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3 / 3)

聽說東越皇帝是個多疑的人,陳景煜端起酒盞,衝著林則安的方向舉杯,高聲道:“威遠將軍在戰場上的勇猛素來為人敬仰,在北疆威名赫赫,無人能匹,本王與將軍戰場上神交已久,如今和樂情境,怎可不痛飲一番?”

話音未落,場上除了舞女水袖劃破空氣的聲音和靡靡的絲竹金石之聲,再無人聲。眾人的目光在陳景煜和林則安身上來回轉換。

林則寧心中一驚,林氏本就被越帝所忌憚,這陳國大皇子的話看似句句誇讚,卻又句句誅心,隻是不知二哥能否應付。

隻見林則安端著酒盞站起身來,表情嚴肅,語氣刻板的說道:“大皇子過譽。”將盞中酒水一飲而盡,又道,“某不善飲酒,不便多飲。”

久經沙場的北境統帥不善飲酒,這話說出來恐怕沒人相信,但是林則安就這麼一本正經的說出了口,讓人不禁又懷疑起這話或許是真的了。

陳景煜臉色變化隻是一瞬間,他大笑著說道:“我國無論男女老幼,均以海碗盛酒,端地是痛快。隻是不想將軍身為陳國軍中之首,竟然不善飲酒,這還是頭一回聽說。”

林則安似乎沒有聽出陳景煜話裏的嘲諷,認真的看著他問道:“釀製酒醴頗費糧穀,難怪數月前大皇子手下大將被俘言及陳國糧草不濟。”陳國土地貧瘠,可種植糧食的地域有限,偏偏國中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好酒之人十之八九,因此陳國才會對肥沃的東越土地如此覬覦。因為糧草不夠而戰敗是陳景煜心中的痛,如今偏被林則安提了出來。那被俘虜的是個校尉,當時被北境軍中審問人員一激,破口大罵:“若不是糧草不濟,英勇的大皇子殿下怎會讓爾等鼠輩討得便宜。”如今被林則安一說,倒像是那校尉叛變了一樣。

不等他反駁,林則安又道:“半年前北境城中混入幾個逃難的陳國百姓,口口聲聲求‘北境王’救苦救難。”

眾人聽見“北境王”三個字,心中都是一驚,忍不住偷偷去瞧越帝的臉色,隻見越帝端著酒盞,不見喜怒,讓人猜不透其心中所想。

林則安繼續說道:“須知東越沒有哪一位皇族受封‘北境王’,想必是陳國百姓走錯了方向,認錯了人,這陳國事無論如何也不該求著東越人去‘救苦救難’。”換句話說,與其求人,不如將酒戒了。至於喊出“北境王”的人是不是陳國百姓,在這個時候,林則安說是,那他們就是。無論陳景煜如何反駁或者解釋,都顯得欲蓋彌彰。

越帝或許不會相信是益王的人設計陷害林則安,但是他一定會相信這一切是陳國的陰謀。

林則寧心中安穩,看來二哥並不是有勇無謀之人,也是,有林則平這樣一個兄長,耳濡目染之下,又怎麼可能會是坐以待斃之人?

這時,西華公主開口道:“久聞東越寧國侯府林氏之名,西華長居陳國西北邊境,一直渴望有幸能得一見,今日得見,寧國侯與威遠將軍果然是人才一表,更聽說二位均是文武雙全之人,西華甚為欽佩。”

林則平與林則安同時拱手道:“公主謬讚!”

許多人心中暗暗猜測:這西華公主到來明顯是為了和親,聽她這語氣,莫非是看上了林氏兄弟中的一人?

西華公主微微一笑,目光幾不可見的在林則安身上頓了一下,便轉頭向越帝道:“本宮一路行來,見沿途百姓安居樂業,可見國主乃仁義明君。西華敬國主!”

越帝心中高興,舉杯一飲而盡,“公主過譽。公主抗擊外族之名朕亦有所耳聞,實乃當世之奇女子!”

至此,由陳國大皇子帶來的不虞告一段落。看著陳景煜泛冷的目光,林則安心中暗暗冷笑,幸好他在兄長的提醒下早有準備。早上散朝後,他們兄弟二人一起回侯府換衣服,準備赴宴。

“大哥為什麼叫我上車?”林則安身為武將,原本是該騎馬的,但兄長卻在半道上叫他上了馬車。

“林家現在看著是烈火烹油,煊赫非常,可若是這火燃得太旺,也並非好事。”林則平看向林則安,“在你回來之前,有人在朝堂上說你有什麼‘北境王’的稱號,被齊王狠狠反駁了,但終究在皇上心中留下影像,你大勝歸來,我擔心有人重提這話,引起皇上猜忌。”

聽到“北境王”三個字,林則安知曉利害,麵色變得十分嚴肅,不過他本來就是麵無表情的樣子,嚴肅也就是眉峰聚起,“我在北邊也聽說過,一有人傳就立刻壓了下去。”

“也不必過於擔心,清者自清。”林則平笑笑,“寧國侯府屹立百年,也不是幾句流言就能打倒的。不過能少些麻煩最好。”

“大哥突然說這些,是又有誰要造謠的苗頭?”

林則平不答反問:“你和陳景煜對手多年,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林則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足智多謀,驍勇善戰。是個勁敵。”

“性格呢?”

林則安認真想了想,“堅毅,冷靜,能屈能伸。”

“那你覺得他是個會從心底輕易認輸的人嗎?”

林則安表情一肅,堅定的回答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