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河麵上彈雨紛飛,火光閃閃,炮聲隆隆。(2 / 3)

攻占長沙宣告了北洋軍閥對湖南的統治已經結束,但這僅僅隻是完成了北伐第一階段的目標。北洋軍閥的實力依然雄厚,其巢穴更是完好無損,大部分國土仍被其盤踞。以後還有更多、更激烈的戰鬥等待著充滿旺盛鬥誌的彭光閭。

利用部隊在長沙短暫休整,他請假回到了位於學宮街的家。探望闊別3年的父母、妻兒和弟妹。看見一身戎裝,神采奕奕的兒子凱旋,父親自然喜形於色。

慈母把光閭上上下下端詳了好久,揩著眼淚喃喃地說:“傑伢子,娘總算把你盼回來了,咯幾年我提心吊膽,冇困過幾個安穩覺。你咯次回家不再去打仗吧?娘不讓你再上戰場噠。”

光閭一把握著娘的手,安慰老人家:“娘,軍閥還冇消滅幹淨,北伐軍還要再打幾仗才能取勝,天下才得太平。您老人家放心,打這幾仗子彈連我的皮都冇碰到,我不會有事的。隻要勝利噠我就脫下軍裝,侍候娘安度晚年。”娘聽了連連點頭。

9歲的兒子匡時和6歲的大女新時在妻子示意下走過來,怯生生地叫著“爸爸”。光閭蹲下來將一雙兒女攬進懷裏連聲答應。他從愛妻手中接過幼女親吻著小臉蛋,把站在身旁的妻子感動得淚水盈眶……沉浸於天倫之樂的光閭用感激的眼光看著鄒氏,動情地說:“我長期在外征戰,你既要照顧爹娘,又要撫育兒女,真是難為了你。”在這20多天的戰鬥間歇期,他度過了一段雖然短暫,卻是幸福而珍貴的時光。

8月12日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抵達長沙,發表了《告全國民眾書》,並於當晚在位於藩正街的北伐軍總司令部舉行軍事會議,討論和製訂了北伐第二期的戰略部署。8月14日北伐軍在小吳門外協操坪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參閱的部隊是第七軍和第八軍,彭光閭營排在第八軍第四師的最前列。8月的長沙正值酷熱難耐的大伏天,排列成幾十個方陣的士兵翹首以待軍政首長的檢閱。上午9時,一陣軍號聲響過後,以蔣介石為首的一群高級將領騎著高頭大馬進入校場開始閱兵。首先受閱的是李宗仁麾下的第七軍,該軍多由個子較為瘦小的廣西人組成,穿著的軍裝過大不合身,有些士兵怕熱還鬆開了風紀扣,加之平日操練較少故而顯得軍容不整,與緊挨著的由三湘子弟組成的第八軍相比形成明顯的反差。湘軍士兵的個頭較大,要高過廣西兵半個頭,身上所穿的軍裝較為合體。盡管熱得汗流浹背,但人人昂首挺胸,紋絲不動,精神抖擻,這與軍長唐生智平日的嚴格要求不無關係。

蔣介石一馬當先舉手敬禮,徐行在第七軍的方陣前,此時校場上十分安靜,隻聽見一片馬蹄的踢踏聲……檢閱的馬隊走過第七軍剛進入第八軍的方陣前,手執軍旗的旗手高喊一聲:“敬禮!”受閱的全體官兵立即朝首長行注目禮,站在軍旗下的軍樂隊立刻奏響閱兵曲。蔣介石眼睛一亮,精神大振,他不禁暗暗佩服唐生智治軍嚴謹有方,特別是第八軍還組建了這幾十號人馬的銅管軍樂團,真是別出心裁……蔣剛想到這裏,鋥光閃亮的大、小銅號和圓號突然一齊提高調門奏出亢奮、尖利的樂音,加上銅號在強烈的陽光下反射出的刺眼光芒,蔣總司令胯下的坐騎受驚了。眾人看見大白馬揚起前蹄,引頸嘶鳴,居然把猝不及防的總司令掀下馬來,重重地摔到地上。尾隨其後的李宗仁和唐生智等人見狀大驚失色,紛紛下馬攙扶蔣介石。站在隊列之前的彭光閭,目睹蔣介石從嚇得臉色發白的侍從手中接過失落的靴子,自己穿好馬靴後,推開眾人的攙扶站直身子,在受閱官兵震驚的目光中,忍著痛不動聲色地繼續步行檢閱。蔣邊走邊想:出師在即主帥落馬,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呀……檢閱完整裝待發的部隊後,他登上檢閱台發表了《討伐吳佩孚宣言》的演說,並下達了開赴前線作戰的命令。

驅逐以吳佩孚為首的直係軍閥及其走狗的汨羅江戰役打響了。8月18日已升任營長的彭光閭率部隨中央軍左縱隊到達汨羅江南岸後,第八軍在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的督戰下,緊張有序地清除敵人設置的路障、地雷、電網。征集船隻,架設浮橋。部隊於20日淩晨渡江後,迅速攻占桃林車站。21日第八軍分兵三路,迅速突擊前進,22日占領了號稱湘鄂咽喉的嶽州城。然後連夜追擊逃敵,一鼓作氣連下城陵礬、雲溪、路口鋪、五裏牌、羊樓司等水陸交通要地。突破了敵人的第二道防線,鄂南全境毫無遮蔽地袒露在北伐大軍的戈矛之下。

