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河麵上彈雨紛飛,火光閃閃,炮聲隆隆。(3 / 3)

然而國民革命軍在攻打漢陽、漢口的戰場上卻另有一番氣象。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為迅速奪取漢陽,下令第八軍第一師和第四師分別從嘉魚、金口渡過長江,向漢陽發起攻勢。9月5日反正起義的吳軍炮兵團,掉轉炮口以密集火力擊中漢口查家墩吳佩孚司令部。吳驚恐萬狀從江岸車站乘火車頭向北逃遁,敵軍頓失主帥,慌作一團。

彭光閭接到十三團團長廖磊的命令,率部迅速進占漢陽兵工廠。此時兵工廠的工人打開槍械庫,將自己武裝起來迎接北伐軍,並帶領部隊占據有利地形,對龜山展開夾攻。經過通宵酣戰,6日淩晨敵高汝桐師棄陣逃跑,第八軍終於把戰旗插上了製高點——龜山之巔。

克服漢陽後,彭光閭營和兄弟部隊於六日晚強渡漢江進攻漢口。在宗關遭遇敵主力靳雲鶚部頑強阻擊。這真是一場惡戰。為爭奪灘頭陣地,在彈雨中彭光閭高舉指揮刀,帶領戰士衝進壕溝、工事與頑敵肉搏,殺得驚天動地,鬼哭狼嚎……第八軍官兵的鮮血染紅了漢水,終將敵軍擊潰,攻占了漢口。

7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四師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繁華的漢口市區,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彭光閭帶領先頭部隊,邁著威武整齊的步伐行進在大道上,年輕英俊的彭營長精神抖擻地向熱烈歡迎北伐軍的民眾頻頻致禮。此時海關鍾樓發出低沉而悠長的鍾聲,觸發了他對曆史滄桑的感慨:近百年來的民族恥辱將從此得以洗刷,中國將在世界上重塑尊嚴。當他挺起胸膛、高昂頭顱地經過外國領事館時,那種揚眉吐氣的民族自豪感更如洶湧澎湃的波濤……

彭光閭潛心研讀過中外軍史和戰例,他對兵貴神速的法則體會頗深。根據戰場態勢,選擇良好的作戰時機與路線,集結精銳力量,出敵不意,以極快的速度實施沉重的打擊,往往可取得出奇製勝的效果。兒時的他曾神往於《三國演義》中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參軍後則從中得到啟示:用兵就要奇,就要快。特別麵對擁有優勢的強敵更應如此。以非常之霹靂手段打擊對手,既可消滅敵人又可震撼、瓦解其精神與鬥誌。

當吳佩孚的軍隊從漢口敗逃退守橫店、黃陂、孝感並在京漢鐵路布防時,第八軍第四師的先鋒部隊——彭光閭營,趁敵立足未穩,由京口渡澴水,沿鐵路線追擊敵軍至橫店車站,截獲直係軍閥頭子吳佩孚倉皇出逃時丟棄的專列(原為慈禧太後的花車)。在鐵路工人的支援下,先鋒營等部登上火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繼續追殲逃敵……第八軍第四師經過多次激戰,於14日越過廣水直趨東篁店。在此戰士們遭遇到敵人的困獸之鬥,敵田維勤部裝備精良的6000餘士兵,在鐵甲列車的掩護下氣勢洶洶地猛撲過來。四師第十三團首當其衝。彭光閭避實就虛指揮全營集中火力,予敵以迎頭痛擊,經過全師一番激烈戰鬥,敵人終於敗下陣來,其殘部朝武勝關逃竄而去。同時八軍第一師和第二師也在東篁店附近,經過激戰擊退了敵靳雲鶚、高汝桐的反撲,乘勝向北前進。

雞公山位於鄂、豫兩省鄰連處,地勢險峻,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為曆代兵家所重視。它位於京漢鐵路的咽喉之地,拱衛進入中原的千古雄關——武勝關。奪下雞公山這個製高點,就控製了周圍的武勝關、平清關、九裏關等險隘,進入豫、冀兩省,逐鹿中原,大定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彭光閭審時度勢,大膽提出偷襲敵副總司令靳雲鶚位於雞公山的指揮部的計劃,團長廖磊認為部隊幾天之內長途追擊,戰鬥頻繁,士兵疲憊不堪,亟待休整,此舉過於冒險而猶疑不決。彭爭辯道:“經我軍窮追猛打,吳佩孚棄甲而逃,敵人陣腳大亂,正處於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士氣低落之際。此乃千載難逢之時,戰機稍縱即逝!我軍應挾節節勝利之餘威突然襲擊,我有成功的把握,願立下軍令狀。”幾經斟酌,團長終於批準,他說:“人稱我‘廖猛子’,你比我還大膽。好!拗不過你,我同意了。”

