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芳對著歌本練山歌,忽聞屋外爭吵之聲,她出門一望,本隊青年夫妻李子林和甘翠蘭正向她這裏走來。
“劉知青,我們是來找你的。”李子林說。
劉玉芳說:“有什麼事,請講。”
甘翠蘭抽泣起來:我烙了4個麥粑,就在灶房屋煮包穀羹,我盛起端過來喊吃飯,不諳他龜兒子早已把麥粑吃得一個不剩,坐在涼椅上吃葉子煙。我才罵一句,他就跩了我一腳。逼得堂客跳金盆池的徐銀田,就是他的舅舅,爛德性完全一樣。不跟李子林一起過了,我要打脫離!不然的話,要餓死在他手裏。”
知青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自己沒有權力更無能力解決他們的矛盾,叫他去找大隊調解主任。
“他數老幾?他敢跳金盆池?”甘翠蘭很有信心地說:“劉知青,我佩服你飛身金盆池的膽量,隻要你出麵,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劉玉芳突然想到,山歌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用山歌來教育他們也許有效。
“好,我給你們解決,不過得必須滿足我的條件,不然的話,請回吧。”
“劉知青,隻要不是殺人放火,什麼條件都依從。”
“那好吧,你們明天中午準時來,解決好了上坡學大寨。”
當天夜裏,劉玉芳把男歡女愛的山歌集中起來,抄了幾張紙,她以為隻要把這些山歌唱完,再大的矛盾都可以化解。
次日中午,李子林、甘翠蘭準時來到。
“現在開始解決問題了。”劉玉芳把山歌擺在他們麵前,要求一字一句的唱。好在他們聽過王老漢的山歌,調子一個格式,一看就會唱。
李唱:賢妹長得嫩冬冬,好像菜園四季蔥。蔥子嫩了有人采,賢妹嫩了有人愛。
甘唱:張三今年二十五,沒得堂客真是苦。鞋子沒人做一雙,衣服爛了無人補。
“對了,對了。”劉玉芳拍手道,“你們一個愛女人,一個同情單身男。好容易走到一起,就應倍加珍惜啊,還離什麼婚?接著唱,接著唱。”
李唱:“歇了氣後快起身,莫把地下坐個坑,春耕一刻值千金,貽誤十年理不伸。”
甘唱:妹在河邊洗衣裳,郎在坡上把歌唱,妹兒聽得入了迷,一棒打在手背上。
劉玉芳讚道:“老李懂得春耕一刻值千金,多能幹啊!翠蘭想郎一走神,捶衣棒打在了手背上,一個勤勞,一個有情,天生的一對。你們有這樣的經曆嗎?”
“比這個還凶呢。”甘翠蘭回憶道:“趕集路上下偏東雨,我沒有帶雨具,李子林把鬥笠蓋在我頭上,自己淋得像落湯雞。”
李唱:悶悶沉沉眼不睜,相思病兒上了身。靈丹妙藥醫不好,看妹一眼好九分。
甘唱:三月裏來大麥黃,割了大麥栽高梁。好唱不過高梁酒,好耍不過少年郎。
“心病要用心藥醫,心藥就是姐的情。花兒裏為王數牡丹,人間裏美不過少年。”劉玉芳笑著說:“我編的順口溜不錯吧,你們一定經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