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3日,美聯儲、歐央行、英格蘭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和日本銀行一起加入到無限額注資的行動中。相關公告稱,英格蘭銀行、歐央行和瑞士國家銀行將開展固定利率美元資金競標操作,無限額,期限包括7天、28天和84天。固定利率將在每次操作之前確定。隻要有合格的抵押品,在這些操作中可以借入任意金額。相應地,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歐央行、瑞士國家銀行之間的貨幣互換的規模可以無限增大,以適應美元資金的需求。14日,美聯儲也暫時上調了與日央行的美元互換額度至無限量。
同時,歐央行決定,從10月15日開始在每周三開展操作以提供美元流動性,期限為7天;所有期限為7天、28天和84天的拍賣將以固定利率進行,不限總額;從10月16日開始,將視市場發展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每日美元隔夜操作;這些措施將至少持續到2009年1月。為了配合此次操作,美聯邦將其與英格蘭銀行、歐央行和瑞士國家銀行的臨時貨幣互換安排的額度增加到無限量。新的貨幣互換安排可持續至2009年4月30日。
顯然,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使金融市場中充滿美元,以壓低持續高企的貨幣市場利率。市場高度歡迎這一史無前例的行動,認為其重要性超過了各央行聯合降息。15日當天,美國股市單日漲幅創下70年來最高紀錄。道瓊斯指數上漲11.08%至9388點,標準普爾指數上漲11.58%至1003點,金融股指數上漲10.23%至217點。3月期美元借入利率從2008年最高值的4.82%降到了4.75%,同期歐元利率從5.38%降到了5.32%。
10月15日,歐央行將接受抵押資產的評級水平由“A-”降至“BBB-”,還將接受以外彙計價的資產和評級機構發售的債務工具等。此外,歐央行和瑞士央行達成臨時互換協議,將為歐元區銀行提供瑞郎資金。歐央行、英格蘭銀行和瑞士央行宣布聯手向金融機構注資2540億美元。這是歐洲各央行無限額注資計劃的第一個舉措。
這一天,冰島央行也將指標利率下調3.5個百分點至12%;挪威央行下調存款利率50個基點至5.25%;印度央行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100個基點至6.5%,相當於向銀行係統釋放4000億盧比(約合82億美元)的資金;巴西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自45%進一步下調至42%。
10月17日,歐央行決定向匈牙利提供50億歐元的貸款,以幫助該國央行的貨幣市場操作。英國央行決定在10月20日推出其特別流動性計劃的永久替代品,這是對維持金融係統資金流動性的一次重大改革。英國央行還創設了全新的常設隔夜借貸工具和30天期貼現窗口工具,分別滿足銀行的結算頭寸需求和基本資金需求。
10月20日,菲律賓央行批準開設美元計價的存款窗口和美元回購工具,以提高市場流動性。印度央行將回購利率由9.0%下調至8.0%。越南央行將指標利率由14%下調至13%。21日,日央行以2.11%的固定利率無限量供應一個月期美元資金。加拿大央行下調指標利率25個基點至2.25%,並表示可能進一步降息。冰島政府官員表示,該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即將達成資金援助協議,而北歐、日本和俄羅斯可能向該國提供援助資金。巴基斯坦政府開始鄭重考慮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援助以避免出現破產。沙特央行將向銀行係統注資20億~30億美元,以緩解流動性壓力。這是沙特央行10年來首次向銀行係統直接注入美元。菲律賓將銀行存款擔保額從25萬比索提高至100萬比索。
美聯儲創設兩項新工具支持貨幣市場
2008年9月中旬,美貨幣市場出現了貨幣市場基金贖回潮,貨幣市場隨時可能出現“枯竭”。根據財經通訊(Money-Fund-Report),9月17日,投資者從貨幣市場基金撤出的資金達到892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當時,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持有的ABCP約2300億美元,持有的聯邦機構債券690億美元。因此,美聯儲於9月19日宣布將采取措施增加市場流動性(“Federal-Reserve-Board-announces-two-enhancements-to-its-programs-to-provide-liquidity-to-markets”,www.federalreserve.gov,Sep19,2008.),一是美聯儲將以貼現利率向美國的儲蓄機構和銀行控股公司提供無追索權貸款(non-recourse-loans)(無追索權貸款意味著當抵押物價值下降時,美聯儲不能追索借款人的其他資產。),以使它們有資金從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那裏購入高質量的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使共同基金獲得足夠現金滿足投資者的贖回需求;二是美聯儲將從一級交易商手中購入聯邦機構貼現票據,即由房利美、房地美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
