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雨果說,他去上海,算是“菜鳥級”的小台商。正因為這樣,他特別關注“菜鳥級”小台商怎樣在上海打開局麵的例子。
薑雨果說起張秀婉在上海創業的故事:
“張秀婉出生在台灣南部屏東的農村,家裏很窮。她小時候,穿的衣褲是用農用化肥袋做的,屁股上竟然印有‘淨重15公斤’的標記!她上小學時,遇見石子路就脫了鞋子,光著腳走,生怕磨壞唯一的一雙鞋子。她隻有中學文化程度。她到了上海,知道上海人愛吃甜食,便把台灣的傳統食品糯米團引進上海,受到上海人的歡迎。她從小小的糯米團做起,慢慢擴大經營。她知道上海年輕人講究食品品質,講究食品包裝,就生產做工精致、包裝豪華的蛋糕,起名‘元祖’。眼下,‘元祖食品’的連鎖店開遍上海,張秀婉成了大老板……”
薑伯倫聽罷,笑道:“照我看,你在台灣大學經濟係讀了三年,不是‘菜鳥’。張秀婉才是真正的‘菜鳥’。張秀婉能夠在上海成功,你也一定能夠成功。”
理解萬歲。經過跟孫子一次次溝通,薑伯倫理解了孫子為什麼要去上海做生意。祖孫之間的心鎖打開了,隔閡的霧霾消除了。
薑伯倫對孫子說:“我做你的堅強後盾。做生意要用錢。你需要多少錢,盡管開口。‘康師傅’魏應州當初變賣父親家產所得到的起步資金是1000萬新台幣,我也給你一樣的數字。”
沒有想到,孫子搖頭。
“不夠?我給你10倍——1億新台幣。”薑伯倫說。
沒有想到,孫子依然搖頭。
“還不夠?再增加10倍——10億新台幣。”薑伯倫說。
孫子大笑起來:“爺爺,你是不是又要‘砸鍋賣鐵’?”
孫子說的是笑話,而薑伯倫卻當真,說道:“如果你10億新台幣還不夠,爺爺把這房子賣掉,搬到呂府,跟你的父母一起住。”
薑伯倫真的擺出那副連天上的月亮都可以摘下來給孫子的神態。
薑雨果笑得前俯後仰,說道:“謝謝爺爺對我的這番深厚情意。我隻需要‘康師傅’魏應州起步資金的百分之一。”
薑伯倫愣了一下,說道:“1000萬新台幣的百分之一,就是10萬新台幣,也就是2萬人民幣,怎麼夠呢?”
薑雨果答道:“我先借10萬新台幣去上海。如果不夠,再向你借。”
薑伯倫驚訝:“借?”
薑雨果以堅定的口氣說道:“借!我打借條給你。”
薑伯倫又驚訝了:“打借條?我已經是垂暮的人,我的一切財產都將屬於你的父母和你,還用得著借?”
薑雨果:“這是我去上海做生意,爺爺為我提供資本,當然是借。有借有還,再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