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神文明建設及科技成果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下,我局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落實“三個服務”為核心,按照構建和諧交通的要求,不斷拓展深化“學建創”活動的內涵,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也推動了交通各項工作上台階。全係統共有中央部委授予的各類先進單位稱號12個、省級文明單位及標兵15個、市級文明單位及標兵46個、縣級文明單位14個,其他省級精神文明稱號4個、市級精神文明稱號23個、省廳局級精神文明稱號43個;市交通局2004年以來連年被市政府評為為民辦實事一等獎、重大項目建設一等獎、招商引資和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多次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分別授予“創佳評差”最佳單位,2005年被交通部授予“創建全國交通文明行業先進單位”,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部局”稱號,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2008年2月被交通部授予“全國交通文明行業”,市交通局領導班子多次被市委評為甲等班子。

加強公路建設中的技術攻關,為建設解決施工難題,降低成本,在國內首次引進美國泰然土壤穩定劑,在印台區省道305線至西固、阿莊至西溝嶺10公裏縣鄉公路上進行試驗應用。土壤穩定劑是一種純天然無毒液體酶,對於提高原土路基強度,降低工程造價,節約維護費用效益明顯,同時具有施工工藝簡單、適應範圍廣的特點。這一技術研究項目的試驗成功對降低農村公路工程造價、降低養護費用,推動農村公路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針對黃土地區高填方和陡邊坡路基不均勻沉降難題,進行了土工格柵在陡邊坡路基以及路基不均勻沉降處治中的應用研究,這一技術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投資小,治理不均勻沉陷效果好,節約土地,無汙染等特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科研成果已通過專家鑒定,並獲得中國公路學會2004年科技成果三等獎。在路網改造中進行了公路隧道滲水治理工程技術研究,獲生公路局科技研究一等獎;進行了漏石混凝土路麵修築技術研究,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由公路局牽頭完成的《地市級公路局人才資源結構優化研究》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水泥混凝土路麵養護與維修技術》研究通過了課題驗收,開展了《路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新辦法》課題研究,有1人獲得了省管專家稱號。《熱瀝青封層灑布料施工質量控製》和《無縫伸縮施工工藝在橋梁養護中的應用》獲全省公路係統優秀質量管理QC成果獎;2007年,為充分利用原路麵材料,提高工程效率,首次引進了德國WR2500S型維特根就地冷再生設備進行了施工。采用該設備,將瀝青麵層和基層舊料加以再生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舊路材料,恢複和提高舊路強度,有利於節約能源,避免環境汙染,降低工程造價,各類原材料節約30%以上。同時,使用就地冷再生機械施工周期短,生產效率高。施工效率由原來的每日平均200米提高到每日施工600米以上,還避免了因挖除舊路造成的汙染和給群眾出行帶來的不便。《特長隧道低噪聲抗滑水泥混凝土路麵研究》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08年,《水泥穩定砂礫低基層施工質量控製》QC小組獲全省交通行業質量管理一等獎,《水泥混凝土路麵裂縫灌縫質量控製》QC小組獲全省公路係統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水泥混凝土路麵切縫時間控製》QC小組獲全省公路係統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二等獎,這些科研成果的完成,為一線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