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遏製恐怖毒焰繼續蔓延(1)(2 / 3)

幾天後,印古什共和國檢察院發言人、車臣內務部長阿爾哈諾夫先後向媒體宣布,6月21日夜間對印古什護法機關發動的恐怖襲擊,應該由車臣恐怖集團負責。其組織者是葉夫洛耶夫和烏馬羅夫。前者在印古什納茲蘭區達拉科沃村附近被俄軍擊斃,警方從他身上搜出了武器、電台等作案工具。不過,兩個月後,這位被擊斃的恐怖分子頭目卻突然出現在北奧塞梯共和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黑九月”人質劫持事件,俄羅斯將再次經受恐怖災難的考驗。

2005年8月25日14時25分,印古什共和國總理易卜拉欣·馬列薩戈夫乘專車前往政府行政大樓,兩輛警車緊緊護衛。當車隊駛過離政府行政大樓不遠的市場時,因道路相對狹窄,車隊放慢了速度。突然,“轟”地一聲巨響,爆炸的氣浪將馬列薩戈夫乘坐的專車掀翻在地。緊接著,又是一聲驚天巨響,炸翻的總理專車再次挨炸。

警車一個急刹,跳下幾名保鏢,急忙從專車裏救人,同時呼叫增援和救護。救援人員迅速趕到,將總理、貼身保鏢、兩名受傷的行人送往醫院。總理保鏢因傷重死在路途中,馬列薩戈夫傷重垂危,後經納茲蘭市醫院搶救,保住了性命。

馬列薩戈夫44歲,2005年就任總理,已婚,有5個孩子。

事件發生後,印古什共和國內務部、俄羅斯內務部、聯邦安全局和總檢察長辦公室立即派專人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炸彈為遙控裝置引爆,凶手顯然摸清了總理車隊的行動規律,並在其必經之路安放好兩枚炸彈。第一枚威力不算太大,目的是引開警衛車的注意力並逼迫專車駛向第二枚爆炸物,第二枚爆炸物才是真正威力所在。兩起爆炸物埋設的地點相距僅15米。

據專家分析,刺殺馬列薩戈夫總理的恐怖分子有可能為車臣恐怖分子。近一段時間,納茲蘭因印古什共和國與車臣接壤而頻頻成為分裂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爆炸和其他恐怖襲擊不斷:2005年8月22日,一枚炸彈在納茲蘭中心醫院不遠處爆炸,一人死亡。緊接著,納茲蘭市警察局局長搭乘的專車又遭恐怖分子埋設的遙控地雷爆炸襲擊而受傷。此前(2004年6月),印古什共和國的警察和安全部隊有90多人遭恐怖分子襲擊死亡,車臣恐怖頭目巴薩耶夫事後聲稱對襲擊事件負責。

當然,也有可能是北奧塞梯恐怖分子所為。雖然印古什人和北奧塞梯人分屬於高加索地區相鄰而居的兩個少數民族,但兩個民族的衝突一直不斷。

俄羅斯軍人也是恐怖分子襲擊的對象。2005年9月13日,北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兩名現役士兵被綁架,關押在北奧塞梯共和國普裏戈羅德地區塔爾斯科耶村一處地下室,在押3天中,受到虐待。兩名受害的士兵說,他們遭到毆打,受到嘲弄,還被迫發生了性關係。9月16日,一名士兵成功逃跑,赤身裸體跑到塔爾斯科耶警所報警。不久,另一名士兵也成功脫逃,順利返回部隊。

北奧塞梯檢察機關指出,普裏戈羅德地區檢察院已根據《俄聯邦刑法》“綁架、性暴力”條款對此事展開刑事調查。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都已鎖定,全是塔爾斯科耶村村民,印古什人,其中2人已被捕,另一人潛逃,已被通緝。

二、寒意陣陣的達吉斯坦

與車臣和印古什一樣,達吉斯坦也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屬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達吉斯坦與連年戰亂不斷的車臣接壤,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深受恐怖主義之害,境內的綁架、爆炸和暗殺從來就沒有中斷過,且多數恐怖事件都與車臣恐怖分子有關。

1994年至1996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後,達吉斯坦局勢急劇惡化,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大肆泛濫,許多達吉斯坦人站在車臣民族分離主義者一邊。車臣武裝分子的目標是將車臣和達吉斯坦合二為一,在北高加索成立一個獨立於俄聯邦之外的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國家。故達吉斯坦又有“第二個車臣”之稱。

1996年,達吉斯坦基茲利亞爾市一家醫院曾發生人質劫持事件,78名俄聯邦軍人、內務部隊士兵和平民在事件中喪生,數百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