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總論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歐陽公已先我而言之矣。夫大千世界,熙來攘往,茫茫塵海,芸芸眾生,果何為乎?恐名利二途,無可逃之者。惟是綰銅符,膺墨綬,司民牧,登仕版,非人人可得而致也。必其人既承詩書之訓,又蓄治世之方,待價而沽,學優則仕,然後附驥尾以奔馳,幹青雲而直上,縱不克致將相,爵王侯,猶可以光門楣,榮閭裏,此人生之快事,亦滔滔者之所同欲焉。是以求之而未得者,比比皆是也。但求利則不然,人人可得而致也。稍著者,富商巨賈,鴻圖大業;下焉者,販夫走卒,貨殖小本,雖百萬與蠅頭,相去懸殊,其為利則一耳。初無須聖賢之書,與經綸之策以助之,此求利者之所以多於求名者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可謂千古不磨之論矣。夫生產與消費為對當者,人生斯世,凡衣食住用,無往而非消費,果無生產以濟之,則與經濟原理,大相背馳,此謀生問題所以為人生之一大任務也。
哈埠發達甚晚,既非曆史名都,又非中外勝地,絕無土著,三十年來,人口竟如是之眾者,率為四方之士,麇聚於茲,或避於烽火,或徙於苛政,生計維艱,糊口匪易,益以年來中原多故,變亂相尋,各省幣製,相繼跌落,獨哈埠以安謐聞,於是安土重遷,轉徙千裏,山陰道上,絡繹不絕。上焉者,或幹仕進,或業企圖;下焉者,或役人以自食其力,或貨殖以稍薄蠅頭。其業雖殊,其鵠則同。仕宦縱不克致將相,然滿載而歸故鄉,亦足以榮閭裏,而娛桑榆也。不佞非利祿熏心,無的放矢,蓋感人心之趨向,而歸納之以述焉。
是以他鄉之人,每望哈埠為財藪,為利窟,關山萬裏,輾轉前來,因之人口益以增加,消費益以繼長,而生活程度,遂相因而愈高焉。舉凡房屋之賃租,物品之購置,以及衣服禦用,日常必需,罔不有漲無已,在京津可度三日之資,在哈埠聊當一日之用。於是生計之研究,當為吾人之所同注意者也。
惟是巨宦顯要,富紳大賈,積蓄有素,蘊藏尤多,一擲千金,習為當然,極盡人世之樂,享盡人世之榮,於生計問題,固無須注意而孜孜研求者也。
然則中下級社會則不然,或賴斯身以糊口,或倚勞力以養贍。依人作嫁,備嚐辛酸之苦,暴露終日,飽受風霜之寒。與生計問題,實為切膚者也。尤有言者,處茲繁華之濱江,中級社會,更為綦難。蓋所入有限,所出甚多。稍華麗焉,則群目之為奢;稍儉樸焉,則又目之為吝。一方受經濟之壓迫,一方應潮流之趨勢,若不同流合汙,則又交蔑之為孤傲,至其甚,則惟有壘築債台以當之。友人某君,現充科長,嚐語不佞曰:濱江生活最難者,莫若中級社會。蓋上級社會之人,所入甚多。其奢也,世人鹹謂奢其所當奢;其儉也,則又交譽其美德。下級社會,所入甚微。其儉也,世人謂儉其所當儉。中級社會者,入少出多,內而顧家,外而應世,一探囊篋,惟有清風明月耳,是之所謂非個中人不克道個中況也。惟職業類別既多,人之誌趣亦各異,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此不佞所以有謀生章之作,而側重於中下級社會也。凡上級社會,隻字未及,區區微旨,當祈諒諸,非敢詡為濱江謀生南針,聊當讀者諸君之一助雲爾。
第二節軍警界
駐在哈埠之陸軍,為第十八旅之一部。其薪餉均為吉林永衡大洋,並非哈埠大洋券,按現時之市行,吉大洋與哈大洋之價值,稍有出入。少校營長每月薪餉一百四十元,上尉連長九十元,中尉連附四十二元,少尉連附三十六元。連附者即以前編製之排長,今通稱為連附。上士二十二元,中士九元四角○五厘,下士八元六角○五厘,一等兵八元○五厘,二等兵七元二角六分。每月士兵之夥食,約三元左右,是故以兵士論,每月除夥食外,隻餘四五元。此四五元中,個人之補綴洗滌,以及一切零用均在內,非惟有嗜好者,不克足用,即謹飭之士,亦轉眼即兩手空空。友人某君,現充十八旅軍官。其言曰:兵士之領薪餉也,竟一二日之短時間,即告罄,其他二十八九日,則空囊以度。一需零用瑣碎等費,則告貸於所隸長官,是故雖一連附,每月總計之,即無形中津貼其兵士若幹,然則其詳情,可以想見矣。故充任兵士者,一方因本人並無一藝之長,果投身他種業務,實無啖飯之地;一方因飛黃騰達之念重,原期指日高升,因之東省健兒,投身戎行者,大有人在。
至十八旅之軍隊,向稱整肅,軍紀亦頗嚴明,其幹部長官,治軍尤為得體,故對於士兵之招補,甚為認真,不惟選擇身家清白,秉性和順者,且須覓具妥保,方準入伍。凡欲立足軍界,為國效力者,即依上述條件,盡可補充士兵,不過藉一人之身,以贍養多口之家,於生計方麵,似覺緊迫耳。至欲充任軍官者,自少尉連附以上,除上述條件外,且須有相當軍事智識,惟軍官現均人位相稱,果有誌欲在十八旅充任軍官者,一時實難頂補,非若前方戎馬倥傯,戰事順利,頗易補充也。
