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紫靈芝煎
[原料]紫芝菌核20克。
[製作及用法]將紫芝菌核洗淨,切片,入鍋,加水適量,蒸煮30分鍾,去渣取汁即成,可不時服用。
[功效]補氣養血,益心寧神。用於癌症放化療後正氣不足,身體虛弱。
7.牛奶紅茶
[原料]鮮牛奶200克,紅茶10克,白糖20克。
[製作及用法]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200毫升,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與煮沸的鮮牛奶混合,趁熱加入白糖,糖溶化後即成。
[功效]雙補氣血,養心健脾。用於癌症化療引起的氣血兩虛者。
8.大棗粥
[原料]大棗10~15枚,粳米或糯米100克,砂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大棗去核洗淨,與粳米或糯米同置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待粥熟加入砂糖調味可食。
[功效]補氣血,養心安神,健脾養胃。並有抗癌作用。用於癌症化療時引起的氣血不足,心悸不麻。
9.烏雞黃芪粥
[原料]烏雞口服液1支,黃芪1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黃芪水煎取汁備用,大米淘淨,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烏雞口服液及黃芪藥汁、白糖,再煮l~2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
[功效]補益心氣,適用於化療引起的心悸氣短、自汗、動則加劇等。
10.參棗桂薑粥
[原料]黨參10克,大棗5枚,桂枝、幹薑各6克,大米50克,牛奶及紅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諸藥水煎取汁,同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牛奶、紅糖,再煮l~2沸即成。每日2劑,7天為1療程。
[功效]溫陽利水,適用於化療引起的心悸自汗、形寒肢冷、水腫尿少、氣促胸悶等。
四、神經損害的膳食調理
神經損害是癌症放化療引起的並發症。臨床表現為:(1)周圍神經病變,如刺痛、四肢乏力、腱反射消失、足下垂等。若咽喉肌受累可出現吞咽障礙,嚴重者伴麻痹性腸梗阻。臨床上以長春堿類藥物引起的神經損害最常見。(2)中樞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感覺異常、振動感減弱、肢體麻木、步態失調、共濟失調、嗜睡、精神異常等。
治療上主要是應用神經營養劑和對症處理。中醫上以活血通絡、補腎益氣為法。以下是幾種神經損害的藥膳調理方。
神經損害的藥膳調理
1.雞血藤煲雞蛋
[原料]雞血藤30克,鮮雞蛋2各,白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雞血藤和雞蛋放入鍋中,加清水兩碗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褒煮至水1碗時,加白糖調味,即可食用。喝湯食雞蛋。每日食1次,連食10天為1療程。
[功效]養血活血,舒筋通絡,提高免疫功能。用與扶正抗癌作用。
2.三七桃仁豬瘦肉湯
[原料]三七10克,桃仁15克,豬瘦肉30克。
[製作及用法]將三七洗淨,切片;桃仁、豬瘦肉洗淨。將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燉,加適量開水,小火隔水燉2小時,食鹽調味。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3.雷公藤紅棗蜜飲
[原料]雷公藤(根及莖)10克,紅棗20枚,蜂蜜30克。
[製作及用法]將采挖的雷公藤去皮,連根及莖洗淨,曬幹或烘幹,切成片或碎末,放入砂鍋,加水足量,大火煮沸,放入洗淨的紅棗,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並2次濃煎濾汁,用潔淨紗布再過濾,取汁放入容器,放入蜂蜜,拌勻即成。
