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唐生智接受廣州國民革命政府的任命,在衡陽宣誓就職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自此唐生智的部隊正式加入革命行列。麵臨20萬強敵的第八軍,處境極為險惡。如果第八軍戰敗,湖南棄守,不僅對日後的北伐出師不利,且危及廣東革命根據地,其後果不堪設想。
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雄踞湘中,扼南北通道之咽喉,境內群山疊嶂,連綿起伏,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唐生智將其主力布防於衡山、白果一帶戒備。敵酋吳佩孚深知不奪衡山則“湘事萬難成功”,於是糾集重兵分三路向衡山進攻。唐生智部奮起迎戰,拉開了北伐第一仗——衡山戰役的序幕。
八軍第四師在集兵灘與敵林拔萃旅和陳醒先團遭遇。彭光閭率領連隊配合正麵進攻的兄弟部隊,繞道南嶽後山包抄到樟木市的敵軍側麵,突然發起進攻。敵人的一挺機槍,火力凶猛,封鎖了連隊前進的道路。彭光閭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後,不禁暗暗高興:與自己對陣的敵指揮官竟然是個不學無術的家夥,既不能合理配置火力又不會利用地物地形,致使機槍射擊方向出現了一個死角,而且缺乏有效的保護。蟄伏的彭連長看到敵人手中的那挺泛著藍光,吐著火舌,掃射時聲音流暢而清脆的捷克機槍,竟然饞得眼都紅了。他想:連隊的那幾挺老式機槍,常常出現故障,要是有這樣的好家夥,打起仗來就過癮多了。眼前的機會真是上天所賜,千萬不能錯過。強烈的占有欲使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親手去奪下這挺嶄新的捷克輕機槍。於是他布置好火力掩護,帶了8名戰士趁著薄暮,依仗土坎、樹叢、磐石等有利地物、地形隱蔽抵近,突然從後麵撲向敵人陣地,迅速奪下了機槍。彭光閭帶領戰士端著機槍一路狂奔掃射,和正麵作戰的兄弟部隊夾攻頑敵,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四處潰逃……勝利之後第四師遂向穀水運動,迅速擴大戰果。
第八軍和友軍在衡山、金蘭寺、洪羅廟、黃茅鋪等地的勝利,扭轉了湘南戰局,顯示出北伐軍士氣旺盛、勇敢頑強的戰鬥力,北伐通道因此而打通,形勢大為改觀。
1926年6月5日,廣州囯民黨中央通過出師北伐案,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蘇聯的加侖將軍為軍事總顧問。7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布北伐動員令,4日國民黨中央發布北伐宣言,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戰爭正式開始。
然而在湖南戰場上的北伐作戰行動早就開始了,其時國民革命軍有8個軍12萬人,而北洋軍閥總兵力在70萬人以上。6月28日唐生智根據敵眾我寡的嚴重形勢致電國民政府,提出“若固守原防,不惟難以持久且處處立於被迫地位。”故不必等北伐軍全部入湘完畢,就捕捉強敵尚未集結完成軍事部署的絕好戰機。由已在湘境的第八、第七、第四3個軍提前發起全線進攻,直搗長沙。並力主趁敵內部“尚相疑懼,不能統一指揮,團結未固之機攻之。”分化瓦解敵軍以收奇效。國民政府采納了唐生智的建議,命令他率部進攻。
北伐軍決定首先集中兵力於湘鄂,消滅以吳佩孚為首的直係軍閥勢力,因此湖南成了北伐的主戰場。敵我雙方沿湘中的淥水與漣水擺開了決鬥的架勢,霎時戰雲密布,寒光閃閃,殺氣衝天,一場殊死的戰鬥正在醞釀……
夕陽沉浸在血色的晚霞中,彭光閭的心緒猶如漣水的滾滾波濤。《北伐宣言》明確指出“中國人民一切困苦之總原因在帝國主義者之侵略及賣國軍閥之暴虐”。並號召國人不畏強敵奮勇鬥爭,彭光閭現置身北伐的洪流中。他熟知兩千多年的中國曆史,一遇改朝換代,江山易主,伴隨而來的必然是長期的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無窮盡的屠戮與災難。今天曆史又走到這一關隘了,而且國內外形勢更為空前險惡。北伐是挽救民族和國家的正義之舉,唯有打垮遍及全國各地的大大小小軍閥,才能建立起民主共和的國家,才能複興民族,才能抗衡列強,再續寫光輝悠久的中華曆史!想到這裏,28歲的彭光閭不由得低聲吟詠起嶽飛的著名辭章《滿江紅》。那雄渾、豪壯的千古絕唱,在與光耀青史的民族英雄處境十分相似的今天,竟如此貼切而深刻地抒發了自己的心境,使他激動得幾乎不能自抑……
6月是湖南的雨季,湘中連日大雨,漣水陡漲濁浪翻滾,河麵頓時增寬。北岸的敵人葉開鑫部,自恃控製了船隻又有兵艦相助,諒南岸的北伐軍絕難飛渡。官兵們鬆懈輕敵,尋歡作樂,四處騷擾百姓。
而此時北伐軍卻忙著加緊備戰。彭光閭奉師部命令搜尋舟船,他集合全連進行動員:“……我們一定要把船搞到手,否則就無法渡河去消滅敵人。但是船又是船民的命根子,我們決不能強征硬奪,肯賣的就買,不肯賣的就出錢租,答應損壞噠照賠,決不食言。弟兄們!分頭行動時一定要講清道理,不要霸蠻,更不準打人。否則就莫怪我不客氣!”他指了指勤務兵手中的軍棍,厲聲道:“以違反軍紀論,軍法從事!”隊伍鴉雀無聲,士兵們注目自己的長官,彭連長身材挺拔,俊秀的臉龐上鼻隼隆垂,兩道劍眉下的眼睛炯炯有神,顯現出堅毅與沉著,不怒而自威。樟木市勇奪捷克機槍的壯舉,更加使大家欽敬這位身先士卒的猛子連長。隻見他一揮手:“行動吧!”士兵們便紛紛出發執行找船的任務了。
找了一整天,連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僅僅弄到了一大一小兩條木船,離師部下達的任務相差甚遠。彭光閭寢食難安,苦苦思索……突然從他的腦子裏冒出一個念頭來:老百姓紛紛反映,敵人已於北伐軍抵達南岸之前,早就把能坐20人以上的木船從船主手中搶走集中於北岸馬頭山下,宣稱打過仗以後再歸還。找不如奪!何不潛至泊船處,從敵人手裏奪幾條船回來?
