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著兩百個孩子的學校,同時又是養育著兩百個孩子的大家庭,工作繁瑣而實際,把一所學校辦好,和辦好一個工廠、農場,或一個地方的政務,同樣的需要站穩階級立場,堅忍而努力的埋頭工作。
組織和計劃
在我們學校裏,教員、事務工作人員、保姆、炊事員、運輸員、生產員一起就有五十個左右,因為人比較多,不僅要有領導骨幹,還需要有樸素而健全的組織和各種工作製度。從思想上、從組織上減少最能破壞工作力量的人事糾紛,把一個個的人,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上級和下級……安排在適當的位置上,在工作中聯結成不可分的、互相配調的、有機的工作機構。一般工作的原則和方法,在這裏也都要遵守、掌握;及時的計劃工作、檢查工作、調整機構、處理人事上的問題;在集體行動中,發揮每個工作者的力量,才能把學校辦好。前麵已經談過,在學校的建設中,孩子的力量,是應該正確的計算在內的。
同時要把學校辦成什麼樣子,領導上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集中大家意見(教職員、學生和事務人員),先有一個圖樣,作為共同努力的目標。這樣便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有計劃的把學校建設起來。這種建設學校的計劃,應該明確、具體,在工作中再不斷的檢討、修正,對於每個具體的實施,都應該先有一個打算和設想,有明確的計劃,大家也就不會迷失方向,我們除去有建設學校總的計劃以外,每年、每學期、每月,全校、各部門、都按時經過商討,製訂工作計劃。
要看重總務工作
我們的物質生活很困難,在衣、食、住、行、生產、供給、衛生保健方麵要做很大的努力。在這裏,總務工作的擔子很重,也很要緊。因此總務科也就需要更加健全、得力,訂計劃、出主意、發展生產、注意節約,把家務搞得富裕起來,把孩子們和工作人員的生活搞好,教育實施才有基礎。一餐飯吃得愉快,工作、學習都會顯得分外有精神。我們曾經有一個時期,因為總務工作配合不上,使教學活動受牽製,教育效力低減,影響到整個學校的進步,應當作為教訓。
從研究爭辯來統一認識
在工作中間,對於事情認識上的意見分歧,一定會有的。因為我們的教職員出身成份不同,來自東、南、西、北各個不同的地方,有大學生、有中學生、有小學生,有多年在農村裏做群眾工作、教育工作的,也有來自城市的救亡青年和習慣於城市工作的同誌,有教過十幾年書的老教員,有剛出學校門的青年學生,也有來自部隊的革命軍人……要想這樣一群經驗不同的人,一開始對於工作就有統一的認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許多實際問題上,常常發生意見的分歧。這些分歧的意見,領導上倘能指引同誌們研究討論,從思想上運用大家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不但不會有什麼害處,而且可以成為推進工作不可少的力量——在研究、探討、爭論中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步調,把工作向前推進一步;反過來說,倘若處理得不得當也會成為破壞工作力,討厭的人事糾紛;所以領導上必須把它作為工作中重要的關鍵來把握,好好處理,不要害怕鬥爭,也不可以粗忽。
一個實例
前麵曾經談到,三年一一個從前方回來的十五歲男孩子指使七個小同學,偷同學的衣服、文具、勺子,偷偷地把別的同學種在號舍門前的花拔掉,暗中把燈油倒在女同學的被子上,晚上躲在黑地裏扔土塊嚇唬膽小的女同學,把同學們的杯子、盆子、碗打爛,欺負女同學、小同學等;這個問題發覺以後,在教員中間,各人的看法不同,而意見也距離很遠,引起了很大的分歧,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見解:
一、這種有組織的、有計劃的偷竊、搗亂,是有意識的壞行為,應該從嚴處分。
