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到中學全包,要進好學校也得“搖號”
預留學
導語:特許學校就是學生拿政府的錢上私立學校,以使每位學生都有享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校方不提高辦學質量就意味著“下課”。雖然為解決教育不公平而生,但在政府監管和家長監督下,特許學校並不是低收入家庭的專屬,各階層想進好的特許學校,也得“搖號”。
自1992年第一所特許學校在美國誕生以來,這種頗為新穎的辦校模式便在北美流行起來。
特許學校是美國一種特殊的學校體製,是介於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間的一種學校創辦形式,由美國各州政府出資撥運營經費,運營機構與州政府簽訂長期運營協議(至少15-25年),對所招收的學生全部實行免費教育;美國政府直接參與特許學校的資質評估和教師的年度考核。
有些特許學校提供短期的交換生項目,可以允許國際生作為交換生入讀。但特許學校在中國還很陌生,家長們並沒有把特許學校納入子女國際教育的選擇範圍。反倒是因為特許學校的部分資金來自於民間投資,特許學校成為投資移民EB-5的一個項目。
10月13日,好望角谘詢主辦了關於特許學校的論壇。中國家長們第一次了解到,特許學校並不是給美國窮人們設置的“希望小學”,有時還得“搖號”才能上。
拿政府的錢上私立學校
特許學校是由私人(教師、家長、教育專業團體或其他非營利機構等)和政府簽訂辦學協議得到經營某所學校的許可後產生的。
美國特許學校開發商董事長Mike向《留學》介紹:“由於某些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能讓家長滿意,他們的孩子往往對上學有抵觸情緒。家長希望學校做出改變,但卻得不到符合期望的回應,於是一種通過與政府簽訂協議,由私人運營學校的模式應運而生。”對於特許學校來說,學生和家長就是顧客,學校會想方設法滿足其要求,否則如果生源流失過多,學校將會被政府關閉,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普遍較高的原因之一。
雖然特許學校由私人管理,但特許學校不收學費,由美國聯邦政府出資運營。亞利桑那州冠軍特許學校的校長Carolyn認為,建立特許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享受私立學校的教育質量,通過“公辦民營”的方式,讓很多上不起私立學校的學生享有同等的權利。由此可見,特許學校就是學生拿政府的錢上私立學校,學校受政府的監督,校方不提高辦學質量就意味著“下課”。
目前在全美,大約有6500所特許學校,占美國中小學總數的5%。美國教育基金董事長Gregory對未來特許學校的發展十分看好,他表示目前有近一百萬的學生正在等待進入特許學校,至少還需要再建立1000所特許學校以滿足需求。他也預測,十年以後,美國特許學校的數量將達到1萬所以上。
根據美國公立特許學校國家聯盟數據顯示,美國特許學校招生總數中55%是非洲裔或西班牙裔學生,超過1/3的學生是有資格享用免費或優惠午餐的貧困學生。
對於隻有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才選擇特許學校的說法,猶他州美國領導力特許學校的校長Kristen並不認同。在特許學校裏,有來自各個階層的孩子。特許學校的生源十分廣泛,隻要居住在特許學校所在州,都可以申請就讀。一些優秀的特許學校每年會收到大量的申請,由於名額有限,便會采取“抽簽”的方式來分配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