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擒賊先擒王(4)(2 / 2)

3月8日晚,媒體就此詢問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反恐行動指揮部發言人沙巴爾金少將,這位發言人麵有難色,吞吞吐吐:“我不負責錢的事情,這不屬於我的職責範圍,因此,我無法對此事發表評論。”

同日,普京在接見俄羅斯內務部長尼古拉·帕特魯舍夫時,明確表示要對此次反恐行動的有功人員予以獎勵。車臣副總理小卡德羅夫在車臣也表示,應當兌現當初懸賞的金額,但他們均未明確獎勵的具體對象。或許,這也是為受獎人的安全著想。

如何處置馬斯哈多夫的屍體,也是一個麻煩。根據俄聯邦刑法第205條(反恐條款)的規定,像馬斯哈多夫這樣的恐怖分子,屍體是不能交給家屬的,就連掩埋的地方都屬於機密。所以,3月8日,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反恐行動指揮部發言人沙巴爾金少將發表馬斯哈多夫被擊斃的消息時,就明確宣布,馬斯哈多夫的屍體不會移交其親屬。當時,車臣副總理小卡德羅夫則表示,“如果有人提出要求”,政府將會同意把馬斯哈多夫的屍體交給其親屬安葬,但前提是必須完成“所有的法律程序”。小卡德羅夫認為應當按照伊斯蘭的傳統,由家屬安葬馬斯哈多夫。3月11日,馬斯哈多夫的第一個妻子庫薩瑪在互聯網上發表了她致俄羅斯政府的公開信,要求莫斯科歸還她丈夫的屍體。如此,如何處置馬斯哈多夫的屍體,或許會引發出一場法律的和宗教的問題,這對俄羅斯反恐必將造成重要影響。

馬斯哈多夫被擊斃後,俄羅斯並未停止斬首行動。

2005年3月13日,車臣共和國內務部新聞局局長阿察耶夫向媒體宣布,車臣護法機關於當天在首府格羅茲尼的特別行動中,擊斃了當地非法武裝的新頭目曼薩羅夫。阿察耶夫說,3日上午10時左右,曼薩羅夫在格羅茲尼的五一街抗拒警方抓捕時被擊斃。護法機關人員在行動中有一人負傷。他還說,剛剛擔任格羅茲尼非法武裝頭目的曼薩羅夫涉嫌組織炸軍車、殺害警察和平民以及搶劫等恐怖犯罪活動。曼薩羅夫的前任圖爾恰耶夫是2005年2月18日被車臣警方在格羅茲尼擊斃的。圖爾恰耶夫一直負責協調非法武裝在格羅茲尼以及車臣中部地區的行動。2004年8月21日夜,他組織非法武裝分子在格羅茲尼發動襲擊,導致數十名車臣警察和平民死亡。

2001年10月30日,應俄羅斯政府要求,丹麥警方在首都哥本哈根逮捕了車臣“副總理”艾哈邁德·紮卡耶夫。紮卡耶夫是車臣“總統”馬斯哈多夫派駐丹麥的特使,出席哥本哈根召開的“車臣國際會議”,俄羅斯政府懷疑他卷入了莫斯科文化宮人質綁架案。據丹麥警方披露,紮卡耶夫是在一家酒店被捕的。當時,該酒店舉行的“車臣國際會議”剛剛結束,紮卡耶夫是會議主倡者之一。他將在丹麥出庭接受訊問。

“車臣國際會議”於10月底在丹麥哥本哈根落幕,與會者均是一些車臣分離主義運動的支持者,紮卡耶夫是該次會議的主要倡導人。俄羅斯政府一直反對召開此次會議,並要求丹麥製止會議召開,由於遭丹麥拒絕,俄方極為不快。莫斯科方麵指出,有多名恐怖分子參加了這次會議,丹麥允許該會議召開,顯示哥本哈根政府未能履行其國際反恐職責。

俄羅斯政府要求丹麥政府立即引渡紮卡耶夫回俄羅斯受審。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根納季·謝列茲尼奧夫在杜馬發表的講話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有必要盡快把紮卡耶夫引渡回國”。除了被懷疑卷入莫斯科綁架人質事件外,紮卡耶夫還涉嫌與一係列武力襲擊案有關。根據俄羅斯警方公布的一份聲明,紮卡耶夫有可能在1996年至1999年間參與了車臣叛匪發動的一係列武裝襲擊行動。

然而,籌備“車臣國際會議”的丹麥組織者對紮卡耶夫的被捕表示憤怒。在獲悉紮卡耶夫被捕的消息後,“車臣國際會議”組織者之一——湯姆斯·拉爾森表示憤慨,他指出,俄對紮卡耶夫的指控毫無根據,逮捕行動是俄羅斯的計謀。他稱莫斯科方麵把所有車臣人都說成是恐怖分子。

丹麥是在巨大壓力下對俄羅斯的拘捕要求作出回應的。普京和歐盟各國領導人預定於11月11日在哥本哈根會晤,由於丹麥允許分離主義分子在哥本哈根集會,俄羅斯對此表示抗議,普京也取消了對丹麥的訪問,俄羅斯與歐盟的峰會也改址布魯塞爾舉行。

然而,丹麥駐莫斯科大使維辛表示,丹麥法律“不允許”把紮卡耶夫引渡到俄羅斯,俄羅斯雖然已經暫停執行死刑,但死刑判決依然有效。按照程序,紮卡耶夫將被扣留13天,從10月30日到11月12日,到時,紮卡耶夫將被遣送出境——去第三國(英國)政治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