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樣喝茶才科學(2 / 2)

看季節喝茶。春起花茶和單從。春天重點在於疏通肝氣,而芳香類物質有通竅的功效,所以可多喝鳳凰單從和茉莉花茶。但新鮮綠茶在春季寒氣還太重,不宜多喝,體寒者尤其要注意。

夏爽綠茶和觀音。夏天消暑解渴首選綠茶。此外,鐵觀音、台灣高山茶都是不錯的選擇,體質好的人也可以喝些存放3~5年的生普洱。

金秋烏龍正當令。秋天適合喝青茶,青茶的性、味介於綠茶、紅茶之間,不寒不溫,既能清除體內餘熱又能生津養陰。秋季最適合喝當年春天的鐵觀音和去年的武夷岩茶。

冬陽紅茶與熟普。紅茶冬天喝可以養陽氣,給人以溫暖的感覺;熟普洱可以暖胃驅寒,消食化積。

看人喝茶。趙英立說,很多老人擔心喝茶會導致缺鈣,其實隻要不喝過多過濃的茶,並且適當多喝點牛奶吃點豆腐,流失的鈣完全可以補回來,上年紀後可多喝些紅茶。兒童也可以適當喝點淡茶水,對生長發育有益。男性、女性也分別適合不同的茶。男性適合喝綠茶、三年以上的生普洱、烏龍茶,特別是武夷岩茶,被稱為“男人喝的茶”;女性可以適當喝些好綠茶,有美容養顏的功效,但在經期、孕期要控製飲茶量,更年期則可以多喝花茶和單從。

喝法錯誤損營養

說到現代人喝茶最大的“失誤”,趙英立提醒,一個大茶杯,一把茶葉泡一天最不可取,這樣品嚐不到茶的真味,且長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屬析出,不利健康。“喝茶一定要做到茶、水分離,哪怕沒有專業茶具,也可準備一個帶濾網的茶壺或茶杯。”此外,“新茶不洗、剩茶不扔、茶垢不清”也是人們喝茶中容易犯的錯誤。不論幼嫩的新茶還是珍貴的陳茶,表麵上都可能有殘留農藥、塵蟎汙染,最好“洗”一下,頭遍茶倒掉不喝。有些人不願洗掉茶壺上的茶垢,認為這樣可以養壺,其實,茶垢不但對健康不利,還會影響茶的味道。

趙英立最後提醒,大家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覺得喝茶會睡不著覺。“很多發酵程度高的茶,比如紅茶、熟普洱,其中的咖啡因已所剩無幾,不僅不會影響睡眠,相反,晚飯後一小時喝點助消化的茶,可以清理腸胃,有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