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莊子這裏又舉出了君臣關係。作為臣子,麵對國君時是不敢隨便違抗命令,不敢不接受指示的。君臣之間遵循“君臣之道”尚且如此,何況你麵對的是天道呢?我們不可能違背天道,也沒法違背天道,這個就是“無受天損易”,這是很容易接受的。當官的下了指示,盡管你知道不對,還是要接受,因為你不想違抗命令,弄些不愉快的事情出來。今天領導發話批評你,你就很自然地接受了。“無受天損易”,大家在麵對生死、麵對自身的美醜時都會坦然接受。哪個不想年輕漂亮呢?我也想年輕貌美啊,但是我又不年輕又不漂亮,爹媽就把我生成這個樣子,我也沒必要跑到美容院整容啊。還不是就接受了,認賬了啊。俗話說“兒不嫌母醜”,哪個會嫌棄自己的媽長得不漂亮呢?街上天生的瘸子,也不會整天抱怨爹媽把自己生成了瘸子,“無受天損易”,他還是很快就接受了。
“何謂無受人益難?”顏回又問了:“為什麼‘受天損’易,而‘受人益’就難呢?”“天損”都能坦然接受,接受人的增益怎麼反而會難呢?“仲尼曰:‘始用四達。’”“始用”就是為我所使,為我所用。“四達”就是四通八達、運行無礙嘛。如今能夠使用的東西,在我們現代人來說太多了,收音機一打開,天南海北都聽得到;電視一打開,天南海北都看得到;坐上飛機、火車、汽車,哪裏都能去。家裏缺點什麼,到超市裏去買就行了。富貴的人,還可以到北京、上海、廣州乃至歐美去購物,你看多方便。
“爵祿並至而不窮”,今天有人送錢財,明天有人送烏紗帽,爵祿源源不絕。運氣好的時候,真的是心想事成。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下麵的馬上心領神會,立馬就把一切快速地辦好了,而且源源不斷,“不窮”嘛。
“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其在外者也。”我們經常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生意好、業務好的時候,你要想拒絕,也不容易啊。波師兄文筆好,好多人來約稿,雖然寫稿很累,但是接不接受呢?還是要接受,還是要熬更守夜地寫。喻座主現在的業務也好得很,今天有,明天有,後天也有,拒不拒絕呢?好像也不好去拒絕。接受業務就是受人益嘛,你要想推掉,難不難呢?難啊。我們伍哥,趕上成都大搞城鄉一體化,忙得都沒有時間來聽課。這個確實是“無受人益難”啊。
“始用四達”,我們的機會確實很多,商機多,好消息也多,但是這些都是“物之所利,乃非己也”。“物之所利”,往往都不是自己本分的東西,都是外在的東西。嚴格說起來,又是兩個方麵了,就是自然性和社會性。自然的人的需求,就是生存需求,不過就是溫飽而已。我們要達到溫飽,需要多大的力量呢?就算每月隻吃點社保,肚皮也不會挨餓。就算沒有房子,找個茅草棚棚也可以住。自然需求很簡單,隻要有一碗飯,一件衣,一間房,也就夠了。社會需求對我們的生命而言,完全是非分的,功名利祿都是外在的東西,遠遠大於人的自然需求。名利是無限的,解決溫飽又能花多少呢?所以參禪悟道的好處就在於,讓你把這一切都放下,解決溫飽就算了。如果你要想升官發財,那就是欲壑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