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長安針書俏京城(1 / 2)

雷長安,西安市現代書畫研究會會長。他創造的針書在《炎黃文化報》上被稱為“中國一絕”。據載:日本NHK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韓國國際旅遊畫冊、台灣《海內外名人書畫集》;《中國青年報》、《中國文化報》等幾十個新聞單位和出版單位進行報道和對其成果收入書典,國家專利局又批雷長安的針書為國家專利……總之,他在陝西關中是名聲鵲起的。但是,長安的針書作品走俏京城,為首都書畫界所關注和稱道,卻是2002年四五月期間的新鮮事兒。京城書畫愛好者看重長安針書,主要在於以下三點:

一曰,鍾情書法藝術,敢於另辟蹊徑

這次進京,他先後當場揮毫潑墨數十次。無論是在人民大會堂的翰墨平台,還是在京郊懷柔紅螺寺的書齋文案,在場的人都清楚地看到,身高不到一米七,說話仍帶口音(京腔之外的音)的雷長安,將金墨銀墨等吸到針管裏,蘸到筆尖上,讓這些顏色流到宣紙上成為字,同毛筆在宣紙上寫字一樣,照樣有起伏波動、藏露顯隱、提按轉折、方圓頓撚之效果,其中的每一筆一畫,都飽含著書法的自然韻律,飽含著雷長安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探索,更凝聚著其中幾十年摯愛書法的修煉之功。這時,隻有在這時,接待單位一些人曾存在的疑慮和不解才得到了正確的回答。長安針書如何定位?簡而言之,這就是陝西雷長安注寫的針書作品和創造的時尚書法藝術。長安針書能使針頭流出的金銀墨色在宣紙上,寫出書法之神韻,確實是件不容易之事。他不但要有深厚的書法功底,而且要通過長期的摸索,千次萬次的實踐。最難能可貴的是,用針寫出的字,同樣要讓讀者品出藝術內涵和高品位的美。毫不誇張地說,長安針書,既是新世紀的墨海時尚,又是傳統藝術的一種新形式。如同電視大賽源自於蒙太奇;芭蕾腳功超越傳統的“金雞獨立”那樣,長安針書藝術是對中國傳統書法“精氣神”精髓要義的繼承和發展,是現代書法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流淌著新時代精神的光彩,而且將最現代的藝術思潮及美學追求融會在注射器的針尖上,又巧妙自然地嫁接到古老的形態中來。雷長安把自己的針書,定位為硬筆書法;但偏偏就硬是寫出了毛筆的神韻,自由行走於毛筆與硬筆之間,讓硬筆書法從“小家碧玉”成長為“大家閨秀”,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從而提高了硬筆書法的觀賞性,填補了書法工具改革的空白。這一成就,被秦人譽為“華夏一絕”,成為陝西書苑春色關不住的一朵奇葩。

二曰,線條跌宕流暢,章法傳神自然

書法是書寫漢字,展示章法的藝術。書法家畢生追求的是能用手中的“文房四寶”,揮毫漢字藝術的魅力,同時,又按照傳神自然的章法布局,成就藝術美感,傳達藝術信息。同樣是書寫這則《三國演義》片頭曲名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不同筆墨紙硯下,所獲得的作品的觀感大相徑庭。長安針書在線條上作了新的變通與創造,它通過行筆中的起止轉合,輕重疾徐的方式,始終讓一股飄逸灑脫之氣明快地貫通全篇。加之用高反差的紅底白字,藍底白字,相互映襯,使作品遒麗中溢清韻,古樸中透靈秀,醇雅中顯風采,觀之勾人魂魄,蕩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