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半月。
當祝明山再出現的時候,他已經身在山南西道的梁州界,身邊還跟了個十分秀麗靈氣的小女孩。這女孩便是祝朧月。
祝明山與王海學的交情雖然不錯,但他並不想將這位好友拖下水,所以無論王海學怎樣要求,要將他們用官隊送到利州,祝明山都沒有答應,甚至離開州府衙門也是悄悄的。
之後,祝明山租車購物,輕裝簡從,隻希望不引得旁人注意,盡快趕到劍閣。
祝明山輕輕移到車門處,撩開簾子,趙四一見雇主出來,笑嗬嗬道:“哎呦,先生,您起啦,我還想著您會再歇會呢。”
祝明山瞧著這眼前灰蒙蒙的一片,五丈之外,不可視物,三丈之外,如果站個人,是男是女也分不清……頓時心中又著急又憂慮,道:“趙四,距離利州還有多遠啊?”
趙四道:“先生,我估計著,這一個時辰我們走了二十裏不到呢。”
祝明山一聽,語氣很不高興:“那我們不是才出寧強縣的地界……”
趙四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呀,您看這霧濃得,都已經是晨時,還跟張了幾層縵賬似的……您再看看旁邊……”
祝明山尋聲向馬車外望去,不禁嚇了一跳……
車轍外,山壁如被利物急削而下,山下是一片深穀,間差百丈,誰如果掉了一下去,隻怕難免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棧道有的地方為山勢所迫,極為窄小,馬車通過已經是極限,經過時碾得石塊掉落深澗,半天才聽到回聲,嚇得人心驚膽顫。
趙四道:“沒辦法,起了霧就走不快,而且今天的霧,很是反常,不僅大,而且都到晨時了,一點散的動靜也沒有。先生,我這實在不敢走快,畢竟我得為您和小姑娘的安全著想,對吧。”
“嗯。”
祝明山雖然心急,但趙四說得也在理,畢竟這棧道確實危險,小心些才是上策。要是匆忙焦急,慌不擇路,出了什麼意外,就得不償失了。
“趙四,小心行車,但盡量快些,這幾日也是辛苦你了,等到了利州,我會給你加些車錢,也不枉你走這一趟。”
趙四聽到這麼一說,心中乍喜,早起的疲憊感也一掃而空,喜滋滋地道:“那就多謝先生啦。”
趙四並不知道他的雇主的身份,不然他會吃驚到連牙也掉下來。但即使知道了,趙四也不會信,“宰相的兒子,會來雇我這破不拉嘰的馬車?拿去給他們家拉大糞可能都不要!”
祝明山退回到車廂裏,見朧月還安穩地睡在軟墊之中,那均勻的呼吸聲,將祝明山原本又有些煩躁的心情,漸漸撫平……
趙四繼續駕著馬車,卻不曾發覺幾雙眼睛正透過濃稠的霧瘴在山壁的樹杈密葉間如猛獸一般盯著他們。
“是他們嗎?”
“沒錯,消息從梁州傳出,我們便追擊而來,算時間應該是他們,而且在這種天氣狀況下還要冒險走棧道,恐怕也沒有別人了。”
“好!那我們就在落虎澗動手。”
落虎澗,是嘉陵江上的一處狹窄山澗。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起於鳳縣,自北向南注入長江,經流千裏,與金牛道交叉而過,而這交叉的地方就是落虎澗。
落虎澗兩山夾河,間隔很窄,不過十幾丈,金牛道到此處,需經過一座木橋才能到達對麵。傳說,古時有虎想要跳過此澗去對岸,雖然兩岸間隔不算太寬,但卻因為對麵要高一些,老虎跳躍之後已經無力再抓持,於是掉落山澗,後來這裏就得名“落虎澗”。
落虎澗木橋因為地勢的關係,修得很是狹窄,最多隻能容許一駕馬車通過,有時碰到兩岸都有大商隊要通過時,還會阻塞一下……但今天趙四一點也不擔心,因為這種天氣,這個時辰,他“保證”棧道上隻有他一駕馬車。
祝明山回車廂後,又慢行大約一刻時間,趙四聽得崖下傳來嘩嘩的流水聲,便知道快到落虎澗了。如果天氣晴朗,在這個距離都可以看落虎澗的木橋。
趙四隔著車簾向祝明山道:“先生,馬上就要到落虎澗了,過了落虎澗就到了利州境內了。落虎澗這裏有些顛簸難走,您和小姑娘的車裏還需抓穩些。”
祝明山聞言,探出頭看了看,仍舊看不清什麼,道:“好,你照常便是,不必太過在意我們。”
再回到車廂中,發覺朧月已經睡醒,揉著眼睛,一臉朦朧的樣子,對祝明山道:“三叔,我們到了麼?”
祝明山心想,定然是剛才趙四說話聲音太大,把朧月吵醒了。微微一笑,道:“快了。睡好啦?要不要喝些水?”
祝明山拿出水囊,但朧月搖著小腦袋,表示並不想喝水。
出了襄陽之後,祝明山便一直想著如何去跟朧月解釋這件事情,但每每話到嘴邊,都在猶豫要不要將事情的全部告訴這樣一個九歲的孩子。
“告訴她,她一定會很傷心;可如果不告訴她,她又會怎樣理解,父親將她送出家門這件事……”想到這裏,祝明山心中總是很為難。
現在,朧月隻知道三叔要帶她去一個叫劍閣的地方。那裏是父親讓她去的。
祝明山也不知該說什麼,放下水囊,讓朧月靠坐在自己身邊,臉上泛著愁悵,一呼一吸之間,不自覺歎起氣來。
朧月看不到祝明山臉上的表情,聽到他歎氣還以為是他坐車坐得煩了,道:“三叔,你坐得煩了麼?你覺得煩的話,我來唱支歌給你聽聽吧……”
祝明山笑著應聲道:“好啊。”
祝朧月從祝明山身上坐了起來,擺正身子,唱道:
“竹蜻蜓,風兒吹”
“落到誰家摘青梅”
“梅子沒熟酸掉牙”
“沒牙的婆婆叫喳喳”
“婆婆生氣把我抓”
“摘了梅子跑回家”
“我的竹蜻蜓,忘了拿”
……
朧月邊唱,祝明山也邊跟著打著拍子,這童謠他以前是聽過的。第一個唱這首童謠給他聽的人,是十年前的易緋玉。
聽朧月唱歌,歡暢的童音仿佛真的讓他去到了某處小院家中。左鄰右舍的孩子們一起在門口玩耍,妻子做著女工手活,自己在堂前閱書閑讀,孩子們玩耍的竹蜻蜓落到了鄰居婆婆院中,去拿時卻看到了院中散發甜香的梅子,饞嘴的孩子們偷摘時被婆婆發現了,逃跑時連自己的竹蜻蜓都忘了拿……
“這光景不正是自己想要的麼?”
“如果當初母親不反對,如果我沒有那麼多顧及,如果緋玉沒有死,我們就像一對普通夫妻一樣生活,朧月也在無憂無慮中長大,那該有多好!”
祝明山心中唏噓不已,但臉上卻還是歡笑著給朧月打著節拍,等朧月唱完連忙稱讚道:“朧月唱得真好聽,這下三叔一點也不煩了。”
被祝明山這麼一誇,朧月臉上立馬羞紅了一片,這時馬車突然慢了下來,趙四在外麵道:“先生,這裏到落虎澗了,有個上坡,不是特別陡,但是彎彎比較多,等上了橋就好,你們在車裏可要坐穩啦。”
“知道了。”祝明山回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