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橫槍立馬戰沙場(2 / 3)

就在華盛頓舉棋不定之時,總督丁威迪寫信告訴他法國人將很快進入俄亥俄!他命令華盛頓率先帶領已征募到的士兵,帶上大炮和其他軍需品直驅俄亥俄,弗賴伊上校率餘部跟上。緊迫的軍情和迫切的求功之心暫時驅散了華盛頓心中的不平。特別是當他想到總督授權他處置一切阻礙英方行動的人的時候,更是春風得意,躊躇滿誌。

華盛頓平時喜愛軍事,這次初上戰場,心中格外激動。他暗暗下了決心,該打個勝仗回來見自己的父老。1754年4月1日,年僅22歲的華盛頓正式發布進軍命令。一支120人的隊伍,帶著僅有的兩輛四輪馬車,踏上了通往俄亥俄的戰場。

一路上華盛頓心潮起伏,情緒高昂。他在馬上眺望著山河的崎嶇蜿蜒的小道,思緒萬千。曾幾何時,他在任土地測量員的時候,在小道上不知走過多少遍,留下多少足跡,灑下多少汗水……如今,他作為一個軍官,帶領一支隊伍奔赴前線,這可是生平第一次呀!

經過10天左右的艱難行軍,華盛頓的隊伍來到一個叫溫切斯特的小鎮。在那裏,他繼續募兵和征集馬車。兵員增加到159人。馬車的征集遇到重重困難,華盛頓心煩意亂,焦急萬分。因為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隊伍帶到俄亥俄河汊地區(華盛頓建議修建堡壘的地方),才能搶在法軍之前到達目的地。但是,當時唯一可行的運輸工具就是四輪馬車,有車才會有速度。華盛頓希望得到盡量多的馬車。可等待了一個星期,他們才弄到10輛馬車。即使是這10輛馬車,也是老馬破車。因此,在通過陡峭險峻的隘口時,這些馬匹都拉不動車輛,隻好由士兵用肩膀推著車輪前進。

華盛頓和他的小小的部隊裝備這樣差,在穿過大山前進時當然十分艱難,必須一麵前進、一麵開路以便運輸大炮。為了把失去的一星期時間補回來,華盛頓率領隊伍加快了步伐。盡管路旁草木叢生,山花爛漫,泉水淙淙,可是華盛頓和士兵們毫無閑情逸致欣賞大自然那仙境般的美色,隻管一心抓緊時間前進。

一天,華盛頓率領部隊越過一條叫卡卡普的河,來到一個叫愛德華茲的地方時,突然有人迎麵奔來,原來是一位從前方趕來的交通員。他向華盛頓報告:800名法軍正向俄亥俄河汊地區逼近,英軍在河汊地區的據點隨時會遭到他們進攻。守據點的英軍首領希望華盛頓能夠再加快進軍的速度,力爭趕在法軍之前趕到俄亥俄河汊地區。

華盛頓聽後心急如焚,隻得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爭取早日抵達河汊地區。然而不久,不幸的消息終於傳到了華盛頓這裏:由於部隊運輸力量的缺欠,造成了行軍速度的遲緩,俄亥俄河汊地區已經陷於法軍之手。

形勢的突變,使得華盛頓麵臨著一種新的選擇:是前進還是撤退。前進,現在已失去了地利上的優勢,況且敵人力量要比自己大得多;撤退,現在則完全可以保全部隊和生命,可卻使自己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華盛頓思慮再三,毅然決定前進、前進,去收複被法軍占領的堡壘,讓自己的第一次軍事生涯添上一層光彩。

鑒於此,華盛頓製訂了周密的收複失地計劃。一方麵,他率領部隊繼續開路前進;另一方麵,他積極爭取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支援,直接向賓夕法尼亞總督漢密爾頓、馬裏蘭總督夏普寫信求他們支援這場戰爭。後來,賓夕法尼亞提供1萬英鎊的資助,馬裏蘭同意支援200人。

弗吉尼亞的春天,氣候變化無常,連日的陰雨,使道路變得泥濘不堪。盡管如此,華盛頓還是帶著隊伍向前方行進。部隊冒著霏霏細雨,腳踩泥漿,步履艱難地繼續前進。不久總算傳來了一些好消息:弗賴伊上校已經招募了100多人即將趕來增援;北卡羅來納也派出350人前來支援;新英格蘭派出600人去加拿大牽製法軍……除了這些以外,信使還給華盛頓捎來了總督丁威迪的信件。總督在信中告訴華盛頓,從南卡羅來納來的兩個獨立連已經到達弗吉尼亞,從紐約出發的兩個連也將從水路趕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