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卻說:“我自幼弓馬熟練,善走小路。軍師還是從走大路,我走小路吧。”
龐統堅定地說:“大路必有軍邀攔,主公引兵當之。統取小路。”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
劉備卻因昨晚夢見一個神人用鐵棒擊傷自己右臂而心生疑慮。龐統說:“壯士臨陣,非死即傷,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哪裏可以因為一個夢就疑神疑鬼呢?”
劉備說:“我也不是因夢生疑。我是在想諸葛亮的信。軍師,你還是固守涪水關,不要出擊了。”
龐統哈哈大笑,再也忍耐不住,直抒胸臆道:“主公你被諸葛亮迷惑了吧?他隻不過是不想讓我立功,才故意這樣說,來讓主公你心生疑惑。心疑則生夢,哪裏有什麼凶兆呢?我龐統就是肝腦塗地,也要為主公拿下雒城。”
劉備見龐統說破了這其中的微妙關係,也就不好再堅持己見了。況且,諸葛亮和龐統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對劉備也是好事,隻要將其控製在良性的範疇內即可。一切都按龐統的安排行事。
龐統將行,坐騎忽然失蹄,將龐統掀下馬來。劉備見了,心中不豫,連忙跳下馬來詢問。龐統仍是毫不在意。劉備卻決定將自己的坐騎——白馬的盧——換給龐統。這是劉備最擅長的施惠之舉。龐統自然是深受感動。
龐統決沒有想到,大路雖有大軍阻攔,但小路如有埋伏,反而危險更大。蜀中名將張任,極善用兵,果然在小路上埋下了三千弓箭手。
龐統騎著劉備的白馬,異常醒目。張任多次和劉備交鋒,認得這匹馬,遠遠望見,以為劉備親率大軍前來,就吩咐手下,所有的箭都瞄騎白馬者發射。
再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不由心下生疑,問身邊軍士這是何處。有新降軍士說:“此處乃是落鳳坡!”
龐統大驚!心想:“我道號鳳雛,此處名叫落鳳坡,豈不是應驗我要死於此處嗎?”
為什麼龐統此前苦苦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顧諸葛亮和劉備的相反意見,而竟然會在聽到一個“落鳳坡”的地名就恍然大悟了呢?
這是因為,盡管“選擇性知覺”迷惑了龐統的判斷力,但龐統畢竟是個不世出的高手。此前的種種可疑跡象,因為這個地名的警醒,頓時讓龐統從先前的誤判中清醒過來。
龐統當即命令後退,但哪裏還來得及?
三千弓箭手對準了騎白馬者一起發射,箭如飛蝗,全部射在龐統身上。
當年徐庶曾經說過,白馬的盧,雖然神駿,卻又妨主之嫌。劉備騎行多年,未受妨害。而龐統隻騎行一日,就遭應驗。可歎劉備一片好心,反而害了龐統。可憐龐統,身懷絕技,壯誌未酬,就此殞命。
命運的安排真是神鬼莫測!龐統有多少個機會可以免遭殺身之禍,但終於還是一步步走進了冥冥中的天意安排。這其中的奧秘,卻也不是心理學可以解釋的。
張任射死龐統,大敗魏延。劉備這邊也遭到劉璝的強力阻擊,敗退而回。
劉備得知龐統死訊,悲痛不已。黃忠建議速向荊州報訊,請諸葛亮前來商議攻川大事。
卻說諸葛亮在荊州,時值七夕,大會眾官。忽見正西一星,其大如鬥,從天墜落,流光四散。諸葛亮一驚,擲杯於地,掩麵大哭道:“哀哉,痛哉!”
眾人急問緣故。諸葛亮說:“前幾天我算今年罡星在西方,不利於軍師,連忙寫信給主公,要他小心設防。沒想到今晚西方星落,龐士元命必休矣。”
諸葛亮這次直接說出來凶兆所指是龐士元。但此前的那封信卻是含糊說是“將帥”。
諸葛亮的傷痛是真傷痛!能力越強的人,控製欲也隨之越強。諸葛亮雖然想將龐統也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而有一些微妙的想法。但這隻是細枝末節。其主流仍然是兩人齊心協力,共扶劉備,開創大業。而如今龐統一死,不但是劉備痛失一臂,諸葛亮也是痛失得力助手。以龐統於宿醉中半日內理清百日所積公務的行政奇才,如果能夠一直作為諸葛亮的副手,那麼諸葛亮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騰出來,謀劃戰略,製定戰術。如此臥龍鳳雛聯手,天下誰人能敵?龐統死後,諸葛亮隻能獨木擎天,事無巨細,悉數過問,最後也隻能積勞而死,也未能實現漢室中興。
龐統之死,對諸葛亮的打擊是很大的,其對蜀漢的深遠影響也將在今後的漫長歲月中逐漸顯現出來。
……
心理感悟:看見獵物的時候,往往看不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