兩周以後,鑒於形勢未見好轉,10月7日,美聯儲根據《聯邦儲備法》第13章第3款,宣布創建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ommercial-paper-funding-facility,CPFF),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票據市場,降低商業票據的利率並促進長期商業票據的發行,進一步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美國財政部認為創立該機製,有利於避免美國金融市場與經濟出現嚴重混亂狀況。美國財政部將在紐聯儲設立特別存款以支持該機製,但尚未透露存款的具體金額。
美聯儲10月14日公布了CPFF的具體實施方案,並宣布將於2008年10月27日開始為購買商業票據融資。通過紐聯儲的一級交易商,特殊目的實體將從合格票據發行人處購買三個月到期並以美元標價的商業票據。特殊目的實體隻能購買美元標價的商業票據(包括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其持有的單個發行人的商業票據不能超過該發行人在2008年1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出售的美元標價商業票據的最大餘額。這些票據至少要被一個全國認可統計評級機構(NRSRO)評為A-1/P-1/F1級,如果被多個全國認可統計評級機構評級,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主要評級機構的評級要達到A-1/P-1/F1以上。商業票據將根據當前3個月隔夜指數掉期(OIS)利率加固定利差來定價。
①無擔保貸款附加費為每年向特殊目的機構出售商業票據所交納費用的1%。如果票據發行人為商業票據提供紐聯儲可接受的抵押和擔保,那麼可免交無擔保貸款附加費。
10月21日,美聯儲再次出手挽救貨幣市場——宣布設立新型貨幣市場融資工具,即貨幣市場投資者融資工具(money-market-investor-funding-facility,MMIFF)。MMIFF將允許紐聯儲向一些私人機構設立的特殊目的實體(SPV)提供有擔保的融資,幫助支持SPV購買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持有的90日以內到期的存單和商業票據,以改善貨幣市場投資者的流動性狀況,進而增強貨幣市場基金應對進一步贖回要求的能力。通過該項工具,美聯儲最多可向貨幣市場注入5400億美元。
在華爾街普遍歡迎美聯儲這些措施的同時,持批評意見的人士認為,美聯儲直接承擔了市場風險,與美聯儲維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就業的法定目標相矛盾,將帶來越來越嚴重的道德風險。
美歐出台巨額援救計劃
美國艱難通過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
2008年9月,美國金融機構紛紛出現危機、實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繼續動蕩,市場彌漫著極度悲觀的情緒,必須立刻采取行動遏製局勢的加速惡化。9月18日,美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等國會領袖在華盛頓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財長保爾森和證監會主席考克斯會麵後,弗蘭克透露,政府將向國會提交議案,授權財政部處置不良資產。19日,在給國會議員的簡報和與眾議院民主黨人的會談中,保爾森和伯南克指出,經濟已處於大規模衰退的邊緣,計劃以逆向拍賣(reverse-auctions)(逆向拍賣,不同於傳統的正向拍賣,正向拍賣是一個賣方和多個買方,逆向拍賣則有一個買方和多個潛在賣方。在逆向拍賣中,買方會提供商品以供出價,潛在賣方持續喊出更低的價格,直到不再有賣方喊出更低價為止。)的形式收購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希望國會在9月26日之前通過該計劃。
20日,布什政府正式向國會提交耗資7000億美元購買不良抵押貸款的龐大救援計劃。兩院議員整體上支持采取措施來防止美國經濟陷入程度更深、時間更久的衰退,但普遍對該巨額計劃感到吃驚,並提出不少不同意見:一是要求接受援助的企業應對其高管薪酬做出限製,如眾議院國會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Henry·Waxman認為,該方案將導致全麵的道德風險,更利於那些引發金融危機的華爾街高管,二是希望救助方案能夠更直接地幫助房貸業主,如紐約州參議員舒默、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民主黨資深議員提議允許破產法庭調整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案件中的房貸條款;三是幫助家庭減少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情況;四是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均認為財政部自由裁量權過大,分別提出由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和專門小組監督計劃的實施;五是民主黨人建議將對中產階級的額外援助也加入該計劃,如加大失業救濟;六是民主黨內部認為可分步開展救援計劃,如先授權財政部動用大約1/3的資金,使議員們有機會評估救援計劃的成效,考慮長期改革措施;七是保爾森曾在高盛集團長期任職,被認為過多地代表華爾街的利益。
