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腫瘤患者放化療不良反應的膳食調理(3 / 3)

[功效]清肺解毒,泄熱抗癌。主治食管癌患者放療後並發食管炎症,肺部炎症,症見幹咳,胸痛,吞咽困難者。

10.玄麥甘桔茶

[原料]玄參30克,麥冬20克,生甘草5克,桔梗15克,綠茶3克。

[製作及用法]將玄參、麥冬、生甘草、桔梗揀雜,洗淨,晾幹或曬幹,切成片,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後,加入綠茶,拌和均勻,再用小火煎煮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入容器,即成。

[功效]養陰清熱,利咽解毒。主治癌症放療後咽喉幹燥疼痛,舌紅少津。

七、放射性肺炎患者的膳食調理

放射性肺炎是指胸部腫瘤或其他惡性腫瘤患者接受放射治後,在放射野內的正常肺組織受到放射性損傷而導致的非特異性炎性反應,一般在放療後2個月內發生,本病是放療後多見且危害較大的並發症,患者對肺放射的敏感度高,耐受性差,其急性期症狀和體征與其它肺炎相同,可有低熱、咳嗽、咳白色粘液樣痰、胸痛、氣短、劇烈咳嗽、咯血等症狀,查體可有肺實變的征象,幹濕羅音、胸膜摩擦音和胸腔積液的體征,後期肺髒發生廣泛纖維化,導致呼吸功能下降,甚至呼吸衰竭死亡。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發生及嚴重性與肺受照射體積、照射劑量、照射部位、是否合並化療、臨床分型、有無慢性肺病史、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西醫常規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但療效並不理想,且副作用較大。

放射性肺炎屬中醫“肺痹”、“喘症”、“咳嗽”、“肺痿”範疇,中醫認為放射性肺炎主要是由於素體正氣不足,放射線熱毒侵襲,損傷肺絡,耗損陰津,肺陰虧損,治節不行,百脈朝會受阻,終成津虧陰傷,脈絡瘀阻之病,本病屬本虛標實,陰傷、氣虛、血瘀、熱毒是其基本病機,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益氣養陰、扶正固本為治則,同時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辨證施治。

1、陰傷肺燥型:刺激性幹咳,無痰或少痰,咽痛,口幹喜冷飲,胸悶心煩,或伴低熱,納食不香,舌紅少苔缺津,脈細數。治以滋陰清熱,潤肺生津,用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加減,常用藥有麥冬、人參、半夏、阿膠、胡麻仁、石膏、枇杷葉、竹茹、竹葉、天花粉、知母、川貝、沙參、玉竹、銀柴胡、百合、白薇等。

2、肺脾氣虛兼血瘀型:患者素體脾虛,加之放療損傷,病程遷延,咳嗽反複發作,痰粘膩或稠厚成塊,色白或帶灰色,早晨咳痰較多,常伴胃脘痞滿,納差嘔惡,乏力懶動,大便稀溏,小便數,舌質紫黯,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滑或滑細。治以補肺健脾,祛濕化瘀,以生薑甘草湯合二陳湯加味,常用藥可選人參、黃芪、茯苓、陳皮、法半夏、白術、蒼術、川樸、紅花、蘇木、露蜂房等。

3、熱毒熾盛、痰熱鬱肺型:放療後血管滲透性增強,肺泡間質水腫,易合並肺部感染,而使熱毒和痰火內鬱。多表現為惡寒發熱,咳嗽痰多,痰粘厚或稠黃,咯吐不爽,咳甚胸痛或咳血,口幹欲飲,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治以清熱解毒,清肺化痰,以清金化痰湯、千金葦莖湯加減,用藥常選桑白皮、黃芩、山梔子、知母、魚腥草、連翹、紅藤、薏苡仁、冬瓜子、貝母、栝樓、桔梗、蘆根、石斛等。

放射性肺炎患者還應重視飲食上的營養保健護理,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情惡化,積極樂觀的配合治療,以達到康複治愈的目的。

常見的藥膳調理

1.甘草雪梨煲豬肺

[原料]甘草10克,雪梨2個,豬肺約250克。

[製作及用法]梨削皮切成塊,豬肺洗淨切成片,擠去泡沫,與甘草同放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小火熬者3小時後服用,每日1次。

