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人難成眷屬(1 / 3)

金梅花香歲月寒,一元複始慶元旦。

老祖宗造漢字,構思之妙,常令人折服。比如“旦”字,形象地勾畫出太陽(日)從地平線上(一)升起的情形。元旦,則是每年之初第一個升起的太陽。

日月如梭,時光荏苒,八個春秋飛逝。在爆竹聲中,台灣海峽兩岸迎來1958年元旦。

台灣的局勢已經從混亂走向穩定,經濟迅速增長,而剛剛經曆了“反右派鬥爭”的大陸,則正在準備“大躍進”,《人民日報》元旦社論的題目就是《乘風破浪》。

美國第七艦隊,依然在台灣海峽遊弋。台灣這邊,已經不大高喊“反攻大陸”了,而大陸那邊,也不大高呼“解放台灣”了,然而海峽兩岸依舊處於劍拔弩張的對峙狀態。

對於台北青田街薑府來說,這是全家難得的團聚日子。

前幾年,薑傳賢調任澎湖防衛指揮部副司令,駐外島澎湖。他不能像當年擔任台灣北部防守區司令部副司令那樣,可以每個星期天都回家,現在隻能是去台北開會,或者隔幾個星期抽個空,才能回家看望。元旦休假,薑傳賢得以回到台北家中。薑傳賢依然是中將。從中將升上將是很難邁過去的一道坎,除非立了大功。

兒子薑伯倫倒是每個星期天以及節假日都能回家。元旦這天,他得以與父親相聚。

八年了!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新店文園金庫,薑伯倫度過了八個春秋。這八年平平安安,除了幾次台風招來的暴雨使山路阻斷,成了孤島一般,所幸隧道沒有進水,金庫一切如常。

薑伯倫的軍銜已經從憲兵少校升到憲兵中校。雖說他很有可能繼續得到提升,升為上校,但是他卻很想調離那個新店文園金庫,在那裏畢竟太孤獨了,太寂寞了,說得難聽一點,如同蹲監獄一般。他手下的憲兵,不斷地輪換,唯獨他這個隊長像螺絲釘一般,被緊緊擰在新店文園金庫。在上峰看來,薑伯倫是新店文園金庫的“開國元勳”,是憲兵隊長的不二人選。正因為是“不二”,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接替,所以他一直待在這個毫無生氣、波浪不興、天天如此、月月如斯的地方。

難得跟妻子、兩個兒子相聚於薑府,薑傳賢卻雙眉擰在一起,心中不爽。

長子薑伯倫曾經多次表達了調離新店文園金庫之意,但是他卻隻能對兒子說,在新店文園金庫建成之後,他不再是兒子的頂頭上司。黃珍吾中將也不再是憲兵少校薑伯倫的頂頭上司,他已經調離憲兵司令之職。在黃珍吾中將之後,憲兵司令已經多次換人,從羅友倫中將至劉煒中將至眼下的尹俊中將,後麵的這幾任憲兵司令,跟薑傳賢中將沒有私交,他也無法向他們表達兒子薑伯倫調職之意。

在薑傳賢看來,長子薑伯倫長期在遠離台北的新店文園金庫任職,最大的困惑是耽誤了兒子的婚事。

薑伯倫已經成了“大齡剩男”。他早已過而立之年,接近不惑了。

海峽如堅冰。薑伯倫雖然常常思念著海峽對岸的朱穎,卻不得不把這思念深埋心底。雖然朱穎在河南永城曾經對他說過:“有情人終成眷屬。等到戰爭結束,等到你我重新回到上海,我們在上海隆重舉行婚禮。你穿西裝,我穿婚紗,到南京路王開照相館拍結婚照。伯倫哥,我等著你,我等著那一天。”然而海峽阻隔,他跟朱穎恐怕都等不到那一天了。冷酷的戰爭,尖銳的對立,寬而深的海峽,阻斷柔情,使兩岸有情人難成眷屬。對此,薑伯倫隻能牢記他與朱穎在上海分別時的話,“把我們曾經擁有的相愛歲月永遠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