家了……
時隔一年半,彭允文有次應約去開福寺參加弘法講經會,聆聽高僧布道。會後返家途經鴛鴦井、文昌閣、二馬路,在和記粉店吃了一碗滑爽可口的酸辣粉。跨出店門時,有個挎著籃子的人影閃進他的餘光,他沒有在意繼續往西朝江邊走去。允文老爺要去看看湘江中的舟楫和木排,聽聽久違的船歌號子。徜徉中他覺得有個人如影相隨,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在快到草潮門的江堤上,一個壯漢突然攔在他的麵前納頭便拜,把彭允文嚇了一大跳。
“你咯是搞的麼子名堂?”他邊說邊伸手想把壯漢扯起來。
“救命恩人呐。”漢子不肯起來,仰起頭說。
“你冇搞錯人吧?亂喊一氣。”彭疑惑不解。
“彭老爺,您老人家就不記得噠?前年您在麻園嶺菜園救噠我堂客的一條命呀!她得的是白喉,您診病不光冇要錢還倒貼噠藥費。那藥好貴喲,有羚羊角、犀牛角。”漢子細細訴說。
“哦,想起來噠,看我咯號鬼記性,你又何時曉得我的呢?”允文老爺問。
漢子答:“您老人家那天連信都不把就走了,搞得我連腸子都悔青了。堂客怪我連個姓名都冇問,說天底下哪有我咯號無情無義的人?我就滿城到處尋,硬是找不到您老人家。我想咯隻怕是神仙下凡來救人的,再也冇得辦法找噠。後來有人點撥說:你是憑蓋噠私章的單方去撿的藥,自己不用掏錢,到北協盛去問問看?果然一打聽就搞清白了。原來您就是專做善事的彭允文老爺啊!”
“起來,起來,還跪噠做麼子?別個看了不像。”彭允文拽起漢子說:“你堂客的身體如今還好吧?”
漢子興奮起來:“搭幫老爺,我那堂客白喉好了以後,冇好久又馱噠肚(湘方言,意為懷孕)。今年5月間生了個白白胖胖的伢崽,真是托您老人家的福啊。忙過咯一陣子我就下決心一定要報恩,啊!談不上報恩,我永世也報不了咯個大恩。因為我屋裏太窮有心無力呀,隻能積攢下咯一籃子雞蛋和幾把幹酸菜孝敬您,表示點心意。”
“不要!不要!莫客氣囉,雞蛋留給你那細毛毛呷吧,你的好意我心領噠。”允文老爺推開漢子提過來的籃子說。
漢子真的急了,連喉嚨都大了好多:“老爺您一定要收下,今天我先守在您的宅門附近,本想壯噠膽子進門,恰好碰到您出去,我怕耽誤了老爺的正事,就悄悄跟在您身後,想找個清靜地方,送上咯些實在拿不出手的東西。”
彭允文被漢子的話深深打動了,帶著驚訝的神情說:“那你在開福寺的外頭也等了好久囉?之後又跟噠我走了咯麼長一段路?哎呀!你不早講。師傅,我收了咯份禮,禮不輕咧,情意蠻重的喲!我……我高興,真的好高興,謝謝。”
三
行善也給彭允文帶來始料不及的後果。有次他在離家不遠的魯班廟前看見一個叫花子,每當哀嚎乞討時,口中便流出白色的膿汁,臭味十分難聞。允文老爺不避腥穢,審視乞丐的口腔,患者上齶有酒盅大的一個爛洞,並與鼻孔相通,其中充滿膿液,令人作嘔。再探脈,脈象浮而數,細而滑,故而斷定病人得的是極難治的天孔喉症。於是允文老爺親自端來一海碗薄荷水,要病人用力漱口,直至把膿痰漱幹盡。再從藥箱裏取出秘製的八寶珍珠散吹至患處。擬出:艮花二錢、牛子錢半、豆根二錢、苡仁二錢、建菖錢半、茯苓三錢、澤泄錢半、射幹二錢、甘草一錢、長燈芯一丸、車前仁三分引的方子,要家仆子純到四怡堂撿藥煎湯給患者服用。前後轉換藥方三次,不出半個月,病人上齶的爛洞居然長滿生肌而痊愈了。在治療的十幾天中,允文老爺每天都去魯班廟探視,並囑咐家人每日三餐必須按時給病人送飯,避免因其四處流浪乞討而找不到人,耽誤了治療。
此事流傳於市井之間,群眾皆驚為神奇,由是彭允文的“喉王”聲名鵲起,求醫者越來越多。然而輿情各異、褒貶不一,絕大多數為稱讚欽敬者,也有少數嘲諷攻訐者。稱譽者認為此乃善舉,值得弘揚光大;攻訐者則說彭氏張揚於市,圖名謀利為自己做廣告。允文老爺聽後恬然一笑:“嘴巴長在他身上,人家愛何什講,就讓他講,咯是冇得辦法的事。不要管他講得順不順耳,隻要問心無愧,老夫依然我行我素。”
四
經年行醫的彭允文目睹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他們不但為貧窮所困擾,還要遭受病痛的折磨。有病看不起,無錢去買藥的現象比比皆是。省會長沙時常湧入許多瀕臨生活絕境的災民,允文老爺發現其中不乏各種疑難病症患者和殘疾人,每次他布施、送藥後,非但沒有行善後的良好感覺,反而因自己濟世的能力太微弱而自卑,心情益發沉重。他知道靠個人的努力是不能夠改變現實的。但是還有超越個人能力的辦法嗎?人隻要沒有私心,就會有許多選擇的自由。他終於作出了不可思議的驚世駭俗的決定——公開三代祖傳的喉症秘方。讓一些人掌握醫治喉症的本領,去為更多的窮苦病人怯除痛楚,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
此言一出,在家庭內外引起不小的風波,至親好友們紛紛登門,爭相發表高論。或勸阻或建議,或有所圖……
“老爺,你咯不是斷了自己和子孫的財路嗎?切莫心血來潮。”
“老祖宗有遺囑,秘方隻能傳內,切不可外傳。公開噠就有違祖訓,大逆不道呀!”
“您老人家的幾個崽,都冇接腳行醫,您是怕失傳吧?我是您的侄兒跟你學醫總要得啵?肥水不流外人田。伯伯,秘方公開不得。”
見允文老爺固執己見,有人私下議論:“咯個老倌子怕是發噠神經,先要去治治他的瘋病。”
伍家井的彭宅大門關不住了,每天客人要來幾撥,都是外人要找彭允文老爺談生意經。有要拜師的、有要買專利的、有出資想與他合開診所的。還有個江浙富商聞訊趕來,要用高價收買秘方,並聘請他到那邊去督辦一個藥廠……真是形形色色,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