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給予中國汽車行業更多的“政策關照”;2014年,一些新的有關汽車政策已經或正在出台。它們意味著什麼?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告中一句“對於中國政府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以往的‘基礎性’改為‘決定性’”,令中國經濟發展更具可能性,也讓汽車業的發展走向增添了幾分未知。
政府希望能夠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結束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經濟,而在此導向下,在國民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行業中,突出表現在中央搞活國有汽車公司,加速淘汰落後產能、推動行業兼並重組。
2013年,政府給予中國汽車行業更多的“政策關照”。而這些政策涉及生產、消費、新能源等方方麵麵,其出台與實施的頻率亦高於往年。
2014年,一些新的有關汽車政策已經或正在出台。人們最為關心的是合資車企外資股比是否放開,無論放開與否,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都將會巨大。(詳見《汽車商業評論》本期封麵文章《矛與盾》)
現在,《汽車商業評論》盤點各大政策,和大家一起觸摸汽車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