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是我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此前我已出版長篇小說《官運》,還發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說。《官運》是一個關於市委書記政治命運的故事,其他中短篇小說也以機關為背景,寫了局長、主任、科長、縣長、書記等眾多權力人物。其實還有一個我最為熟悉和喜愛的角色在腦子裏珍藏了多年,一直舍不得輕易拋出去,總想醞釀得更為成熟更有把握的時候才貢獻給讀者。那就是財政部門的預算處長,這是政府核心部門裏非常特殊的位顯權重的核心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預算處長就是政府的理財師爺和內當家,在機關裏呆過的人很清楚這一點。因此說預算處長就是財政局長或常務副市長也毫不誇張。通過多年的思考,我覺得自己已經有了駕馭這個人物的能力,所以經過精心打造,終於寫出了以預算處長的故事為線索的長篇小說《位置》,也算是了卻了多年的一份夙願。
眾所周知,一個地方有兩大核心機構,一是組織部,管帽子的,是黨委係統第一機關;一是財政局,管錢袋子的,是政府係統第一機關。政府的核心機關財政局因其特殊的職能備受關注,這個核心機關裏的核心處室預算處更是令人矚目。每年的地方財政預算報告,是財政局長受政府委托站在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台上宣讀的,其實先是預算處作出的具體方案,得到財政局長認可,才報經政府、人大和常委通過決定的。預算處長手上的預算方案和財政收支數據從來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方案和數據,它體現了地方黨委政府的施政方略,是地方經濟的晴雨表。說預算方案就是政策,財政數據就是政治,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可以想象,這麼一個權與錢高度密集的位置特殊的預算處,能做上處長的人絕對不是一般角色。預算處長不僅僅是財政局的預算處長,還是政府的預算處長,甚至是常委的預算處長。好多的部辦委局領導和局級單位領導的位置,任用張三還是李四,常委主要領導可以不去計較,但誰來做這個預算處長,主要領導那是要斟酌再三的。究竟一個地方部辦委局領導和局級單位領導數以百計,不少是可有可無的,而掌管全市資金分配大權的預算處長僅此一人。我就是從一個預算處長的視角,來做《位置》這部小說的,不知不覺就把這部小說做大了。我非常慶幸自己擁有這麼一個觀照當今社會和現實人生的特殊視角。這是一個多棱鏡,可以在裏麵看到形形色色的機關人事,同時又是一隻顯微鏡,能夠透視世道人心深層的隱秘。
《位置》的主人公沈天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就幸運地進了預算處。他是那種德能勤績都很突出的機關幹部,就像許許多多想有所作為的年輕機關幹部一樣。靠著自己的才華和業績,沈天涯從科員一步步做到副處級,再做到副處長,當正處級副處長做了幾年後,終於盼來了非常難得的做預算處長的大好機會。不用說,隻要做上這個預算處長,前程自然就一片光明了。可炙手可熱的預算處長,你沈天涯夢寐以求,其他人也想據為己有。沈天涯與人幾經角逐較量,數度起落浮沉,終於憑自己的智慧和膽識,獲得局長和市委常委主要領導的賞識,做上了預算處長。然而預算處長雖然位顯權重,終究處於權力和金錢的漩渦中心,並不是誰都玩得轉的,精明如沈天涯這樣的能人,最後還是敗走麥城。好在沈天涯沒有就此沉淪,他又另辟蹊徑,找到人生新的起點。
這僅僅是《位置》的敘述線索,如果這麼單純,這部小說就該叫《預算處長的故事》或《財政局的故事》了。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如前所說,我是把《位置》當做多棱鏡和顯微鏡來觀照社會的,我的目的是給讀者提供一個可信的感知機關世情和社會現實人生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當代社會形形色色的角色為了自身價值得以實現,或為了權力的最大化,你方歌罷我登場,著實有幾分熱鬧。
我喜愛沈天涯這個人物,他像我的兄弟一樣讓我無法釋懷。沈天涯身上有許多平民色彩,他的言行舉止,他的一顰一笑,跟生活中的常人有許多相同之處,你隻要抬頭四顧就能碰上無數個沈天涯。他世俗卻不世故,圓通卻不圓滑。他知道僅憑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做上預算處長沒有可能,也走夜路,也耍點小聰明,但做上預算處長後卻並沒有小人得誌的狂喜,相反變得更冷靜更理智,潛意識裏還有些鄙視自己。所以後來從預算處長位置上跌下來,他沒有太強烈的失敗感,沒有從此沉淪,相反學會了反省自己。頭上的光環消失之後,沈天涯越發顯得真實可愛,立體可感了。最後他下決心離開機關,到了可以施展才華的新天地。他就這樣從自己的陰影裏脫身而出,全身心投入到發展地方經濟,建設小康社會的大事業中來,從而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