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鐵路 行走中國“最美高鐵”
RAILWAY
夕陽下雄偉的東贛江特大橋。這座4線鋼桁架大橋承載著向莆鐵路和滬昆高鐵兩條高速鐵路飛跨贛江的重量和使命。
說起乘坐火車去旅行,人們首先想到蜿蜒在山區中的綠皮車,它們近距離地貼著美景行走,慢悠悠地搖晃著,柔美、散漫而溫情。而如今“快速”的時代,高鐵動車穿山越嶺,雖然路途中的大半都躲在隧道裏,卻極大地縮短了路途的時間,目的明確地帶你來到心之所向之地,頗有男子陽剛氣概。2014年3月1日正式運營的向莆鐵路,縮短了閩贛兩省的時空距離,曾經的跨省旅遊,現在成了周邊遊,沿線處處青山綠水,雄峰與飛瀑相接,田園與碧水相連。
駛出滕王閣,駛出藍色大橋
在規劃之初,向莆鐵路的起點在向塘,這是一個位於江西省會南昌以南約30公裏處的小鎮,向莆鐵路也因此得名。這個平凡小鎮,卻是兩條幹線鐵路的交叉點,即東西走向的滬昆鐵路和南北走向的京九鐵路。鐵路四通八達,讓小鎮變得不平凡。但從南昌出發的旅客,在這裏乘坐火車,顯然是有些遠,於是,向莆鐵路繼續向前延伸,起點最終確定在了南昌西郊的南昌西站。在這裏,向莆鐵路不僅與新建的杭州至長沙高速鐵路並肩,更可通過昌九城際鐵路,繼續向北延伸至九江和武漢。於是,南昌西站這座向莆鐵路的“龍頭”,也成了豫章故郡——南昌的樞紐和地標。向莆鐵路632公裏的風景之旅也自此開始。
從南昌西站出發,向莆鐵路的列車便駛上了雄偉的東贛江特大橋。這座4線鋼桁架大橋如長虹臥波,承載著向莆鐵路和滬昆高鐵兩條高速鐵路飛跨贛江的重量和使命。每到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之時,在王勃吟誦滕王閣序的贛江之畔,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致間,遙望江上動車飛馳而過,古時的婉約情懷,卻成了如今的雄偉和遼闊。
平原、村莊、炊煙,中國才子之鄉
過了贛江,向莆鐵路與東去的杭長高鐵分道,在富饒的贛江平原上,向東南方向極速前行。從行駛在高架橋上的列車上向外張望,時常可以感受到滬昆、京九鐵路上的列車在腳下呼嘯而過的速度與震撼;而周邊阡陌縱橫,散落的村莊不時升起嫋嫋炊煙,雞犬相聞,體會的是生活與寧靜的田園畫卷。在遠方,依稀可見的武夷山脈橫亙蜿蜒,直到消失在天際線盡頭,等待延伸的鐵路去翻越和征服。
在三江鎮,向莆鐵路與京九線點頭相會,又相互道別。從這裏開始,向莆鐵路沿撫河緩緩而上,周圍的地勢也在丘陵與平壩之間往複變換,視線十分開闊。這是一片富饒肥美、人傑地靈之地。途經的撫州市,古稱臨川,千古人傑地靈之地,中國才子之鄉,唐初四傑之一王勃就曾有“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吟頌。這裏先後誕生了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百世大儒”陸象山,一代散文名家曾鞏,詞壇巨匠晏殊、晏幾道父子等諸多先賢名儒。坐在車上望向窗外,這片被源自武夷山脈的撫河鋪展而開的土地上,田園秀色也似乎千年未變。每到秋日,萬頃稻田隨風起伏,仿佛金色海麵泛起陣陣波瀾,美不勝收。
穿越武夷山,奇峰翠插天
經南城,過南豐,向莆鐵路跨撫河的上遊旴江,正式開始翻越武夷山主脈的旅程。剛剛平緩秀麗的田園風景,仿佛一下就被峻嶺雄山斬斷。“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千姿百態的山峰,構成了奇幻的武夷之勝。
左圖動車組駛出南豐站。沿撫河緩緩而上,周圍的地勢也在丘陵與平壩之間往複變換,視線十分開闊。
右圖向莆鐵路跨撫河的上遊旴江,正式開始翻越武夷山主脈的旅程。3月的武夷山常常雲蒸霧繞,宛如仙境。
武夷山,位於江西省與福建省的交界處,其山脈是兩省天然的分界線,也是贛江流域和閩江流域的分水嶺。整座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約550公裏,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主峰黃崗山更是以海拔2158米成為華東第一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