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現實,把人變得麵目全非(2 / 2)

時譯之仍舊是那種不顯山不露水一開口卻把人噎得半死的模樣:“橫豎我們家就是有幾個錢,我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衛二月愣了一愣,見他一臉真誠,臉上沒有半點冷嘲熱諷或是戲謔的神情,隻得言不由衷地道:“也是也是,我就隨口一說,學長您不要放在心上。”

也許是出於同仇敵愾的義氣,也許是因為執著的努力,又或許因為時譯之的這些漂亮的戲服,總之這一次的彩排可以說是大獲成功。瑪麗教員給我們帶來了前來觀看排演的領導們的意見,說是這樣用心的演出,每一個觀看的人都會感同身受。

大家原本忐忑的心情瞬間得到了治愈,每個人的情緒都被徹底點燃起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的雄心壯誌,最後一錘定音的還要算是蘇淺木,她說:“所有的災難總會過去的。”

在籌款活動上的首次公演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巨大成功。誰都不曾想到,就憑著我們這些學生,憑著業餘時間見縫插針般的排演,竟然演出了這出名著的精髓。那些隻有在報紙上和電台裏見過的名人一一同我們握了手,鼓勵我們用自己的行動支持救國的大業。十幾歲的孩子哪裏受到過這樣的對待,哪裏被委以過這樣的重任,當即一顆心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起來,即使披肝瀝膽、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了。

許多成年人常常會帶著高高在上的、批判的口吻去看待熱血青年,覺得這樣的年輕人最容易被煽動,卻永遠缺乏理智和主觀的判斷。換言之,就是說年輕人最好忽悠,要不然為什麼每一次充當炮灰的總是年輕人呢!

當然,沉浸在這種突如其來的幸福中的我們是不會想到這些的,看著越來越高的善款數額,我們的心裏都湧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豪情,隻要這樣團結的局麵持續下去,中國就不會再是被動挨打的老大中國。

公演結束以後,我們也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沈儀被《良友》畫報邀請拍了一組照片,成了真正的畫報女郎;蘇淺木則被破格吸納進了學生聯盟,同大學生們一道成了遊行活動中振臂一呼的領袖。就連我和衛二月這樣的突然也成了眾人的焦點,常常被眼尖的人認了出來:“喲,這不就是報紙上那個學生劇團的演員嘛,真希望也能和他們一樣呢。”

這一日回家,卻很意外地見到了多日不見的沈仲平。他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扶手旁邊擱著鼓鼓囊囊百寶箱似的公文包,腳下則是29吋的手提箱,滿眼都是即將遠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