汨羅江戰役中,第四師營長彭光閭指揮部隊出大荊街,攻筻口,越桃林,占臨湘。一路快速穿插進展順利,直抵湘鄂交界處。戰鬥打得太順手了,為防止部屬滋長驕傲情緒,導致軍紀鬆弛,戰鬥力下降,在途經羊樓司火車站時,彭光閭躲在月台下親自監督,發現了本營一些士兵白吃白拿的擾民事實,就一一記錄在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上。晚上部隊宿營時,他集合全營訓話:“弟兄們,在五天的大小戰鬥中大家表現得十分勇敢頑強,個個都是好樣的,為我們營爭了光,為北伐立了功。在此我向弟兄們致敬!”說完他立正向隊伍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接著他口氣一變,異常嚴厲地說:“但是有個別弟兄認為仗打得一帆風順,就驕傲起來,就忘乎所以,自以為是大英雄,欺負起小百姓來了。今天哪個在車站攤販那裏拿了香煙、雞蛋、燒餅,沒有把錢?自己站出來!”隊列寂靜無聲,連掉下一片樹葉的聲音都能聽見。彭光閭見沒有人出列承認,又接著說:“北伐是民眾參加的正義之戰,沒有人民的支持,我們能戰勝比我們強得多的敵人嗎?我們能一舉奪下長沙、嶽州嗎?得民心者得天下。唐生智軍長多次重申不準擾民,北伐軍不是像虎狼一樣欺壓百姓的軍閥部隊。今天發生的事我都一一記在本子上,如果違紀的人再不承認的話,就莫怪我當營長的不講情麵,軍法從事!點一個就打二十軍棍!”說完他從上衣口袋裏掏出筆記本。隊伍裏一陣騷動,站出來十幾個士兵……

“報告,我拿噠三個燒餅,一包煙。”

“營長,我拿噠五個鹽茶雞蛋冇把錢。”

“我有錯,也霸蠻要了三包香煙。”

……

彭光閭核對後發現還有一名班長沒有出列,他勃然大怒,當即點名叫執法人員把違紀的班長拖出來褪下褲子,打了20軍棍屁股。對站出來認錯士兵的處理則是既往不咎,麵壁思過兩小時,今後不準再犯。

戰士們曉得彭營長的脾性,既怕他又喜歡他。戰鬥中他愛惜士兵如親友,平日裏他體恤下屬,關心他們的家人。彭光閭領兵打仗有個特點,就是身先士卒,不怕死。他認為要求士兵勇敢戰鬥,光靠精神鼓動還遠遠不夠,必須自己率先垂範,為下屬做出榜樣來,自投軍當見習排長起,他就勇於在槍林彈雨中親臨第一線指揮戰鬥。在士兵的心中,彭光閭的威信,是靠與他們一起出生入死中建立起來的,所以贏得了全營官兵的佩服與敬重。而他因寬嚴有度,入情入理,善於治軍、能打硬仗而揚名於部隊。

北伐軍將士在曆時5天的汨羅江戰役中,橫掃敵人精心構築的兩道防線。殲敵7000餘,繳槍5000支、機槍30挺、大炮20門。為以後進攻武漢,挺進江西,取得北伐戰爭的全國性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伐進入關鍵之戰。占有絕對優勢的直係軍閥用重兵把守的汀泗橋,橫亙在北伐軍前進的道路上。此地西、北、南三麵環水,東麵倚山。粵漢鐵路從西南方經過通向東北方,是易守難攻之鄂南戰略要地。擔任正麵主攻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與汀泗橋的守敵日夜激戰了兩天。雙方三進三出打得異常慘烈。第四軍先後衝鋒12次,均為敵炮火所阻而不能越雷池一步,傷亡慘重。直到第三天戰局終於出現轉機,27日淩晨,第四軍十二師師長張發奎命令葉挺獨立團和炮兵營,向汀泗橋東北的古塘角迂回,從敵右側後包圍。第八軍的劉興第四師和第七軍一部繞道至嘉魚、簰州司抄襲敵左側後。兩支奇兵同時發起猛烈的鉗形攻勢,終於突破了敵軍的防線。

在這次戰役中,第八軍四師十三團營長彭光閭在軍情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奉令率部連夜急行軍60餘裏,猶如一支暗箭從嘉魚東北方射出。時值盛夏,全營官兵個個軍衣透濕,片刻不停地前進。終於在黎明前隱蔽抵近汀泗橋守敵的左側後。彭營長調整好部隊的進攻態勢,看了看懷表大聲命令:“通信兵打信號彈三發,通知友軍:我部已按時到達指定地域。全體官兵注意啦,大家抓緊時間休整,25五分鍾後向正東發起進攻!”由於第八軍等部及時配合了第四軍葉挺獨立團迂回敵右側後的進攻,終於攻占了汀泗橋而大獲全勝。

北伐軍汀泗橋、賀勝橋兩戰連捷,軍威大振,氣勢如虹,通往武漢的大門豁然洞開。吳佩孚氣急敗壞,親率10萬主力退守武漢三鎮,揚言“城存與存,城亡與亡”。企圖憑借長江天險與北伐軍作殊死之鬥。

北伐軍乘勝前進,於9月1日包圍了武昌。華中戰略重地武昌,位於湘鄂、長江之要衝,其城牆高過兩丈,而牆外城郊地勢平坦,易守難攻,自古以來為霸業必爭之地。由於吳軍防守嚴密加之城池堅固,屢遭蛇山之敵炮轟的北伐軍,先後兩次攻城未果,傷亡重大,遂由強攻改為封鎖圍困,北伐受阻於武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