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數字時代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2 / 2)

7、創建自助服務模式。在數字化環境下,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應該由傳統的直接提供服務逐漸上升為以讀者為中心的自助式服務。在一個開放的網絡環境裏,讀者可以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直接麵對圖書信息,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處理信息,從而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

8、服務內容的創新。

9、推行圖書薦購係統,優化資源建設。為了提高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更好地服務於學校的教學科研,圖書館推出了“圖書薦購”服務平台,使校內職工和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教學科研需要在網上進行新書推薦。

10、挖掘優勢資源,建立特色文獻數據庫。特色館藏建設和特色資源服務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重點和趨向。隨著圖書館向數字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文獻資源特色化建設尤為重要。隻有各圖書館擁有的信息資源各具特色,互不相同,圖書館從網絡獲取的資源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根據自己學院的專業特點,建設具有其專業特色文獻數據庫,這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其在網絡時代賴以生存的資本。

11、參與資源共享,保障文獻提供。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量與日俱增,圖書館麵臨著文獻指數劇增與圖書館經費緊縮,用戶文獻需求日益增長與圖書館資源有限的兩大尖銳的矛盾,因此,文獻資源共享成為一種迫切需要。館際之間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文獻的互借傳遞不僅能大大滿足讀者需求,更是傳播知識的有效途徑。各圖書館要進一步加強資源的共建共享,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優質服務目標。

12、加強主頁建設,利用本館資源。讓讀者通過主頁,充分利用本館資源。學院圖書館應設立虛擬課堂、網上電子公告牌等,為讀者提供討論空間。

13、加強電子閱覽室的服務。作為文獻信息中心的圖書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館藏信息資源顯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擁有大量的電子資源。包括各種電子出版物和一些隨書光盤。它們的出現改變了原來的服務模式,圖書館必須將文獻查詢、檢索、閱覽融為一體。並為讀者提供如:中國知網數據庫、維普數據庫、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等各種數據庫。讓廣大的師生在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獲得最新、最快、最準的信息。

14、加強圖書館人才隊伍的培養。在數字化環境下,圖書館人員應當是信息資源的管理者、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和傳播者、信息資源的分析者和信息利用的引領者。圖書館員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信息服務層次和質量。在數字化環境下,圖書館員隻有更新知識結構,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掌握網絡化、數字化信息服務技能,才能夠為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圖書館應製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規劃,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在職培訓和崗位訓練,優化現有人員的知識結構。同時加大高素質人才引進的力度,要把那些學有專長的高學曆、高素質優秀人才引進圖書館,並為他們創造寬鬆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努力造就一支適應服務工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總之,數字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必須要堅持數字化的發展方向,要與社會的發展以及讀者的需求相適應,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積極轉變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盡可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朱淑華.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J].圖書館論壇,2001(1):71-73;5.

[2]許鑫,蘇新寧,姚瑤.數字化校園一卡通平台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5)

[3]唐定海.圖書館虛擬參考谘詢服務的內容和方式[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3,(5).

[4]王曉清.“學科館員”製度與圖書館創新服務[J].煤炭高等教育,2005,(3):102.

[5]羅誌慧,陳平華.以特色建設促進高職圖書館特色服務[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4):100.

(作者簡介:何秀蓮(1983.3-)回族,學士學位。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