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後記 謀個好位置(2 / 3)

不過我沒有將《位置》寫成一部形而上的哲學著作,這不是一個小說家的使命。我要講給讀者聽的,是形而下的世俗意義上的機關人事。機關在外人眼裏很神秘,樓高宅闊,庭院深深,在裏麵閱文辦公開會的人們仿佛一個個都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那看似混沌的目光好像閃爍著指點江山的智慧,微凸的肚皮裏似乎裝著濟世治國的經綸。穿的是皮爾·卡丹,開的是最新款式空調,用的是剛升級的電腦。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出有車入有輦,吃喝玩樂不花錢。

殊不知機關原是一個生態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有的善攀高枝,有的喜鑽深洞,有時狐假虎威,有時螳螂捕蟬,卻黃雀在後。在這個生態場裏,隨時都有競爭和擠壓,人人都麵臨著出局的危機,維持著這裏的生態平衡的,同樣是殘酷的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至於誰是適者,不僅僅看能力,還要看能耐;不僅僅講工作,還要講操作;不僅僅懂賣力,還要懂賣乖。另外還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本事,就是要有定力,要定得住,穩得了,熬得起。熬夠時間,熬夠資曆,一旦熬白了頭,熬花了眼,熬成刀槍不入的金身,屆時你的官運來了,門板都擋不住,你不想進步要你進步,你不想高升也要你高升。

不過細想想,操縱這個生態場的又不完全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好像還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暗中起著作用。這容易讓人想起“圈養”一詞。我們都圈養在機關裏,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不用擔心猛獸在後麵緊追不舍,反正肚皮和生命都有保障。隻是慢慢我們就退化了,我們的胃隻會消化精食,我們的腿力隻能供我們在圈內慢步緩行,一旦把籠門打開,讓我們散養,回歸自然,自食其力,我們死也不肯走出籠子了,因為已經失去養活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

所以一個人一旦進入機關,想再趕他出去,就是把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也徒勞。這就是這麼多年來,機構改革一次,機關人員猛增一次的原因。機關已經不是單純的職能部門,已經成了一個就業場所,一個隻吃稅不納稅,隻消費不生產的就業場所。中國人反正有兩件事總也搞不清,一是上了桌,到底點什麼菜喝什麼酒搞不清;二是進了機關,到底設置多少位置、安排多少人、做些什麼事搞不清。

機關裏的人也就格外依賴屁股下的位置和手中的那點權力。無職無權,呆在機關裏是抬不起頭,做不起人的。機關人的全部本事,是沒有位置要爭個位置,沒有權力要弄出權力來,權力不大要耍出大權來。大權在握,自然威風八麵,氣吞萬裏,隨便咳聲嗽,周圍的地皮都會發抖。這叫做有位才有為,有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拆開說是有位置才有作為,有作為才有權威,有權威才有地位。因此一旦從位置上下來了,就不僅僅是權柄缺失,連氧氣也缺失了,呼吸都將變得困難起來。隻要看看那些實權在握的機關人從位置上下來後的情形就一目了然了,他們一個個臉色蒼白,眼斜嘴歪,不是心不平,就是氣不順,原來是位置挪走、權力旁落後嚴重缺氧所致。

能給你位置的人當然不可能是別人,隻可能是領導,所以你必須設法使自己置身於領導視線範圍之內,取得領導的青睞。你在領導心目中有了位置,領導自然就會給你位置。位置是舞台,沒有舞台,身段再好,演技再高,也隻能自娛自樂,哄哄自己。既然上了舞台,就要認真表演,一招一式,都是馬虎不得的。特別要善於把握時機,掌握火候,該在位時,不要缺位;該守位時,不要越位;該讓位時,不要爭位;該退位時,不要進位。如果懂得虛位以待,以屈為伸,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定然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