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季長詩中主人公名字探析(2 / 3)

三、采用社會稱謂名。這類型的有4部,《三邊一少年》中的少年,《報信姑娘》中的姑娘,《鑽井隊長》中的鑽井隊長,《石油萬裏從軍行》中的老隊長。1974年10月23日,詩人在會見塑造鐵人王進喜的長詩《曆史的主人》寫作班子成員時曾說:“現在有三個寫作班子,一個是寫劉胡蘭,一個是寫焦裕祿,加上你們這個就是第三個了。劉胡蘭,主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寫作得用真名。焦裕祿就不同了,可以用假名,用許多縣委書記的典型塑造一個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你們寫鐵人,不用鐵人的真名我看是不行的,不但大慶人不答應,全國人民也不答應,可以寫真人真事,鐵人的真實事跡就是一部很生動的作品。除鐵人外,其他周圍的人可以虛構。”我想這段話不光是對詩人寫李貢、譚文翠長詩用真名的解釋,也是對寫三邊一少年、報信姑娘、鑽井隊長、老隊長用社會稱謂的有力說明。三邊一少年就是三邊許多先進人物事跡集中在少年身上,充分表現他對生活過5年半的三邊人民的厚愛。《三邊一少年》長詩中的帶路一節,情節全寫的是靖邊縣小河鄉曹九林為毛主席轉戰陝北、由小河向天賜灣轉移夜行軍帶路的事。一杆槍一節寫的又是當年毛主席的警衛排長閻長林與民兵連長喬士盛在靖邊天賜灣出外偵察的情節。逃跑一節寫的是玉門市老幹部張治國哥哥從胡匪虎口逃出的事。報信姑娘、鑽井隊長、老隊長也都是汲取了許許多多的三邊兒女和石油工人的點點滴滴,而塑造的光輝形象。正如《鑽井隊長》詩的引子中所言:“至於說主人公缺名少姓,我看就是這樣也行,隻要知道他是個鑽井隊長,記著他是個永不褪色的英雄。”然後以3部16節的詩行謳歌了鑽井隊長,結尾的最後詩人寫道:“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鐵脊梁,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先鋒。最後我請同誌們站起身,向這些英雄們脫帽致敬!”詩人在1959年8月寫的《我和三邊、玉門》一文中曾寫道:“三邊和玉門,是我生活的源泉,也是詩的源泉。離開了三邊和玉門的生活基礎,我是很難寫詩的,我的詩就失去了光彩。三邊的沙漠、小米,玉門的戈壁、石油,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中,隻要一有機會,我就會回到那裏去,我堅信它們是我長期取用不盡的詩的源泉。”《三邊一少年》《鑽井隊長》等4部長詩正是從源泉中流出的奔騰不息的小溪。

四、采用家庭稱謂名。這一類型的隻有童話詩《幸福的鑰匙》一部,這部長詩的主人公是媽媽、哥哥、弟弟,就連其他出場人物也是另一個家庭中的爺爺、孫女。這位媽媽和哥哥、弟弟,繼承爸爸的遺誌去尋找油礦,曆經艱險,弟弟沿著父兄尋寶之道終於找到幸福的鑰匙,而且離開了這裏,和許多勇敢的孩子,又去把新的幸福鑰匙找尋。

詩人李季的文格和人格是統一的,他的作品是嚴謹的,是經過認真思索、反複推敲,嚴格審定而創作出來的。他長詩中主人公的名字的確定,也是極為慎重的。他曾把長詩喻作一部複雜的機器,把主人公的名字看作螺絲釘。他在《蘭州詩話》第十一節裏寫道:“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是整個創作中的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名字不能隻是代表甲、乙、丙的符號,在很多作品裏,作者還使它負擔了標明人物的社會地位,顯示人物性格特征的繁重任務。更有一些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本身就構成了作品情節的一部分,有些則是突出和加深了主題的思想……一個響亮的名字,它不僅使讀者易於記憶,有時,它還能幫助你的構思,加深和突出你對人物性格的了解,一句話,它能使人物在你心目中活起來。我寫的幾部長詩,大都是在執筆寫作的好幾年前,醞釀構思,就有了人物的姓名。《五月端陽》和《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這兩部長詩中男主人公楊高、女主人公端陽的名字,在1950年時,就定了下來。也就是說,他們已在我的心目裏,活了七八年之久,已是老熟人了。我時常念叨著他們的名字,想著他們的形影相貌。”在《蘭州詩話》第十七節裏,詩人就作品主要人物名字問題作了如下補充:“這雖然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比之於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性格來說,它畢竟還是第二位的問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這點上,也沒有必要。名字起得再好,其他一些根本性的問題,處理得不好,同樣不能保證作品的成功。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太怪,或者太不適合他的身份,固然不好,使讀者一眼就感到不真實。但是,太一般了,真實雖然真實,但卻不響亮,缺乏特征,也同樣達不到預期的藝術效果。在名字問題上,也要花些創造工夫,使它既像一般,又不完全相同於一般,真實生活中雖然很少有,但完全可能有。而要做到這樣,你就得對各種人物的名字,進行盡可能廣泛的調查研究。隻有以這種調查研究為基礎,你才有可能運用自如地為你詩篇中的人物,起出理想的名字來。”筆者把詩人關於作品中主人公名字的精辟論述和深刻體會摘抄出來奉獻給讀者的目的,正是為筆者歸納詩人長詩主人公名字的芻議作依據,同時也期望我們大家在寫作中學習詩人這種嚴謹慎重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