[功效]具有潤肺除痰作用,適用於放射性肺炎患者咳嗽不止者,症見咳嗽,無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黃難咳,舌質紅,苔花剝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2.冰糖杏仁糊

[原料]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軟去皮,搗爛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

[功效]具有潤肺祛痰、止咳平喘、潤腸等功效。症見放射性肺炎患者咳嗽無力,痰多粘黃,大便幹結,五心煩熱,口渴少津,舌質紅、苔幹少,脈細數。

3.白果棗粥

[原料]白果25克、紅棗20枚、糯米50克。

[製作及用法]將白果、紅棗、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溫服。

[功效]功效潤肺止咳、解毒消腫等作用。適用於放射性肺炎患者肺熱燥咳,喘咳無痰者。

4.雪梨血腥草

[原料]梨250克,魚腥草60克,食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生梨洗淨,連皮切成碎塊,棄去核心。魚腥草用水800毫升浸透後用大火燒開,用文火煎30分鍾,棄去藥渣,留下澄清液500毫升,把梨放入藥液內加入食糖後文火燒煮,待梨完全煮爛後即可食用。

[功效]功效清熱解毒,潤肺止咳。適用於患者放療後熱毒熾盛,肺陰虧虛者,症見高熱,氣急,咳嗽,痰黃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飲,便秘,尿短赤,舌質紅,苔黃而幹,脈大而數。

5.胡桃雪耳燉海參

[原料]胡桃肉20克,雪耳10克,豬瘦肉100克,海參60克。

[製作及用法]胡桃肉用開水泡燙,去衣;雪耳浸開,洗淨,摘小朵;豬瘦肉洗淨,切絲;海參浸軟,洗淨,切絲。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功效潤肺養胃,補腎益精。適用於患者放療後屬肺腎陰虧者,症見刺激性幹咳,無痰或少痰,氣短,喘促,五心煩熱,舌質紅,脈細數無力。

6.蓮子雞

[原料]蓮子參15克,雞或鴨、豬肉適量。

[製作及用法]蓮子參與肉共燉熟,適當加入調料即可。經常服用。

[功效]功效補肺、益氣、生津。適用於放射性肺炎患者氣血不足、津液虧虛者,症見幹咳,無痰或少痰,或痰黃難咳,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7.冬瓜皮蠶豆湯

[原料]冬瓜皮60克,冬瓜子60克,蠶豆60克。

[製作及用法]將上述食物放入鍋內加水3碗煎至1碗,再加入適當調料即成,去渣飲用。

[功效]功效除濕、利水、消腫。適用於患者放療後期胸腔積液者,症見咳嗽痰多,胸悶納呆,神疲乏力,麵色蒼白,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

8.杏仁雪梨山藥糊

[原料]北杏仁10克,雪梨1個,淮山米粉、白糖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北杏仁用開水侵,去衣,洗淨;雪梨去皮,洗淨,取肉切粒;把杏仁、雪梨粒放攪拌成泥狀。用清水適量,把杏梨泥、淮山藥粉、白糖調成糊狀,倒入沸水鍋內(沸水約100毫升),不斷攪拌,煮熟即可。隨量食用,每日1次。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化痰。?適用於患者放療中肺陰受灼,症見嗆咳或幹咳、痰少黏稠、低熱、胸痛等。

9.阿膠地黃粥

[原料]阿膠、鮮生地各30克,糯米50克,白蜜適量。

[製作及用法]鮮生地切片,與糯米同煮成粥,臨熟時入阿膠末攪勻再入白蜜煮熟即可喝粥,早晚各1次。

[功效]養陰清熱,涼血止血。適用於患者放療後陰虛咳血者,症見咳嗽,無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黃難咳,痰中帶血,甚或咯血,胸痛氣短,心煩失眠,口幹便秘,舌質紅,苔花剝或光剝無苔,脈細數。

10.洋參淮山燉乳鴿

[原料]乳鴿1隻,西洋參片15克,淮山藥30克,紅棗10枚,生薑1片,食鹽、味精各少許。

[製作及用法]淮山藥洗淨,浸泡半小時;西洋參、紅棗、生薑洗淨;乳鴿宰殺去毛、腸髒、腳爪,斬件。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扶正。?適用於放射性肺炎患者氣血虧虛證型,症見麵色無華,頭昏肢倦,神疲懶言,動則自汗,氣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細胞減少,舌質淡,舌體胖,苔少,脈細。