當他把這個意圖告訴上級時,魏營長簡直被嚇了一跳:“彭連長,這無異於虎口拔牙,太冒險了吧?”
“營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不抓緊時間渡河殲敵,將會貽誤戰機。敵人不光以逸待勞,還會陸續集結兵力,一鼓作氣殲滅我軍。目前渡河的舟船是攸關我軍存亡的關鍵,冒險奪船實有必要,付出犧牲也值得。我身強力壯負重遊個千把米不在話下,如果批準我率領二三十名弟兄半夜偷渡漣水,估計弄回來一二十條船有七八成把握。”彭光閭充滿自信地說。
“茲事體大容我三思,等我請示團長後再答複你。”魏營長慎重地說。
彭光閭直視著營長,懇切請求:“營長,不要告訴團長了,他是不會同意的。你不要為我擔心,還是以大局為重酌定吧。”
魏營長沉思了半晌終於首肯了:“我鬥膽批準這個行動,但是你要縝密籌劃製訂好方案。行動時要謹慎,千萬不可蠻幹,事不成不要緊,人要安全歸來,我會布置掩護和接應的。”
子夜時分,全副武裝的20多名戰士(經過全營選拔,他們個個不光水性好而且會駕船)和兩個船民向導在彭光閭的率領下跨入木船,憑借夜幕的掩護劃進嘩嘩流淌的漣水。為了減輕載荷,船至中流彭連長和兩個戰士跳入河中,手搭船舷順水漂流……不到20分鍾小船安抵北岸,其時間、地點與計劃無誤。一隊人尾隨向導身後直撲位於馬頭山與石門之間的一處河灣,大家眼睛一亮振奮起來:水麵上靜臥著六七十條大船。彭連長帶領3個士兵走頭偵察,解決了正在打盹的崗哨後發現營房裏約有30個酣睡的敵人。他和隨後趕來的戰士衝進去,將敵人一個個綁得結結實實反鎖在營房裏,僅留下兩人看守。然後大家迅速登船解纜,在向導領航下駕回了17條船……
團長嘉獎彭光閭的連隊,特別撥給了6條木船。為了防禦敵人的炮火,他和戰士們一起動手,在船頭架設鋼板、在船舷堆上沙袋,少了鋼板就用打濕的棉被綁在門板上替代,為了減少傷亡他還抓緊時間對連隊進行渡水登陸的訓練。
7月5日拂曉,北伐軍從中、左兩路發動了強攻。彭光閭指揮連隊迅速登上戰船和大部隊一起同時起錨。薄霧中數不清的舟船,如離弦之箭向北岸疾進。船過中流,如夢方醒的敵人倉促應戰。頓時河麵上彈雨紛飛,火光閃閃,炮聲隆隆……經過激戰,戰士們在震天的喊殺聲中登上漣水北岸,彭光閭的連隊率先猛衝敵陣,迅速擊潰敵人的抵抗,強渡成功了。戰果隨之迅速擴大,北伐軍向縱深推進……
二
戰鬥勢如破竹,節節勝利。僅過4天,7月9日敵湘軍總司令葉開鑫放棄長沙出逃,11日國民革命軍進入長沙,16日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在長沙召開“湖南人民歡迎國民革命軍北伐大會”,北伐軍官兵得到省會各界人士的熱烈擁護。當晚工農商學各界6萬餘人打著火把燈籠在街道上遊行慶祝。彭光閭被遊行民眾的激昂情緒所感動:民心可貴啊!是覺醒了的民眾有力地支援了北伐,他們提供情報、阻敵交通、當向導、運輜重、抬擔架、劃著船來參加渡江作戰……在戰鬥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今日的勝利他們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