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看著信件,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因為他知道,這“獨立”兩字的含意就是英國正規軍之謂,獨立連的軍官均由英王直接任命,這種連隊不與任何團部掛鉤,完全獨立行動。這種大不列顛的特殊連隊是很難與之相處共同戰鬥的。
不僅如此,信中還談到了民團的薪俸問題,上級規定華盛頓部隊軍官的薪俸每天不得超過16先令,這同獨立連英國軍官的待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不合理的規定立即在華盛頓的軍官中引起巨大反響,一種受人愚弄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他們一致商討起草了一份正式抗議書,請華盛頓轉交總督丁威迪。華盛頓也認為這簡直是太不公平了,軍官們完全有權提出抗議。他在軍務繁忙的間隙,充滿激憤地給丁威迪寫了一封信。信中流露了他同情抗議者的思想感情:“我確實不明白,為什麼陛下的弗吉尼亞臣民的生命價值低於美洲其他領地的臣民的生命價值,特別是在眾所周知我們必須承受雙倍於他們的困難的時候。”這或許是年輕的華盛頓真正的不明白,等他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後,一場爭取獨立的風暴就來臨了。
不久,華盛頓率領部隊來到他們稱為“大草原”的地方。草原上居住著亞王的印第安部落,華盛頓很快和亞王聯係上了,他要印第安人天天躲在叢林中偵察法軍的動靜。
一天晚上,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天色漆黑,華盛頓在營帳裏籌劃著下一步行動計劃。突然,幾個印第安人來到華盛頓的指揮所,他們向華盛頓報告了一個重要情況:附近有1個法軍營地,指揮官成天在營帳裏喝酒打牌,部隊人數不多,又沒有什麼備戰氣氛。華盛頓聽後心中大喜,迫切的求戰心情,使他在送走印第安人以後,立即從所率部隊中挑選了40人組成突擊隊出發。
在茫茫的雨夜中,華盛頓率領著突擊隊腳踩泥濘,在印第安人派來的向導帶領下,穿過荒野,向目的地進發。
天剛蒙蒙亮,華盛頓率領的突擊隊與亞王的印第安人馬彙合了。經過協商,華盛頓決定分兵兩路夾擊法軍陣地。他們悄悄地穿過樹林,沿著山道向法軍逼近。
天色大亮時,突擊隊僅離法軍營帳100多米。就在華盛頓命令進攻的時候,法軍發現了華盛頓的隊伍。這下子可炸了鍋,他們蜂擁回營帳取槍搬炮進行射擊。霎時槍聲四起。在突擊隊的猛烈進攻麵前,法軍沒作多大抵抗就乖乖投降了。
整個戰鬥不超過15分鍾,法軍10人死亡,1人受傷,1人逃跑,21人被俘。華盛頓對於這麼快就結束戰鬥,總感到有點“遺憾”。他看著地上的法軍屍體,鮮紅的血在青青的草地上流淌,內心終於體味到什麼叫戰爭了。
這次突擊法軍的戰鬥是華盛頓生平指揮的第一次戰役,是一次小型的奇襲。急於成功、好勝爭強的華盛頓初戰告捷,也許這是他軍事生涯中第一塊階石。華盛頓對這次勝利欣喜若狂,這種感情洋溢在3天後他寫給兄弟的信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我聽到子彈颼颼飛過,真的,那種聲音確實有些悅耳。”
但是,人生的道路決不是筆直的通衢大道,它充滿著曲折、變化、危險與失敗;坎坷的人生之途,時而晴空萬裏,時而陰霾滿天,時而急風暴雨;順境時,道路平坦,猶如江河一瀉千裏;逆境時,磨難接踵,一片黑暗,簡直看不到希望的光芒;豐富多彩而變化難測的生活背後又隱藏著種種神秘的因果關係,像一條無限的鏈條,一環扣一環,勝利中潛伏著失敗的因素,失敗中孕育著成功的幼芽……
戰場上的第一次勝利對於一個缺乏軍事經驗的年輕軍人來說,往往潛伏著失敗的危機,這種命運不久應驗到了正在為第一次勝利沾沾自喜的華盛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