11.銀杏蒸鴨

[原料]白果200克,白鴨1隻。

[製作及用法]白果去殼,開水煮熟後去皮、蕊,再用開水焯後混入殺好去骨的鴨肉中。加清湯,籠蒸2小時至鴨肉熟爛後食用。可經常食用。

[功效]補虛平喘,利水退腫。適宜於患者放療後期喘息無力、全身虛弱、痰多者。

八、放射性直腸炎的膳食調理

放射性直腸炎是指腸粘膜充血、水腫、然後粘膜壞死、脫落,使腸麵出現或大麵積表淺潰瘍的病理過程。潰瘍底部為肉芽組織,肉芽組織表麵的血管發生破裂引起出血或經肉芽組織向腸腔滲出大量液體,從而形成特有的血水便。潰瘍出血嚴重時可穿孔成瘺。

根據從接受放射治療到出現放射性直腸炎的時間可將其分為急性放射性直腸炎和慢性放射性直腸炎。急性放射性直腸炎是指直腸(主要是粘膜)受到電離輻射(χ、γ及電子輻射等)超過該器官耐受劑量在半年內所引起的急性直腸炎症。慢性放射性直腸炎是指由急性放射性直腸炎遷延而來或直接照射半年後引起間質纖維化,閉塞性血管內膜炎而引起局部組織缺血所致直腸慢性炎症、腸道狹窄、潰瘍和瘺管形成。放射性直腸炎80%在放療後6個月至2年發生,因此慢性放射性直腸炎多見,保守治療後多數在放療後3年內恢複。臨床表現為:泄瀉、大便次數增多、或有粘液血便、裏急後重感或小腹隱痛、或排便困難等。

中醫認為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放射性直腸炎為毒熱之邪之中入裏,故泄瀉急速,泄者,大便溏薄;瀉者,大便直下。略分輕重。泄瀉的病變主要在脾胃,故有“泄瀉之本,無不由脾胃”之說。但溏瀉日久,則傷腎。腎氣不固,不能約束禁固之權,故久瀉不愈,轉變為腸癖。因此治療放射性直腸炎應以清涼、甘緩、酸收、固澀為原則。

1、清熱涼血法:症見大便溏瀉、肛門灼痛、口中幹渴、舌紅絳、脈弦數或細數。方劑用清胃散加減。常用黃連、當歸、生地、丹皮、地榆、槐花、車前子等藥物。

2、健脾緩急法:症見便溏腹痛,下迫急注、乏力倦怠、苔白舌胖、脈沉細。方劑用參苓白術散加減。常用人參、茯苓、白術、陳皮、炙甘草、山藥、炒扁豆、蓮子、砂仁、芡實、五味子、赤白芍等藥物。

3、固澀止瀉法:症見瀉下不止、日數十行、不思飲食、舌淡或苔薄白、脈沉細。方劑用真人養髒湯加減。常用訶子、五味子、烏梅、當歸、炙甘草、炒白術、人參、白芍、黃連等藥物。

4、活血止血法:大便下鮮血、血水樣便、裏急後重、舌暗紅、苔白或黃、脈細弦。方劑用槐花散加減。常用炒槐花、側柏炭、荊芥炭、當歸、木香、阿膠、枳殼(炒黑)等藥物。

放射性直腸炎的病性是本虛標實,因此治療上要標本同治、攻補兼施。針對本虛標實的病性,治療上以清涼、甘緩、酸收、固澀為原則。所以膳食調理上也應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止血固腸為治療原則。

放射性直腸炎常見的藥膳調理

1.鮮藕柏葉汁

[原料]鮮藕250克(切片),生側柏葉60克。

[製作及用法]將生側柏葉搗汁,再煮鮮藕取汁,將兩汁兌勻。涼飲之。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抗癌。主治癌症放療後便血鮮紅等症。