二、他做了這樣多的壞事,已壞到不能再壞,必須開除學籍,來警誡其他的孩子。
三、他們有組織的破壞學校,很像特務活動,應該提高到政治問題上來研究。
四、從這一個問題發生,推想起來可能還有和他們一樣或比他還要壞的學生,我們還沒有發覺,不妨來一個“整風運動”,徹底整頓一下。
五、現在可以抓住這個問題來整頓,叫三年一全班孩子都把背後所做的壞事“坦白”出來;然後推廣到全校各班的孩子都“坦白”自己的錯誤,展開一個運動,這個運動一定要雷厲風行,甚而至於造成恐怖的空氣也不要緊。
六、孩子犯錯誤,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不必過分嚴厲處罰,主要的還是教育說服。
七、對孩子整頓紀律也好,加強教育也好,都要“實事求是”。不要毫無根據的提高到政治的原則上去,把政治上的“整風”、“坦白”、“審查”等名詞和方法也牽強附會的用到孩子身上去。
八、反對開除犯錯誤的孩子,並且不同意給孩子任何紀律製裁,隻有從孩子思想上解決問題。
另外也還有各種和上麵相類似的見解,或是在中間搖擺的。從這個具體問題出發,就牽涉到訓導上許多基本問題:如思想教育問題,紀律執行問題,獎懲製度問題,開除學生問題等。
這個問題發生以後,就由教導科經過醞釀準備,領導同誌們開了兩個晚上的討論會,會場上的爭論非常熱烈,許多模糊的、偏頗的意見,經過大家反複討論研究以後,就逐漸澄清變得明確、中肯。第一晚從黃昏開到夜深,問題沒研究透徹,第二晚接著再開,直到談徹底為止。最後再把大家意見綜合起來:
一、偷竊搗亂的原因:這個為首的孩子已經是十五歲的大孩子了,抗戰以來,一直在前方過生活,家庭裏又發生許多重大的變故,他母親首先被日本人殺害了,父親就娶了一個對待他不好的繼母;不久父親也犧牲了,他就在前方部隊裏過著流動生活,當過好些時候的勤務員,一直就沒有上過學。後來跟繼母回到延安,繼母又嫁了人。這樣一個生活在變亂中、缺乏教養的孩子,心理狀態就不正常,並且很容易染上許多不良的習慣和意識。例如:繼母對待他不好,可能就是他當麵做好人,背後做壞事的原因之一。
他四四年秋季初到學校,有了學習的機會,很想學好,當時他的級任教員對他的學習、生活也督促得很認真,學習成績很好,也能幫助小同學,他就由一年級下學期提升到二年級下學期。同時他初到一個新的環境,情況不熟悉,膽子還小,不敢做壞事,把自己的毛病暫時隱蔽起來。
四五年上半年,提升到二年級下學期,開學以前的寒假生活,比較散漫,這也助長他向壞處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級任教員對他了解太少,在教學和訓導上也沒有把他的能力引導到積極的學習、工作中去,沒有及時的發現問題,認真的處理問題,在問題處理上,又有偏袒女孩子的地方,造成男女生對立;這一班在當時的教導上也是比較差的(例如午睡時間讓學生到河邊洗澡,讓學生在號舍打撲克等),這幾個男孩子的表現固然不好,幾個女孩子的生活也很散漫。整整一個學期先生都被欺瞞過去,始終沒有發現他們在背後做許多壞事。學期終了,在為首孩子的成績報告表上寫著:“本學期由一年二升到二年二,中間跳了一學期,心目中有點自負,愛玩,學習不用功,不然學習成績還可以較好的;為公共服務精神很好,生產積極,防旱備荒,他一個人所開的地比全班同學多一倍;在農業組生產情形也好。”從這個評語上,就可以看到教員對於孩子的了解是很表麵的。怎麼能抓住要點,有效的進行教育呢?一次一次的問題都沒弄清楚,孩子就越發膽大,這樣就發展了孩子們的錯誤。領導上在這一學期對於級任教員工作的了解和幫助也不夠,所以他們所犯的錯誤,教育上是要負責任的,不能完全責備孩子。
二、問題處理:他們所犯的錯誤是嚴重的,違犯學校的紀律,應當受到紀律製裁,八個孩子依照犯過輕重,給予適當懲戒,但決不要逼得孩子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要叫他們懂得不能違犯紀律,懂得改悔,同時教育其他孩子。更基本的還是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了解他們所做的錯事,對大家、對自己有什麼不好,從思想上自覺的改過。處理的具體辦法是:
