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一個是天性,一個是欲性(1 / 1)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以利而合的人,有利則合,無利則去,這是和小人打交道的規律。今天有好事情了,大家就在一起,有肉有酒多兄弟嘛。大家趨炎附勢,很容易攪在一塊兒。沒有利了,或者還遇上麻煩了,就一拍兩散。這就是“迫窮禍患害相棄也”,禍患真來的時候,大家就樹倒猢猻散。

“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如果是以天性來為人,自己的父母兒女遇到禍患時,一定會挺身相救,根本不會考慮利益和利害,這就是“迫窮禍患害相收也”。

“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一個是天性,一個是欲性,這兩個價值觀念確實相差得太遠太遠。看重利益的人,遇到麻煩的時候就會相互拋棄;注重天性、注重道德的人,遇到艱難就會相互關照。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處事態度確實相隔很遠。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我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這句話的知識產權是莊子的。我們自己可以想一想,能夠長久相交的人,往往都是淡如水;以利相交的,都不長久。我身邊好多的人事關係,都是這樣的。有的時候大家在一起,黏糊得不得了,因為有利嘛。過了一段時間,無利可圖,或者生意做得不順了,就相互抱怨,抱怨來抱怨去就成仇人了。

“淡若水”,才沒有利害關係,這樣才能長久。很多關係比較好的人,往往都是小時候一起長大的朋友。大家在一起,都很容易說話,無所忌憚,無所回避。如果大家都是一個官場裏麵的,見麵就各自帶了防護麵具,不敢隨便說,不敢隨便做。生意場上的哥們兒,都是屬於“賣石灰的見不得賣麵粉的”,大家在一起,都是相互防範的。特別是同行,大家敞開嘴巴擺,那就沒有商業秘密可言了。我的一些謀略,一些運作,都被你克隆了,我又怎麼辦呢?所以真正能夠常處的人,往往沒有利害交道。我在處事時也遵循這一條,“淡若水”的人就可以常交。如果每天都是利害關係糾纏在一起,名聞利養糾纏在一起,隻可以一時之聚會,不可長久。這種“因緣”湊到一起做事時,就表示這個“因緣”快要結束了,這也是社會生活中的必然法則。如果不“淡若水”,是非麻煩就會接踵而至。

“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就是這樣的,喜歡結交酒肉朋友,無酒無肉就不行。他們的關係看起來非常密切、非常濃厚,拿現在的話來說,要麼就是麻辣燙,要麼就是歌舞場。但是麻將桌上也有時要扯筋,為什麼?有了輸贏嘛。我們怎樣在生活中避免“小人之交”呢?以前本光法師給我們打招呼說:“不要留戀光景啊,特別是在某些人事聚會上,不要貪戀、留戀,要見好就收,見好就抽身,多一分就會引起煩惱,引起是非。”所以說要“利害場中早抽身,熱鬧場中不插腳”,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金剛道”,是我們的“護法”。把這個功夫練好了的話,就放得下利害了。不要看到一個地方有利可圖,就削尖了腦袋鑽進去,和人家搞得熱火朝天,我們要敢於身處“淡若水”的狀態,少去“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淡淡相交得久長”,久而長的人一定不是利益相交;而那些“甘若醴”、甘若酒的人,相處的時間一定不長。因為有了利益,就有了麻煩是非,麻煩是非一來,大家的感情交道也就畫句號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