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新世紀跨越發展的銅川果業(2 / 2)

技術水平接軌國際果品質量大幅提升

近年來,先後組織多批人員赴日、韓、意、德、美等果業發達國家和國內各主產區考察學習,引進集成了歐模現代栽培技術、日本精細化管理技術、高產優質生產技術和日歐地上地下管理“嫁接”等國內外尖端技術,在全市推廣大見成效;在國內率先引進實施了歐盟EUREP-GAP標準,取得成功,實施區果業生產技術、操作流程和產品質量達到了歐盟要求;在農業部948蘋果項目實施中,引進示範了生物防治等一大批國外先進技術,為中國蘋果未來發展做出超前示範,大大縮小了與世界先進蘋果生產技術的差距。示範和推廣成就,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果業考察團體前來學習交流。2007年,全市蘋果優果率達到了72%,高出全省2個百分點,比2001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銅川果品連續三年被選為全國“兩會”特供果,多次參加省、部評比,均獲優質產品稱號,獲全國首家“放心果盤子”產品稱號,成功取得“陝西蘋果”地理標誌標識使用權。2006年9月6日,在北京奧組委、奧科委、奧運工程指揮部聯合舉辦的奧運推薦果品評選活動中,銅川蘋果從來自全國包括台灣在內的二十幾個省、市1400多個水果產品和品種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同時榮獲“中華名果”稱號。果品質量的提高,使全市果品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鮮果直銷東盟和歐洲,果汁產品遠銷到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以色列、德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按照“以大企業、大公司、大集團推進果業大提升、大發展、大跨越”的思路,通過招商引資和培育扶持,先後引進、建成了一大批有經營實力、有發展潛力、有帶動作用的大型果業苗繁、包裝、運銷、中介、科研企業,果業產業鏈條實現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產業體係日臻完善。與2001年相比,新增果樹無毒苗木繁育能力600萬株,果品貯藏能力4萬噸,加工能力15萬噸,商品化處理能力1萬噸。具有鮮果出口權的果品外銷企業由1家增加到5家,年出口量是2001年之前曆年出口量總和的近百倍。涉果協會數量增加了3倍,果品營銷經紀人隊伍壯大了40倍,登記注冊了一大批果農專業合作社,新增大型果品市場3個,果品銷售網絡遍布國內,拓展到東盟和歐洲。

與2001年相比,銅川果業產值增長4.6倍,全市農民人均果品收入增加千元,占年純收入的份額提高33個百分點。果區農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2000元,占年純收入的78%,位居全省最高。一批果農蘋果畝收入超過1萬元,大櫻桃畝收入平均超過2萬元,建成了一批“一村一品”專業村。果業成為銅川基礎最實、潛力最大、效益最好、發展前景最廣闊的農村主導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