9月15日天剛擦黑,彭光閭親率先鋒營,取荒僻、險要的山道,迅速奔襲。他傳令全體官兵:不準抽煙、不準掉隊、不準發出任何聲響,確保靜默行軍,不能被敵人所發現。隊伍翻過三座山頭、攀登兩處懸崖、淌過幾條溪澗……途中一度停止了前進,因為在漆黑的夜晚,向導自己也拿捏不準,迷失了方向。彭光閭不但沒有責怪他,反倒好言安慰,要他先冷靜下來再好好想想。在此關鍵時刻,彭營長遇事不慌,沉著地打開手電筒仔細查看軍用地圖,拿出指南針反複測定方向,確定偏差不大後心中就有底了。這時斥候(偵察兵)跑過來向他報告:他和幾個戰士嗅到了一股燉雞的香味。彭光閭分析:在這人跡罕至的山野,不可能有住家,更不可能是山民在深更半夜燉雞。極有可能是擄掠成性的敵人尋歡作樂,正在吃夜宵。他抬頭四顧,居然發現左側前方的山頭上閃現了幾下火光。彭營長大喜,確定此即直軍的前敵指揮部,向導這時也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走錯了岔道,隻要倒退一裏路再上山就對了。彭光閭當即作出決定:兵分兩路合圍敵人。於是戰士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地衝進直軍副總司令、前敵總指揮靳雲鶚的指揮所,在一片喊殺聲中,敵人來不及組織抵抗,逃的逃,降的降,可惜靳雲鶚因故外出僥幸脫逃。北伐軍以無一傷亡的代價占領了敵人首腦的指揮機關,並當場繳獲軍用地圖、文件、電台、密碼及大批銀元、字畫、古玩等。彭光閭走出指揮所,大聲命令:“點燃一堆大火,向團長報捷!”

此次占領敵前線指揮部的勝利,極大地震懾了敵軍,瓦解了敵人的鬥誌。第八軍乘勢連奪武勝、平清、九裏三關。但是吳佩孚絕非等閑之輩,武昌城內的敵軍係其精銳,吳極力組織兵力增援相機反撲,妄圖內外呼應,聚殲城下的北伐軍。雞公山一役斬斷了武昌之敵堅守待援的希望,將其孤懸於江東。10月10日北伐軍終於攻入武昌城,武漢三鎮光複了。奪取武勝關極大地鼓舞了北伐軍的士氣和信心,它標示第一次北伐二期任務的完成。並且鞏固了以前所取得的戰果,為國民政府由廣州北遷武漢奠定了基礎。

奇襲雞公山體現了彭光閭勇猛神速的作戰風格,他得到的綽號“彭大膽”從此便四處傳開了。

……

天剛蒙蒙亮,彭光閭就叫醒了勤務兵誌新,兩人洗漱完畢,跨上戰馬離開了黃陂,風馳電掣般地直撲漢口……雙騎躍上山頭,他們眼前一亮:茫茫天際,一輪紅日正噴薄而出,萬道霞光輝映下的滔滔長江洶湧東流,強烈地震撼著心靈。彭光閭跨下戰馬躑躅於蜿蜒的江畔,目睹舟楫競渡,耳聞汽笛聲聲,不禁使他產生“逝者如斯”的感慨,引發他良久的沉思:北伐蕩敵,銳進千裏,飲馬大江,足慰平生。然而落日的餘暉、彌漫的煙靄、東漸的江水又使他感慨於悠遠的滄海桑田,陡生出莫名的隱憂。曆代無數的征戰中,鐵與血猛烈碰撞熔合,迸發出炫目的火光。而眾多鮮活的生命卻消失於這瞬間的閃亮。就像夜空一掠而過的流星,被黑暗和寂靜吞噬得無影無蹤。唯有在塵封的青史裏,才留下毫無憐憫筆調的一鱗半爪的痕跡……

彭光閭的父親彭允文已變賣了長沙學宮街的住宅,舉家遷往位於長沙縣諸佳橋的牌樓屋。光閭本是個出名的孝子,這次回牌樓屋省親,他盡量把時間用來陪伴疾病纏身的慈母和情緒低沉的父親,故而冷落了自己的妻兒。身患肺結核而咳嗽不止的四弟彭光漢更使他擔憂,這種病在當時被視為不治之症,死亡率極高,光漢被醫院拒收,故而輟學在家。母親因三弟光華的夭折曾傷心欲絕,如今瀕臨死亡的光漢又使她夜夜啜泣,老人家再也經受不住喪子的打擊。“不能讓四弟坐以等死了。”彭光閭下決心不吝錢物,一定要找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給弟弟治病。探親假隻有一個月,為挽救光漢的生命,他就奔忙了20天,光閭遍訪長沙的中、西名醫,征求治療方案,搜集各種偏方。經過反複比較,他還是認為西醫先進的治療方法更適合治療肺結核,要達到治療效果還必須住院。光閭終於說服了已經失望的父母同意自己的決定。

天氣寒冷,四弟的身體更加虛弱,連坐著轎子去長沙都力不能支。為避免60裏路途的顛簸加重弟弟的病情,彭光閭舍棄了乘馬車,而選擇了用擔架運送病人。他親自護送四弟,跋涉了一整天才到達著名的湘雅醫院。通過當醫生的同學張敬軒的鼎力相助,四弟終於住進醫院治療。這濃重的手足之情,感人肺腑,使躺在擔架上年僅16歲的光漢感動得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