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說,打鐵先要自身硬。上海寶島咖啡館能否生存,關鍵在自身。必須對台灣經營模式加以改革,使之適合上海市場,那就會轉虧為盈。
“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薑雨果聽了李莉這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豁然開朗,頗為感歎。
平日薑雨果深深為李莉棄學打工、孝順病母而感動,並沒有想到李莉如此善於思索、善於分析。薑雨果與章老板隻看到問題的表象,而李莉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李莉謙遜地笑了:“我隻是一個司機,一個服務員,我的意見僅供參考,大主意要靠你自己拿。”
陽光照在桑塔納咖啡色的車頭上。偶然有幾張手掌那麼大的法國梧桐樹葉,輕輕飄落在車頭。
薑雨果說:“那11家分店,用不著去了。今天天氣這麼好,要不把車子停到中山公園的停車場去,我們一起到中山公園散散步,清醒清醒頭腦。我已經好久沒有去公園了。”
“好呀。”李莉燦爛地笑了,“我也已經好久沒有去公園了。”
李莉把車子停好,跟薑雨果一起步入長寧路上的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一片濃綠,空氣清新。他倆一起在“凹處聚水凸為山”的鴛鴦湖畔漫步。湖水在陽光下閃耀粼粼波光。走熱了,李莉脫去薑黃色的外套,那件猩紅色的高領毛線衣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格外醒目。
他倆在湖邊的白色長椅上坐下來,用上海話繼續交談著。
薑雨果說,剛才在車上聽了李莉一席言,覺得心中有了底。
他經過思索,對李莉說:“我決定接盤!我暫時停止擴建新的五家連鎖店,抽出資金收購章老板的六家分店。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上海寶島咖啡公司從此成為我的獨資企業,我是老板。過去我雖然是總經理,但我是章老板的雇員,所以上海寶島咖啡店隻能照搬台灣模式,不敢改變,造成‘上不上,下不下’的局麵。一旦我變成老板,我就有權改變經營模式。上海寶島咖啡店的根本出路,在於對台灣經營模式進行改革,進行創新,進行上海本土化。”
見薑雨果提及本土化,李莉說,咖啡要適合上海人的口味。她做服務員的時候,聽一位喝咖啡多年的老克勒顧客說,上海人喜歡口味清淡的咖啡,也喜歡加入肉桂、蜂蜜、巧克力、牛奶的花式咖啡。
李莉還說,有好幾位年輕顧客說,咖啡店裏是否也可以賣奶茶,因為年輕人在咖啡館裏聚會,有的喜歡咖啡,也有的喜歡奶茶,可是上海的奶茶店不賣咖啡,咖啡店不賣奶茶。
李莉提出了最為大膽的建議,令薑雨果為之震驚:
李莉說,上海人沒有早上喝咖啡的習慣,所以寶島咖啡館通常在上海10時才開始營業。上海人以為夜裏喝了咖啡會影響睡眠,所以寶島咖啡館過了晚上八時打烊。這麼一來,寶島咖啡館的營業高峰在中午以及下午,店麵利用率不高。如果寶島咖啡館兼售酒類,那麼晚上可以把營業時間推遲到午夜。這樣集咖啡館與酒吧於一身的做法,可以大大提高營業收入。
薑雨果覺得,李莉是一位很會動腦筋的人,她提出的建議都值得采納。
李莉說,如果你願意,以後有機會也去當服務員,直接聽取顧客的意見,會對改進經營模式大有幫助。
薑雨果點頭讚同,並把李莉剛才的幾條建議,都記在筆記本上。他說,在他“執政”之後,一定采用李莉的這些合理化建議。
他倆聊得非常投入。轉眼之間,已經到了中午時分。平日薑雨果與李莉一起外出工作,午餐餐館總是由李莉挑選,因為李莉作為司機在上海東奔西跑,腦子裏有一張現成的上海美食地圖。
“到附近吃火鍋吧。初冬時節,吃火鍋最合適。”李莉說道。
薑雨果理所當然讚同。他倆在火鍋店點了牛肉火鍋。薑雨果涮著鮮紅的牛肉片時,突然想起在台北跟爺爺一起吃老張牛肉麵時的情景,觸發了靈感:“康師傅”魏應州比起老張牛肉麵館的高明之處,在於把牛肉麵裝進塑料碗,打進超級市場,一下子就賺了大錢。何不學習“康師傅”,也把寶島咖啡跟伴侶一起裝進紙杯,打進超級市場?
這時,薑雨果放下筷子,打開筆記本,把這一“靈感”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