1.執行紀律:主使的孩子留校試讀,附從的,依照情節輕重,給予記過、警告等處分;
2.今後加緊指導督促他們的學習、生活,注意耐心而長期的進行思想教育,爭取他們自覺的改過、學好;
3.把事情經過寫信告訴他們的家長,與家庭配合起來,對他們進行教育;
4.他們偷去和損壞的東西,由他們生產(紡線等)償還。
三、這個問題給我們的教訓:
1.我們過去對於孩子們了解太少了,今後校長、科長、教員(尤其是級任)、保姆,要盡可能的和孩子們保持最多的接觸,有係統的研究、了解孩子,對於新學生,一到校就要注意了解他們的過去出身、成份、經曆、個性等;
2.要加緊把握具體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思想教育,從各方麵在思想上提高孩子;
3.紀律教育需要加強,一發現問題,就窮根究底搞清楚,徹底解決而不能放鬆;
4.教導科應該經常了解各班情況,督促並協助某些需要幫助的班級解決問題;
5.教育我們不要主觀,不要看輕小孩子,以為小孩總是單純的,要曉得孩子們各有各的經曆、個性、思想、感情,是研究不完的;孩子是有能力的,他們能幹出許多驚人的好事或壞事,做教師的應該“了解”,而不是“看輕”。
四、從這個問題,聯係到整個學校的紀律:
1.我們學校紀律比過去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還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學生中還有沒有禮貌、吵鬧、偷竊、不團結等事情發生,這幾個孩子在上半年所幹的事情,是其中最嚴重的,但卻不能看做一種普遍的現象;
2.我們學校的紀律,需要有計劃的進一步的提高,可以發動一次“提高紀律運動”:在先生方麵是“提高紀律教育運動”,在學生方麵是“提高自覺的遵守紀律運動”,並不是政治上的整風之類的運動。在提高紀律運動中,不允許濫用“整風”、“坦白”、“搶救”、“審查”等政治名詞。
五、怎樣開展、提高紀律運動:
1.造成熱烈振奮的空氣,給孩子們一個深刻的印象,有準備的舉行提高紀律動員大會,黑板報出提高紀律專號;使孩子們從思想上進一步了解什麼叫“鐵的紀律”,“自覺的紀律”;
2.教導科長和級任教員並指導學生會,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深入檢查,了解孩子們的遵守紀律情況,如起身、睡眠、吃飯、早操、上課、生產、圖書館、俱樂部、文化娛樂時間,星期天等,學生遵守紀律的情況,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紀律好的典型,是哪些地方,哪些孩子;壞的典型,又是哪些地方,哪些孩子;根據這些具體情況,研究出提高紀律的具體辦法;
3.發動孩子們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互相學習優點,善意的幫助同學改過,虛心的接受同學的批評;教育孩子學習批評和自我批評,從批評和自我批評中,提高孩子們的思想認識,檢查過去,努力將來。在批評的時候,先談優點再談缺點;
4.研究現有的紀律常規是否合理、切實,能行得通?通過學生討論修改,建立起合理的常規和製度,並認真執行(確定由誰執行,怎樣執行?);
5.由教導科、級任等執行紀律的機構和負責人,隨時登記各方麵紀律狀況,每周總結公布一次;
6.酌量發動紀律競賽;
7.十二月份選舉紀律模範(團體的和個人的),給以獎勵;
8.提高紀律運動所得的進步,必須從思想上、紀律的執行上加以鞏固,並經常持久,不斷的提高。
六、加強思想教育:
1.充實早會的內容,校長、教員,針對著當前的學習、生活給孩子們作簡短談話和講演;
2.校長、教導科、教員對孩子們進行主動性的個別談話;
3.中、高年級孩子,加強讀報和時事教育;
4.周會等多給孩子講列寧同誌、斯大林同誌、毛澤東同誌的生活故事,以及紅軍長征,八路軍抗日的故事等,並多啟發孩子們討論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