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習寫作過程中,要訓練學生保持課堂安靜。這樣才能展開思路,去深入細致思索。可是有一個問題一定要解決,就是學生問生字,教員怎樣回答才好?一種辦法是隨問隨把生字寫在黑板上,令學生抄入作文本上;一種辦法是先把生字空下,等全篇寫完了,再站起來問教員,教員把所有的生字一齊寫在黑板上令學生填入;還有一種辦法,也是先把生字空下,等全篇寫完了交作文時教員再個別指正,最後一種辦法是誰寫不上了,要先舉手,教員走近旁邊,低聲發問,低聲回答。第一種辦法隨問隨答,比較方便,但課堂上容易紊亂;第二種辦法比較整齊劃一,但把作文中空了許多白格子,容易使學生心理上感到不安,或臨時改用別的字,等到讓他問時,反而把原來想用的字忘了;第三種辦法個別指正比較細致,但和第二種辦法有同樣的毛病,並且在學生未交作文前,教員白坐著沒事幹;隻有第四種辦法既兼有以上三種辦法的優點,又可避免以上三種辦法的缺點,比較完善。
作文時間,每隔一次或幾次,可抽一次延長時間,使學生充分思索,發揮才能,寫出文章會比較深刻,篇幅也能展開。
打不打草稿,也是學生練習寫作中的一個問題。打草稿寫得慢,但字能寫得清楚,也能使學生多去思索,寫出的文字周密。不打草稿寫得快,能鍛煉思想迅速,但字容易寫得草率,寫出的文字也不容易周密深刻。兩者各有利害,不能單獨過分強調一方麵,要看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比如有些孩子動作遲緩拖拉,經常不能按時交卷,就應當指導他不打草稿,寫作迅速些;有些調皮孩子,敷衍了事,字和文章寫得都很潦草,兩節作文課,上了一節就交卷跑了,就應當督促他打草稿寫得仔細些;有些孩子原來就不打草稿,作文也能認真仔細,就不必再要他打草稿;有些孩子一向就有打草稿的習慣,交作文隻是稍慢一點,並不過長拖延時間,就不必一定不讓他打草稿。
關於批改首先應該注意到這幾點:1.早改早發,作文簿不要在教員那裏多存,要在學生那裏多存;2.批改前先把全文看一遍,批改後再把全文看一遍;3.要順學生的意思加以修理,不要照教員的意思大事增刪;4.虛心聽從學生意見,冷靜考慮批改過的作文,多餘的還可以去掉,不足的還可以添上,錯誤的還可以改正。
再談一談批改時的一些具體方法:
(一)把學生叫來當麵批改指點,是個仔細辦法,但不可能普遍運用,因為費時間很難經常做到。
(二)一篇作文批改後將所有的錯別字統計出來,寫在題目下麵,既可以引起學生注意,又便於總的統計。
(三)訂個小本子放在手邊,改作文時,發覺特別好的句子,特別不通的句子,經常寫錯寫別的字,又其他各種突出的例子,都記載下來,遇有時間,就向學生講解,收效很快。
(四)批改時,發覺個別段落、句子有錯的,不實際的,思想不正確的,或好的,詞句生動的,隨手加小批說明。每篇末尾若加總批,要具體指出優點和努力方向。批字要寫端正,批語要溫和婉轉。如指出缺點時,就不要惡狠狠的說:“太糟糕!”或“簡直要不得!”應該說:“可惜你沒怎樣做。”或“如果你怎樣做就更好”。這樣一方麵也明白指出缺點和不夠的地方,一方麵也不致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切忌文縐、空洞、籠統的批語,如“尚佳”、“還好”、“頗有進步”、“好孩子”之類。
(五)我們通常用的有這幾種記號:錯字打×,別字打—或=,在本頭上畫□讓學生填錯字,畫=讓學生填別字,估計學生不會寫教員就代填出來,掉字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