[功效]解毒抗癌,通絡止痛。
4.女貞子燉龜肉
[原料]女貞子50克,烏龜1隻(約500克)。
[製作及用法]將女貞子洗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浸泡片刻,待用。將烏龜宰殺,去內髒,洗淨,入沸水鍋中撈出,用清水衝洗過涼,將烏龜板敲碎,與龜肉一同放入浸泡女貞子的砂鍋,並加清水浸沒烏龜,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燉至龜肉熟爛、龜板鬆解,湯濃香鬱呈稠粘狀,加蔥花、薑末、精鹽、味精、五香粉等作料,拌合均勻,再煨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扶正抗癌。對腫瘤的放化療反應有明顯的輔助治療。
5.蝦仁豆腐湯
[原料]蝦仁35克,豆腐250克,香菇20克,枸杞子30克,白菜心100克,生薑絲10克,上等魚露和味精適量。
[製作及用法]蝦仁、枸杞子洗淨,香菇浸泡洗淨切絲,白菜心洗淨切絲。上述用料和生薑絲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煎沸,豆腐切小塊加入,改為文火煮30分鍾,加魚露、味精調味即可佐膳。每天1次,連用7天為1療程。
[功效]補虛健體。用於化療後所致手足麻木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眼花等。
6.青蛙通絡湯
[原料]青蛙2隻(約100克),北芪30克,杞子20克,熟地30克。
[製作及用法]將上述材料同放入鍋中燉,燉熟飲湯吃蛙肉。每天1次,連用7日。
[功效]補虛通絡。適用於化療所致手足麻木、氣短乏力等症。
7.當歸鵝肉湯
[原料]鵝肉100克,當歸15克,杞子15克,黨參30克,黃芪30克,淮山30克。
[製作及用法]將上述材料同放入鍋中加水,水煎,去藥渣,飲湯食鵝肉。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補虛養血通絡。適用於化療所致手足麻木、氣短乏力、麵色蒼白等症。
8.黑豆狗肉
[原料]狗肉250克,黑豆50克,陳皮3克。
[製作及用法]用少量油鹽薑蒜焙香狗肉後,再下黑豆、陳皮同煮爛服,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補虛通絡。適用於化療所致手足麻木、氣短乏力等症。
9.栗肉紅棗粥
[原料]栗肉100克,豬瘦肉50克,紅棗5顆,鹽少許。
[製作及用法]以上各料同煮,連服1周,可見效。
[功效]補虛通絡。適用於化療所致手足麻木、氣短乏力等症。
10.黃鱔路路通方
[原料]黃鱔1條(約150克),路路通50克,紅棗10顆。
[製作及用法]將上述材料同放入鍋中加水,水煎,去藥渣,飲湯食黃鱔肉。每日1次,連服數日。
[功效]補虛通絡。適用於化療所致手足麻木、氣短乏力等症。
五、放射性口腔炎的膳食調理
放射性口腔炎是由於口腔粘膜潮濕,血供豐富,放療後唾液腺分泌功能下降,唾液減少,導致口腔pH值下降,放射線直接損傷粘膜,使照射野內的微循環血管變窄或者堵塞,局部粘膜充血、水腫,即可發生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臨床表現為:口幹咽燥,味覺喪失,咀嚼困難,吞咽疼痛,影響進食。
中醫普遍認為放射線屬中醫外邪中的火邪,屬“熱毒”。其放射性口腔炎的病機特點為熱象偏重,熱毒傷陰,及熱邪傷氣耗血。因此治療上以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為主。
常見的藥膳調理
1.淮杞洋參燉海參
[原料]淮山藥15克、枸杞子10克、西洋參10克、海參200克、山梔10克。
[製作及用法]先煮其它,海參後下,熟後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火、防癌抗癌。
2.魚腥草肉絲紫菜湯
[原料]魚腥草(鮮品)50克,豬瘦肉100克,紫菜20克。
[製作及用法]將豬瘦肉洗淨切成絲,入油鍋炒片刻,備用,魚腥草去雜質,加入清水適量,大火煎煮15~20分鍾,去渣取湯備用,紫菜加水適量浸泡10分鍾,待泥沙沉澱後,撈起濾幹備用。將魚腥草湯再煮沸,加入豬瘦肉絲和紫菜,煮10~15分鍾,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用於癌症放化療引起的口幹,舌紅苔薄黃。
