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一名公司職員,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加班,不久前患上感冒發熱,他未把這次小病放在心上,自服了感冒藥,發熱好了,但過了兩周後仍感覺乏力、全身不適,特別是上樓梯時呼吸急促、心慌得厲害,於是到醫院進行檢查,經過一係列的化驗檢查,醫生告訴小張,這已經不是一次普通的感冒,而是心肌炎。小張很驚訝,心也會發炎嗎?感冒怎麼會變成心肌炎?下麵我們就來細說一下心肌炎的端詳。
1.什麼是心肌炎
現代社會中,隨著物質生活明顯改善,飲食中高脂、高糖比例升高,同時工作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體力活動及運動時間減少,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隨之心髒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為大家所熟知的常見心髒病是冠心病,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心肌炎這種疾病,而這種疾病卻是主要威脅少兒、青少年、青年及中年人群的嚴重心髒疾病。
什麼是心肌炎?顧名思義,心肌炎就是心肌的炎症,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或者物理化學因素導致的心肌肌層的局限性或彌漫性的炎症,心肌細胞水腫、充血,並發生一定程度的壞死。根據病因不同分為:病毒性心肌炎、細菌性心肌炎、寄生蟲性心肌炎、免疫反應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有幾種病毒被稱為嗜心肌病毒,對心髒有特別的“親和力”,它們是柯薩奇病毒B、埃可病毒及流行性感冒病毒A和B,由這幾種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較常見;心肌炎病情輕重不一,可以完全沒有症狀,也能危及生命,根據累及心肌的廣泛程度和嚴重性,由輕到重分為以下幾型:亞臨床型心肌炎、輕症自限型心肌炎、隱匿進展型心肌炎、急性重症心肌炎、猝死型心肌炎。
2.心肌炎有哪些症狀
心肌炎發病前1~3周多會有感冒或腹瀉等前驅感染,出現發熱、腹瀉、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狀,而當發熱好轉、體溫正常後,仍有虛弱、乏力、活動時氣短等症狀,輕型的心肌炎可以出現心悸、心前區不適等症狀,重症心肌炎會出現胸痛、嚴重的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甚至猝死。
一部分屬於亞臨床型心肌炎可以無自覺症狀。醫生查體時會發現有與體溫升高程度不相稱的心率增快,或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嚴重的病人會出現心音低鈍、奔馬律、心髒增大、心髒雜音、肺部濕囉音,甚至肝大、雙下肢水腫。
3.哪些人容易患心肌炎
心肌炎可以發生在嬰幼兒到老年人的各個年齡階段,但以40歲以下的人群居多,10~30歲的病人占到35%的比例,可見心肌炎是主要威脅青少年人群的疾病;且一旦患病,年輕病人病情會更嚴重。特別是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巨大,身心健康問題突出,如果工作學習繁忙、平時缺乏體育鍛煉,當感冒、腸炎來臨時又表現出輕傷不下火線的大無畏精神,那麼你已經給病毒攻擊脆弱的心髒製造了充分的條件。
而流行病學顯示男性患病的幾率略微高於女性。因為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因是病毒,特別是柯薩奇病毒B,所以心肌炎的好發季節是在夏季和初秋,但大多數心肌炎為散發,曆史上有少數幾次在小範圍地區內有暴發性流行。
近年來,隨著人口密集和流動性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肌炎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住院心髒病比例中呈逐漸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