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數字時代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1 / 2)

淺談數字時代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創新服務

文化縱橫談

作者:何秀蓮

隨著社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化的發展,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不僅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要不斷地創新服務才能滿足廣大讀者的文化需求。衡量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標準不僅僅是藏書和設備的數量,更注重服務理念、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是否適應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主體的社會信息時代的需要。

一、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現狀

1、服務模式單一。現在大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仍處於傳統服務模式,隻能滿足到館讀者的簡單借閱和谘詢服務。如何在數字化環境下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是目前圖書館創新服務必須探索的課題。

2、服務範圍有限。服務對象和服務時間的有限性,導致閱覽人次減少,圖書流通量下降,圖書館資源利用率降低。

3、隻局限於紙質館藏。紙質文獻無法滿足眾多讀者在同一時間的閱讀需求。所以數字化資源的利用與服務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趨勢。

4、館員專業素質不高。多數館員從事的是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具備計算機操作、數據庫知識、網絡開發的圖書館專業人才不多,難以適應信息時代圖書館的發展。

二、數字化環境下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關鍵

無論是服務理念、服務手段、服務模式、服務內容的創新都需要較高素質的服務者。要提升服務水平與質量,人的素質是非常關鍵的,隻有提高服務素質,才能提升服務層次,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因此,開展創新服務需要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圖書館員。但對於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員而言,除了掌握必備的圖書館學知識和經驗外,還要及時掌握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能,掌握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技術,不斷提高對網上資源進行開發的能力。所以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特別要引進圖書情報、自動化、數據庫知識、網絡開發等方麵的專業人才,不斷創新服務內容。

三、數字化時代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的內容

1、服務理念的創新。

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圖書館創新的服務理念,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自覺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以讀者的利益和需要為出發點,尊重讀者,理解讀者,以滿腔熱情為讀者服務,不斷進行知識挖掘和整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知識化的高質量文獻服務。

3、大力開展數字信息化服務。從圖書館發展趨勢來看,大力開展數字化信息服務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數字化信息需求將會成為今後讀者信息需求的主體,讀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隨意讀取信息。其次,數字化信息資源將會改變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模式,使圖書館信息服務走上現代化之路。最後,數字化信息傳遞的特點使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成為可能。數字化信息的交流傳遞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使得館與館之間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數據交換,為現代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技術手段。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好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谘詢服務。

4、服務手段的創新。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是利用卡片式,書本式目錄索引以及文獻等檢索工具,通過手工操作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這樣服務效率低,文獻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從而延長了讀者查閱資料的時間。所以建立數字圖書館、開展數字化文獻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主要職能是搜索、保存和傳遞數字化文獻信息,並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滿足多樣化、深層次的知識服務。這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必須推進自動化建設,推出“一卡通”服務,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讀者。現代化服務手段的利用,包含資源建設、用戶服務及資源收集與整理等功能,可指導用戶有效地利用資源,還可節省讀者上網查詢的時間。此外,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應開發本館的專業資源和特色導航庫,提高館藏利用率。積極購買電子出版物,將紙製文獻轉化為數字化文獻,購買或免費試用較為成熟的國內外數據庫等。還可以開設虛擬參考谘詢服務,讀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博客等現代化手段與工具進行網上參考谘詢服務。

5、服務模式的創新。

6、建立“學科館員”製度。學科館員製度既是一種新的服務模式,也是管理上的一種創新行為。學科館員製度是近年高校圖書館加強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針對性,為師生利用信息建立快速導航的一項新舉措。