3.玉竹金銀花飲
[原料]玉竹30克,金銀花15克,白茅根50克,蜂蜜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玉竹、金銀花、白茅根揀去雜質,加清水適量,浸泡20分鍾。然後再用小火煎煮15分鍾,去渣取汁,待藥汁稍涼後加入蜂蜜適量調勻服用。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用於肺癌患者放療後引起的口幹舌燥,發熱體倦,舌質紅,苔少或無苔,脈數。
4.三汁飲
[原料]梨汁50~100毫升,橘汁50~100毫升,甘蔗汁50~100毫升。
[製作及用法]將梨子、橘子、甘蔗去皮洗淨,榨汁,將三者之汁混合調勻即可飲用。
[功效]潤燥生津,清肺除痰。用於癌症化療後的口幹咽燥,痰多難咯,舌質紅,苔薄白,脈數。
5.杏仁銀耳小豆粥
[原料]苦杏仁6克,甜杏仁15克,銀耳30克,赤小豆25克,粳米50克,冰糖60克。
[製作及用法]杏仁用開水燙泡15分鍾,去皮,杏脯切碎。銀耳水發開,洗淨,上籠蒸1小時,發透。赤豆入鍋加水煮酥爛,加入粳米,煮至米熟,下入杏仁脯、銀耳、冰糖、繼煮至米爛成粥。每日服食2次,連服15~20天為1療程。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清熱解毒祛痰之功效。注意北杏仁有小毒,不宜久服。
6.麥飲茶
[原料]麥冬、銀花藤各9克,茶葉3克。
[製作及用法]將麥冬、銀花藤水煎沸20分鍾,用煎水衝泡茶葉,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殺菌。用於肺癌放療後,預防口腔感染。
7.橄欖蘆根茶
[原料]鮮蘆根90克,鹹橄欖4枚。
[製作及用法]每次將45克蘆根洗淨,切碎,與鹹橄欖2枚一起放入鍋內,倒入3碗清水,煎至2碗。每日1劑。分2次水煎,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消炎之功效。
8.養津飲
[原料]雪梨幹30克,蘆根30克,花粉15克,麥冬9克,元參15克,生地9克,桔梗9克,薺菜15克,杭菊12克。
[製作及用法]將以上9味洗淨,切碎,入鍋,加水適量,煎煮兩次,每次30分鍾,合並濾汁即成。
[功效]養陰潤燥,益氣生津。主治鼻咽癌放療反應出現的口幹咽燥,口腔潰瘍等。
9.麥冬黃連茶
[原料]麥冬15克,黃連2克。
[製作及用法]將麥冬、黃連洗淨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即可代茶飲。
[功效]養陰清熱,消腫止痛。主治鼻咽癌放療後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10.金銀花綠豆茶
[原料]金銀花30克,白菊花10克,綠豆50克。
[製作及用法]將金銀花、白菊花揀雜,洗淨,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15分鍾,過濾去渣,取汁,備用。將綠豆擇洗幹淨,放入砂鍋,加水足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綠豆熟爛如酥,湯汁呈綠豆糊狀時,調入銀花菊花煎汁,拌勻,再煮至沸,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潤燥。主治熱毒內熾型癌症放療後口腔內黏膜充血水腫,滲出增加,排出困難等症。
六、放射性食道炎的膳食調理
放射性食道炎是一種非感染性炎症。是指因放射線所引起的食道損傷,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壞死,局部血運障礙,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一過性(暫時性)狹窄,部分患者也可形成潰瘍,繼而出現進行纖維化及毛細血管擴張。隨著病情發展,受損傷黏膜抗病菌能力差,導致抵抗力下降,從而繼發細菌感染。常見於放療後1周或數周內出現,一般症狀較輕。嚴重者可出現胸部劇痛、發熱、嗆咳、呼吸困難、嘔吐、嘔血。當放療與化療同時進行時,這種食道損傷會更加嚴重。嚴重的放射性食道炎者,可有食道放射性潰瘍形成,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嘔血、黑便、縱隔炎、急性大出血死亡等並發症。