從更深層次看,爭論是由於對自由市場機製這一根本理念存在分歧。反對救援、信奉自由市場體係的觀點認為,用眾多納稅人的錢來維護少數融資者利益的做法,將嚴重破壞資本主義體係的運作基礎,是對資本主義根基——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違背,意味著美國國民將“生活在一個利潤被私自地占有、虧損卻要大家共同承擔的體係裏”(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Luigi·Zingales);財政部的方案是“金融社會主義”(共和黨參議員Jim·Bunning)。而另一方則強調市場嚴重失靈時也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以救援,否則銀行的倒閉最終將波及無辜民眾,政府如不作為將引發或加深經濟危機,這在25日部分保守的共和黨議員提出的替代方案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共和黨人則堅持保爾森計劃對納稅人來說代價太高,將使得國家對經濟的幹預程度過深。
在眾議院和參議院9月23日和24日召開的聽證會上,伯南克要求國會立即采取相應行動。保爾森則稱,該方案將避免出現一係列的金融機構倒閉和信貸市場凍結,從而有助於消除對美國家庭資產、企業發展以及經濟運行的威脅。OECD秘書長Angel·Gurria於24日聲明支持美國政府的救市計劃,認為該計劃將為急需再注資的金融機構創造條件,使它們能夠剝離問題資產、獲取交易對手的信任,建立銀行借貸所需的流動性環境,恢複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保護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此外,考慮到總統大選因素,25日下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以及國會領導人應邀在白宮與布什舉行了會談。
26日,在3個小時的磋商後,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表示對修改後的方案不存在實質性分歧。由於國會有望快速通過金融救援方案,美國主要股指應聲大幅上揚。9月27日下午3點,保爾森在佩洛西的會議室與共和黨和民主黨的代表展開了一係列磋商。出席會議的包括眾議院共和黨代表羅伊·布朗特(Roy·Blunt)、新罕布什爾州參議員兼預算委員會成員朱迪·格雷(Judd·Greg)以及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各方代表於28日零點30分宣布就救援計劃達成初步一致。
然而,9月29日下午1時30分,在長達4小時的激辯之後,眾議院228票反對、205票支持的結果令這項提案夭折。超過2/3的共和黨眾議員投了反對票,同樣大約占40%的民主黨眾議員也持反對立場。反對票中,共和黨議員占133票。華爾街股市頓時重挫,道瓊斯指數收盤慘跌777.68點,跌幅7%,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下跌點數。
參議院領袖立即接手主導這一議案的修改,增加了上調聯邦存款保險上限和減稅條款,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雷德和共和黨領袖麥克康奈爾提出將聯邦政府對儲戶的保險從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加入為期10年、總規模1520億美元的個人和企業減稅計劃,延長可再生能源公司以及高科技企業和製藥公司期盼已久的研發抵稅額,甚至加入推動清潔能源的180億美元計劃,允許企業向騎自行車上班的員工提供補貼等。10月1日晚,議案提交參議院投票表決,最終以74:25票獲得通過。10月3日,眾議院再次投票,以263∶171票通過。布什總統隨後簽署了該法案,從而使得該法案正式成為法律並立即生效。這是自“大蕭條”以來最龐大的金融救援計劃。
美政府迅速推進救市法案的執行
法案通過當日,布什指出這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信貸凍結和銀行資產貶值的問題,但還需要耐心等待法案充分發揮效果。保爾森對眾議院通過表示歡迎,並將聘用5~10家資產管理公司來開展受損資產的處理工作,迅速而穩妥地實施救援計劃。伯南克指出,這是恢複美國金融市場穩定以及確保信貸繼續向工商業及家庭流動的關鍵一步,表明美國政府將盡其所能改善經濟運行狀況;在財政部執行救援計劃的過程中,美聯儲將與財政部通力合作,並將繼續采取措施緩解信貸市場的動蕩。救援法案生效也受到經濟金融界人士的歡迎,並符合市場預期。但由於當日公布的就業數據弱於預期,主要股指仍下跌。
10月6日,保爾森與伯南克、紐聯儲行長蓋特納以及華爾街金融機構高管進行了溝通,討論如何盡快推進國會已經批準的金融體係救援計劃。保爾森強調了迅速執行不良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asset-relief-program,TARP)的重要性,任命助理財長卡什卡瑞(Neel·Kashkari)為該項目辦公室的負責人;計劃挑選兩類資產管理公司分別處置證券類資產(住宅按揭支持證券、商用地產按揭支持證券和債務抵押證券)和批發貸款(住房按揭、住房淨值貸款(home-equity-lines,住房淨值貸款,借款人以所擁有住房的淨值(房產估值減去房貸債務餘額)作為抵押或擔保獲得的貸款。)及商用地產按揭)。當天,財政部代理副部長Anthony·Ryan還表示,由於TARP項目的資金需求較大,財政部將考慮重新推出3年期國債。8日,保爾森在華盛頓指出,法案賦予財政部更多選擇權,如可通過注資來增加銀行的資本金,迅速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減輕銀行對於向消費者提供貸款以及銀行間拆借資金的擔憂,而不僅僅是收購銀行不良資產(Anonymity,“Treasury-Considering-Taking-Stakes-In-Banks”,Reuters,Oct.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