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主動脈夾層(2 / 2)

另外,懷孕中、後期的孕婦,因為需要支撐胎兒的血液循環,容易導致血壓升高,也有患主動脈夾層的危險。在40歲前發病的女性中,50%發生於孕期。主動脈夾層的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5:1;常見的發病年齡在45~70歲,目前報道最年輕的病人隻有13歲。

4.主動脈夾層為什麼會危及生命

主動脈夾層的最大危害是死亡。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幹血管,承受直接來自心髒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出現內膜層撕裂,如果不進行恰當和及時的治療,破裂的機會非常大,一旦血管破裂,死亡風險極高。如果血管沒有當時破裂,而是血液流入的血管中的夾層,而不能在正常的管道中被運輸到各個器官,所以本應該有血液供應的重要器官,如心、腦、腎就會發生缺血,會嚴重危及生命。

5.什麼情況下我們要考慮主動脈夾層

典型的急性主動脈夾層病人往往表現為突發的、劇烈的、胸背部、撕裂樣疼痛。嚴重的可以出現暈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數患者同時伴有難以控製的高血壓。還可以出現由於血液流入假腔,而導致真腔血流減少,相應的腦、肢體、腎髒、腹腔髒器缺血症狀,如腦梗死、少尿、腹部疼痛、雙腿蒼白、無力、皮膚花斑,甚至截癱等。

除以上主要症狀和體征外,因主動脈供血區域廣泛,根據夾層的累積範圍不同,表現也不盡相同,其他的情況還有,周圍動脈搏動消失,左側喉返神經受壓時可出現聲帶麻痹,在夾層穿透氣管和食管時可出現咯血和嘔血,夾層壓迫上腔靜脈出現上腔靜脈綜合征,壓迫氣管表現為呼吸困難,壓迫頸胸神經節出現Horner綜合征,壓迫肺動脈出現肺栓塞體征,夾層累及腸係膜和腎動脈可引起腸麻痹乃至壞死和腎梗死等體征。

胸腔積液也是主動脈夾層的一種常見體征,多出現於左側。總之,主動脈夾層的症狀多種多樣,隻要是劇烈胸痛,而心電圖的表現與急性心肌梗死不相符的情況下就要考慮到主動脈夾層。我們隻需要做心髒超聲就基本可以明確診斷。

6.主動脈夾層的預防和治療

主動脈夾層最為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病,幾乎所有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存在控製不良的血壓波動現象。換句話所,高血壓的控製對於主動脈夾層的預防、治療、預後有著全麵的影響,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視的治療和預防手段。

對於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患者,無論我們進一步要采取何種治療手段,首先應進行相應的保守治療:控製血壓,減輕疼痛。通常需要應用強有力的藥物,如降壓藥硝普鈉、鎮痛藥嗎啡等。而對於情況危急的患者,往往需要急診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進行急診搶救手術,但也意味的極高的風險和死亡率。

在患者情況適當穩定後,治療方式的選擇主要根據主動脈夾層的類型而定。微創的方法,在血管內植入覆膜支架,蓋住血管內膜破口處。對於嚴重的主動脈夾層,急性期行升主動脈置換術,仍是當前主動脈夾層的主要治療方法。而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要努力自我調節,緩解工作壓力,同時,時時監測血壓,遠離主動脈夾層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