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淡泊明誌,然寧靜無以致遠】第四十六章:興國亡國?(1 / 2)

李霈對投來疑惑之色的憶水暗下搖頭,憶水認得他身後的那位,正是當日福安殿上與看不慣李真所作所為的八皇子李潛。

上朝之前李霈特意吩咐憶水,萬事先應下來,故而憶水也沒有揭穿李潛,龍座之上的皇帝也在審查詳情,按下不動。

“嗬,襄南王果然雅興,對天女樓的女子還真是情有獨鍾,不知這小女子又有什麼本事,能獲王爺垂青。”另有官員在朝列中發聲,語種帶著嘲諷,但更為試探。

說話是六部之一的兵部侍郎常弓,宗佑朝中主要官僚機構便是一門六部,分管宮中各色事務。一門則是尚書門,又稱言令尚書,主要人物是糾維之糾尚書,即糾秩言之父,一向唯皇命是從,從不分站黨派,故如今東宮未立之時,隻要有誰欲行非常手段妄圖皇位,便等同威脅皇權,曾經的李真和如今的李霈,都是尚書門的首要戒備的對象。

至於常弓,因為手握宗佑中央兵權分配之要職,一應兵權分配尤其以他的建議為準,李霈因為曾經身份既非嫡出又無侯爵祖先戰功背景,一度未能得到兵權,直至李霈舉發襄南侯有功,將南方兵權收歸中央,才最終獲得部分兵權,成為朝中新秀勢力。

多年與兵權無緣的李霈,麵上雖然是毫無怨言,但看過他對付諸侯的常侍郎,又怎敢掉以輕心。李霈前有肖紅衣為引,借機削弱李真權力,現又出現一個憶水,他不可不防。

現如今他府上憶水正好引起了尚書門的注意,此時不隨勢彈劾,更待何時。

“常侍郎誤會了,此女不是我中意的。”

“既然不中意,還收入府中?偏偏還頂著‘天下舵主’名號,”那人凜然曰:“難不成襄南王真如傳言所說,心懷不軌?”

“欸,常大人,皇上聖明在上,你公然汙蔑皇子心懷不軌,一言一行,注意分寸。”李潛為李霈辯護。

憶水瞄了眼李元帝,並沒有阻止之意,憶水心中暗歎:都說李霈是最得寵的皇子,按理說就他算意圖太子之位,這李元帝也該心裏有數才對,可為什麼這麼縱容朝臣質疑自己的兒子,難道他意中太子人選,不是李霈?

“八皇子多心了,常侍郎直言不諱,切莫見怪,隻是常弓所問也正是朝中許多人的疑惑,未免誤會,還請王爺解惑。”糾尚書周旋其中。

李霈淡淡一笑,甚是不以為意:“各位大人有所不知,憶水姑娘雖然沒有驚世才華惹人垂慕,卻因為能變些戲法逗趣,深得慕兒喜賴,但憶水出身青樓,入宮中自然不合適,隻能留在我府上,方便慕兒來時能找她玩樂。”

“那左老先生之言……”

“糾尚書,憶水入王府在前,老先生所言‘天下舵主’的命格在後,襄南王聽聞此言,立刻將憶水呈堂核實,如此還說心懷不軌,各位大人未免太苛責於人。”李潛打斷糾尚書的追問,兀自回答。

“宮中那麼多戲子不夠取樂,十四皇子偏偏還要跑到襄南王府中去找這青樓藝伎,王爺之言,恕下官不能信服。”常弓咄咄逼人,他心裏便希望能捏住李霈一二把柄,離間他與皇帝,才能使自己在朝中更穩固。

“你能變什麼戲法?”李元老沉的聲音緩緩問來,把朝上無形的硝煙壓了下來,也更針對自從上了正殿便不發一言的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