2.蘋果石榴煎

[原料]蘋果2隻,酸石榴1個(留皮)。

[製作及用法]將蘋果、酸石榴放入水中,浸泡30分鍾,反複將外表皮洗淨,取出,將蘋果刨皮後(蘋果皮勿棄),切成小塊,石榴剝皮(石榴皮勿棄)脫粒後,連石榴隔膜及石榴皮(切碎),並與蘋果小塊和蘋果皮一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即成。

[功效]養陰生津,清腸止瀉。主治陰虛內熱型宮頸癌放療或術後放療引起的放射性直腸炎。

3.海參煮蘆筍

[原料]海參50克,蘆筍100克,油,鹽,味精,蔥,薑,蒜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海參溫水泡透,洗淨切片,蘆筍洗淨、切細,一起入鍋加油抄片刻,加水適量煮熟,放入薑、蒜、蔥少量共煮沸,再加入味精少量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滋陰,清火解毒,消炎止痛,抗癌。對癌症放射治療時發生的直腸反應有治療作用。

4.馬齒莧綠茶

[原料]幹馬齒莧30克,綠茶6克。

[製作及用法]將幹馬齒莧洗淨後於綠茶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浸泡片刻,用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煎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將濾汁回入砂鍋,小火煨煮至沸,即成,待涼後飲用。

[功效]清腸化濕,解毒止瀉。主治膀胱癌放療後引起的放射性直腸炎。症見大便稀薄不爽,次數增多,或夾有粘液膿血、味臭穢等。

5.山藥地榆蓮棗飲

[原料]懷山藥30克,炒苡仁30克,紅棗10枚,蓮子20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

[製作及用法]將懷山藥,地榆分別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飲片,備用。將炒苡仁、蓮子揀雜、洗淨後,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加入洗淨的紅棗,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放入懷山藥,地榆飲片,繼續煨煮20分鍾,調入槐花,煎煮1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即成,可連續服用一段時間。

[功效]健脾止瀉,清腸止血。主治大腸癌患者放療後引起的放射性腸炎,症見腹瀉、便溏、便血等

6.山藥茯苓羹

[原料]山藥60克,白茯苓60克,紅糖30克。

[製作及用法]將山藥、白茯苓共研成粗粉,入鍋,加水煮成稠羹,用生粉勾薄芡,兌入紅糖,調勻即成,可長期服用。

[功效]益氣健脾,和中止瀉。主治大腸癌放療後引起的脾虛濕困型放射性腸炎。症見大便稀溏、次數增多,便溏不成形,夾有不消化食物。

7.大蒜泥拌馬齒莧

[原料]生大蒜頭10瓣,馬齒莧100克。

[製作及用法]將生大蒜頭洗淨,搗成泥狀。馬齒莧洗淨後用沸水撈出,切成段,與大蒜泥拌勻,加味精、鹽少許,調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清腸止瀉。主治癌症放療後引起的放射性腸炎。症見腹部脹痛、大便稀溏不成形、夾有粘液,甚至出現膿血便、味穢臭,舌紅苔黃膩。

8.當歸赤豆豬腸湯

[原料]全當歸5克,豬大腸500克,鮮馬齒莧90克,肉桂1克,赤小豆60克,精鹽、澱粉各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豬大腸加工幹淨,去除油脂,入沸水鍋中撈出,切成塊。全當歸、赤小豆、肉桂、鮮馬齒莧洗淨。將豬大腸、當歸、赤小豆放入開水鍋中,小火燉1小時,放入鮮馬齒莧、肉桂、再繼續燉30分鍾,加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腸化濕,活血和中。治療癌症放療引起的放射性直腸炎,放射性結腸炎。

9.百合芡實粥

[原料]百合、芡實各60克。

[製作及用法]上兩味藥放入米粥內同煮成粥,每日1次,可長期服用。

[功效]益氣健脾,和中止瀉。適用於腫瘤放療後引起的脾虛濕困型放射性腸炎。

10.健脾止瀉糕

[原料]鮮山藥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實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赤小豆研成豆沙加適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實米共研成細末、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藥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勻成泥狀,在盤中一層鮮山藥粉末泥,一層豆沙,約6~7層,上層點綴適量果料,上鍋再蒸。烏梅、白糖熬成膿汁,澆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可長期服用。

[功效]益氣健脾,和中止瀉。適用於腫瘤放療後引起的脾虛型放射性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