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溝裏葉子煙
春夏繁茂白雲間
別看樣子長得土
支人待客它在先
三本山歌中,有關葉子煙的山哥占47首。劉玉芳注意到,葉子煙與金盆池很可能存在某種關係,遂向王老漢請教。王老漢告訴她,葉子煙的山歌,流傳在龍井溝。溝裏有一口大旱不幹的水井,土地肥沃,主要副業就是種葉子煙,經濟收入比我們生產隊高得多。
劉玉芳認真研究這些山歌,內容涉及生產、生活、風俗、愛情,任何名產都有特殊來曆,龍井溝很可能有關於煙的動人故事。
進入龍井溝地界,地裏的葉子煙植株崢嶸峻茂,空氣裏散布著從未聞到過的芬芳。劉玉芳一經打聽,很快就找到同學馬於芬的住處。相互道了別後之情,當馬於芬知道劉玉芳正在研究葉子煙的山歌,便向她講述了聽來的關於葉子煙來源的民間故事:
龍井溝主要姓氏為羅姓,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羅家有一對恩愛夫妻。妻子病死之後,丈夫茶飯不思,天天守在墳前,望著墳上黃泥巴流淚,人也瘦了一圈。某夜,妻子投夢給他,說墳上有自己腋下長出的草,你采來曬幹卷成筒狀點燃吸吮,就打得起精神了。次日,果然見到新土上長出一種葉子很寬的草,他采了一匹照此辦理。煙子入口,清香無比,精神倍增。鄉親問他吃了什麼藥,他就把妻子投夢之事說了。待到那草開花結籽,他就采來播種,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初名腋下煙,因名稱不雅,一位鄉賢更名“葉子煙”。湖廣填川時,羅姓後代把葉子煙帶到龍井溝種植,逐漸成了這裏的名產。
葉子煙的傳說,實際上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在馬於芬的帶領下,到農戶家參觀了兩種珍貴的煙具。一種是1米多長的、帶銅頭煙嘴且將銅頭尖端做成矛狀的長煙杆,既當拐杖用還用於抽煙;另一種是1尺長的白銅煙杆,鋥亮閃光。這兩種東西都稱是湖廣填川時帶來的。而最簡單的是“南瓜葉煙杆”,將南瓜葉去掉,用空心葉柄裝煙(當時誰也不諳在幾十年後,大學生村官在精彩準扶貧中,把龍井溝葉子煙打造成“煙文化”而登大雅之堂)。
劉玉芳開始唱著山歌勞動,開頭小聲哼,繼而大聲唱,她覺得唱起山歌勞動不費力,時間混得快。
“劉知青,唱大聲些,我們這邊聽不到。”劉玉芳放大音量,那邊還是喊聽不清楚。隊長心裏明白,社員聽到歌聲,可以提高工效,於是當眾宣布:“以後劉知青不勞動了,專門用喇叭唱給你們聽,聽安逸了使力幹活。”
“好,好,要得,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