至本埠海軍之薪餉,與陸軍稍有軒輊,蓋因官長及士兵,均須有相當海軍知識,目不識丁之普通人士,決難投入故也。海軍薪餉,分為機艙人員及艙麵人員兩種。機艙較艙麵為優,約多一成。茲述艙麵人員之薪俸標準,計上校一級四百五十元,二級三百八十元,三級三百四十元;中校一級三百元,二級二百七十元,三級二百四十元;少校一級二百一十元,二級一百九十元,三級一百七十元;上尉一級一百四十元,二級一百三十元,三級一百二十元;中尉一百元,少尉八十元,軍士長七十元;副軍士長一級六十元,二級五十元;候補副一級六十元,二級四十元;見習生三十元,上士三十四元,中士二十七元,下士二十四元,一等兵十九元,二等兵十七元,三等兵十六元,一等練兵十二元,二等八元。是以大體計之,均較陸軍相當階級為優,且完全現洋本位,故勝於陸軍多多矣。
本埠警察,分為特區及道外兩部。特區方麵,薪餉稍優,且經費充足,故服裝用品等,亦覺整齊。上峰對於警務,考核極嚴,其警官等,均係服務警界多年,經驗宏富者,警士亦多為警察傳習所畢業之學警,特區警政,頗有可觀。依現在之薪餉數目論,署長為一百二十元,署員六十元;一等巡官四十元,二等三十六元,三等三十二元;一等巡長二十四元,二等二十二元,三等二十元;一等警士十七元,二等十六元,三等十五元。自十八年四月份起,就原有之數目,業已一律改為現洋矣。凡外來之人,欲投身斯界,充任警士者,果有相當保證,粗識文字,身體強健,且有相當介紹之人,即可補充,惟欲謀充警官者,則似覺難耳。蓋年來特區各界,均人浮於事,非獨警界為然也。
至路警方麵,與特警略同,惟勤務輕於特警。計一等巡官月薪八十元,二等六十五元,三等五十元,均按薪俸數目,加四分之一房費;巡長一等者月薪二十元,二等十九元,三等十八元;巡察員三十元,一等警士十三元,二等十二元,三等十一元;翻譯一等八十元,二等六十元,三等四十元。以上數目,均為金盧布,依現在之市價,每盧布一元,合哈洋一元六角餘。
道外警察之薪金,原較少於特區,自最近增薪後,其數目與特區,稍有軒輊。計署長月薪哈洋一百零四元,署員六十五元;一等巡官五十二元,二等四十六元八角,三等四十一元六角,四等三十六元四角;一等巡長二十元○八角,二等十九元五角,三等十八元二角;一等警士十七元,二等十六元,三等十五元,每月經常費,即由濱江地方財務處,按月指撥,尚無積壓。至欲在道外警界謀生,其資格及手續,與上述之特區同,故不贅述焉。
第三節政學界
政界之範圍廣漠,機關亦紛雜,其概況已詳於本錄第三章,果一一述其薪金數目,謀事手續及相當資格等,非為篇幅有限,且似覺繁瑣,故約略而言之。特區政界,比較薪金優厚,故現在各機關,雖均人浮於事,而在本埠坐候,及途中絡繹前來者,則更仆難數。蓋利祿念重,人之同情,原不必厚非也。茲舉特區地畝局之薪金數目,以為代表,讀者諸君,雖未能睹得全豹,要以一斑,亦可以隅反矣。計科長、秘書等月薪二百六十元,一等科員一百二十元,二等八十元,三等六十元,一等辦事員九十元,二等七十五元,三等六十元;一二三等各技士與科員同,一等雇員四十元,二等三十五元,三等三十元。
至特區法界,薪俸均頗優厚。蓋因法界需用專門人才,並非任便可以濫竽之機關可比。計庭長月薪現銀元二百八十元,推事由二百二十元至三百元,候補推事一百五十元,檢察官由二百二十元至二百六十元,書記官由九十元至一百二十元,候補書記官六十元,翻譯官由一百元至一百八十元,檢驗吏四十五元。以上數目,均為現大洋,比較特區行政官廳,較為優厚。
總計特區內各機關,除長官公署為特任職官廳,固無論矣。其簡任職各官署,當以特別市市政局,及路警處之薪金為最優。凡欲從事特區政界者,除具有相當資格及履曆外,最難者即為介紹之人。蓋僧多粥少及特種原因,遂相沿成必定之趨勢焉。諺曰:朝中有人好做官。謀事諸君,務請三昧新言,即可領略其真諦矣。
道外各機關之薪金,與特區相去懸殊,如以濱江公安局而論,科長為九十八元,科員為五十六元,其他而下,則更渺乎其微矣。然亦人位擁擠,坐候者,尤不乏其人,此之所謂有山即有廟,有廟即有僧是也。不佞半生宦海,坎坷屢生,個中情形,尤為洞悉,對於政界謀生,雅不欲多事敘述。蓋宦途險惡,古有明訓:“明哲保身”。達者之言,讀者諸君,苟能清夜退思,以超然之眼光,推敲其個中之況味,則庶可廢然思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