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重要信息,是《江聲報》刊登的“中央社”的報道,題目為《慰問金廈軍民蔣總裁前日蒞廈》,副題為《召見三軍將領指示機宜,對廈外圍戰績表示嘉許》。
報道寫及蔣介石從台灣乘坐座艦華聯輪,“經過了20個小時驚濤駭浪的海上航行,於7日上午10時半安抵廈門。”國民黨在廈門的軍政要員湯恩泊、方治、雷震、毛森、黎玉璽等人同乘炮艇前往蔣的座艦恭迎,並與蔣在艦上共進午餐。“總裁著草綠色中山裝,精神尤顯健旺,麵部紅光煥發,笑容可掬地與各位握手。”“下午4時,總裁在湯總部召集駐軍官長訓話,接見各界首長,垂詢地方情形,談笑風生,使大家感動,任務完畢即晚返台”。報紙稱各級官長們“對總裁的降臨感到無限的興奮”。
蔣介石的行蹤,向來保密。這一回是在蔣介石離開廈門島之後,由“中央社”公開報道其廈門之行,不言而喻,是為了借此穩定廈門島上國民黨軍隊的軍心。
在蔣介石接見的各級官長之中,也包括薑傳賢。薑傳賢怎麼會來到廈門的呢?
就在蔣介石來廈門前一星期——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就在這一天,薑傳賢奉蔣總裁之命,從台北乘坐軍艦前來廈門島。薑傳賢的使命,是把廈門鼓浪嶼的黃金運往台北。
廈門鼓浪嶼怎麼也儲存了黃金呢?那是吳嵩慶、薑傳賢奉命從上海運送黃金到台北之際,又奉命於1949年1月1日、21日分兩次把92萬兩黃金從上海運至廈門鼓浪嶼,秘密存放於那裏的中國銀行金庫,足見蔣總裁對於廈門的看重。眼見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了廈門島,蔣總裁這才派出薑傳賢乘坐軍艦,從台北前往廈門,把存放在鼓浪嶼的黃金運回台北。
10月1日,薑傳賢運走鼓浪嶼的黃金,於10月3日抵達台北。此後他又奉命重返廈門,執行秘密任務,所以10月7日蔣介石視察廈門時,他也在廈門。
10月15日,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在廈門島北麵、西麵集結部隊,同時集結的還有630多條帆船、1600多名船工,準備對廈門島發動總攻擊。
經過半個多月艱難的海上訓練,薑伯倫和他的部下摩拳擦掌,在海邊等待命令。
10月16日夜,總攻擊的命令終於下達。朱輝聞訊趕往部隊,無論如何要求上船。眾多帆船朝廈門島駛去。解放軍用大炮轟擊對岸陣地,支援渡海,國民黨軍隊則用大炮轟擊木船。一時間,兩岸炮火連天。國民黨守島部隊發射的照明彈,把海麵照耀得如同白晝。落到海中的炮彈爆炸時,激起衝天水柱。
10月17日淩晨,在一片嘹亮的衝鋒號聲中,在震天動地“衝啊”“殺啊”的呼喊聲中,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先頭部隊登陸廈門島海灘。朱輝、薑伯倫率領的二十八軍八十二師二四六團三營,屬於第二梯隊,隨即也登陸海灘。在“繳槍不殺”的呼喊聲中,國民黨部隊紛紛掛起白旗。固若金湯的廈門島防線,如此不堪一擊。
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取廈門島並占領了鼓浪嶼。戰士們打開鼓浪嶼上中國銀行的金庫一看,裏麵隻有三把丟棄的破舊的駁殼槍,別無他物。
湯恩伯率殘部朝廈門島東麵的金門島以及小金門島(烈嶼)退卻。蔣介石任命湯恩伯為代理金門防衛總司令,湯恩伯請辭。
獲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金門島附近集結,準備進攻金門,1949年10月20日,湯恩伯致電蔣介石,稱“金門即將不守”。
蔣介石在10月22日急電金門防衛司令部湯恩伯代總司令:“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能請辭易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勢如破竹,在漳、廈、金戰役之中連勝兩局。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最後一仗了,即攻取大、小金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