中醫認為急性放射性食道炎屬“噎膈”範疇。常表現出中醫“熱邪”、“熱毒”、“火邪”等致病的特點。係由毒熱之氣,焦躁熾烈,使津液灼傷、組織糜爛、潰瘍形成、脾胃運化及升降失調所致。應用中藥配合放療可提高食管黏膜抗輻射能力,減輕放療的局部損害症狀,早期應用清熱解毒、養陰生津、消腫生肌法防治放射性食管損傷。
常見的藥膳調理
1.牛奶山藥麵粉糊
[原料]牛奶250克,山藥、麵粉各30克。
[製作及用法]將山藥切成丁狀,加水、文火燉煮,至湯濃後再加入牛奶,調入麵粉糊,煮沸。以上為1次量,日服1-2次,空腹服用,1個月為1療程。
[功效]生津、益肺、健脾、補腎。治療放療後食管、胃部的炎症,促進機能康複。
2.橄欖煲蘿卜
[原料]橄欖250克,蘿卜500克。
[製作及用法]橄欖及蘿卜切成小片(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煎湯)。代茶飲。連用5~7天。
[功效]清利咽喉,調整食管舒縮功能,消食開胃,疏理氣機。
3.百合生地粥
[原料]百合50克,生地、大米各30克。
[製作及用法]將生地搗碎加水煮汁,然後取汁加大米、百合煮粥服食。
[功效]養陰益腎,清熱利咽之功效。適用於放射性食管炎及肺腎陰虛,虛火上炎之咽喉炎並伴有咽喉疼痛,幹咳少痰,聲音嘶啞等症。
4.鮮藕綠豆粥
[原料]鮮藕50克,大米、綠豆各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先煮綠豆至沸,加大米煮至半熟後,再放入藕片,待粥熟後調入白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此粥甘滑可口,具有清熱涼血利咽除煩,生津止渴之功效。凡肺胃熱盛之急性食道炎及其炎症後期熱傷陰者均可服用。
5.沙參麥冬粥
[原料]沙參、麥門冬各15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
[製作及用法]將沙參、麥門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服食。
[功效]養陰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於慢性食道炎並伴有幹咳少痰,津少口幹者。
6.粳米二冬粥
[原料]天門冬、麥門冬各20克,大米50克,蜂蜜1匙。
[製作及用法]將二冬水煎取汁煮粥,待熟後調入蜂蜜食之。
[功效]清熱利咽,養陰潤燥之功效。適用於急性食道炎後期熱病傷陰以及咽喉幹痛,聲音嘶啞,口渴心煩等症者。
7.天冬銀花蜜飲
[原料]天冬30克,銀花30克,蜂蜜30克。
[製作及用法]將天冬,銀花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待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養陰潤燥,清熱解毒。主治食管癌放療後引起放射性食管炎,症見口幹舌燥,吞咽疼痛,舌紅苔黃等。
8.金銀花二根蜜飲
[原料]金銀花20克,山豆根10克,板藍根20克,枇杷葉10克,蜂蜜30克。
[製作及用法]將金銀花,枇杷葉,山豆根,板藍根揀雜,洗淨,曬幹或烘幹,枇杷葉切成絲,山豆根、板藍根切成片,與金銀花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濃煎30分鍾,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收取濾汁放入容器,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清肺抗癌。主治食管癌患者放療後並發的食管炎症,症見幹咳,吞咽困難者。
9.魚腥草綠豆飲
[原料]魚腥草(幹品)50克,綠豆50克。
[製作及用法]將魚腥草揀雜,洗淨,晾幹或曬幹,切碎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過濾,取濃汁待用。將綠豆淘洗幹淨,放入砂鍋,加水煎煮30分鍾,待綠豆開花,再用小火煨煮至酥爛,調入魚腥草濃煎汁,拌和成稀糜糊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