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體係構建的實踐與思考
節約型學校建設
作者:汪衛東
數字化管理是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之必然,構建後勤工作管理體係旨在改變後勤服務工作形態,提升學校後勤工作管理效能,高效服務教育教學一線。以後勤管理工作的幾個模塊分析入手,通過網絡環境下建立的管理平台實施後勤工作全程動態管理方式,提供便捷管理體係,從而有效地提高中等職校後勤管理工作效率,全麵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管理的進程。
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學校的辦學規模還是內涵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而,對學校後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快捷高效的要求。現代中等職業學校的後勤管理工作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快速高效服務教學一線將是值得探究的課題。本校新校區的整體建設和學校智能化弱電工程的校園全覆蓋,為實現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證。現將本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體係構建的一些做法與同行商榷探討。
1 提出問題
目前,中等職校後勤管理工作除財務工作外,絕大多數的管理仍停留在手工製作狀態,顯得極其陳舊、落後,如今的大量賬冊如固定資產總賬、教學設備明細賬、易耗品明細賬、報損單等,都是通過手工製作完成的,其不足之處是容易出差錯、潦草、不清楚、修改不方便、不易查詢、不易統計、攜帶不方便,保存困難易損壞等。這種陳舊的、手工記賬式的後勤管理模式與現代職教管理理念相背離,現有的後勤管理模式與管理手段顯然已不適合當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製定學校基礎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進程,促進學校管理標準化、規範化”。另外,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管理製度嚴格規範與實時性、高效快捷等都對後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已成為學校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方麵。
2 解決方案與實施途徑
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體係,是運用計算機和現代網絡兩大技術,將中等職業學校後勤工作管理與數據庫結合起來,實現中等職校後勤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管理。體係含有學校資產、學校財務、請購維修審核和後勤工作人員管理等四大模塊。
2.1 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係統的結構
該係統不僅僅能應用於中等職校後勤日常工作的管理,而且還能延伸到中等職校後勤工作管理的其他方麵,如校園一卡通係統、圖書管理、收費管理、實習材料、水電設施、學生宿舍管理、校園車輛管理、安全報警和消防管理等,應用範圍廣泛。其係統整體結構,並通過製授權方式與銀行、財政、稅務、相關企業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進行係統連接,實現數據信息實時上傳與下載,學校通過校園網、城域網、廣域網等連成一個有機的網絡整體,從而為實現網絡化、信息化管理構建起技術平台。
2.2 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係統的規劃
根據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管理係統的結構,對管理係統進行總體規劃,如根據後勤工作的特點確定若幹個管理模塊,按其管理功能與人員分工,確定客戶端口權限與承擔的項目,然後對於服務器端進行整體考慮權限設置與資源規劃而設計網絡結構,並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能夠及時進行動態修改,因此設計的基於C/S模式管理係統必須具有較好的可修改性、較強的移植性和易操作性。
中等職校後勤工作數字化管理係統基本信息包括:
1)職能部門(專業部)及教職工信息;
2)設置班級及學生信息;
3)建築物及房號信息;
4)固定資產及易耗品信息,對學校的固定資產要進行分類統一設置編號,並提供購置時間、單價和用途等信息;
5)資產與存放地信息,注意要將學校各部門、存放地、相關的管理人員聯係起來;
6)管理人員設置,應將管理人員與管理項目、使用對象對應起來;
7)使用情況信息,應用係統中的網絡傳輸功能,通過後勤管理中心的管理端,將全校統一的固定資產和易耗品目錄清單通過校園網呈現各職能部門(專業部),客戶端隻要通過網絡傳輸功能數據導入即可;
8)資產目錄信息,購買的設備與材料可以到資產目錄信息中來增添;
9)用戶管理信息,用戶有管理員、一般用戶(部門負責人或資產管理員)、特殊用戶(如有審批權限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